文本细读,读透中国梦

2014-05-12 10:20唐爱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九州陆游诗句

唐爱华

作为爱国诗的典范,陆游的《示儿》可谓是字字牵人肺腑,句句震撼人心。我尝试带着学生围绕我课前对文本细读后提炼出来的“悲”字,结合当前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进行古诗新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谨借助小小的文字将课堂再次呈现,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细读诗句,了解陆游心中的梦

文本是作者心灵的倾诉,文本细读离不开文本中的文字,唯有从文本出发的充分阅读,才是贴合学生学习实际的真正细读,也才能切实走进作者内心,充分地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因此,上课伊始,我从检查学生的诗句朗读开始,了解他们对诗句中字词意思以及大体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初步读懂的基础上,我展开了如下对话:

师:习主席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今天,大家自学了陆游的《示儿》这首诗,一定也感受到陆游——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心中的中国梦。

生:陆游心中的梦是祖国统一,正好对应着习主席所说的中国梦里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生:这时候的陆游,已经是垂暮之年,他知道自己所剩日子不多,也知道人死了就万事皆空,愁也是白愁,可他始终还是放不下“九州同”。

师:你们真的是走进了陆游的心里,是陆游的知音哪!诗中哪个字强烈地表现出陆游此刻的心情?

生:“悲”字。

师:对!从第一句,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悲?

生:我觉得是悲凉。陆游在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在死神的召唤下,心情是悲凉的。

师:真是难言的悲凉!不过,此刻的陆游是害怕死亡吗?

生:不是。他并不畏惧死亡,他所操心的不是怎样多活几天,而是为中原没有收复、祖国没有统一而悲怆。

师:从你的回答,老师不由想起陈子昂的那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陆游和陈子昂一样,都在独自忧伤,禁不住泪流满面而沾湿了衣襟!

生:我想到了悲壮。陈然在《我的自白书》里这样说:“面对死亡,我放声大笑。”这是临死不惧的悲壮。陆游面对死亡,坦然写下“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嘱,这是另一种悲壮。

师:是啊,这是何等坦然、宽广的胸襟!虽然生前不能看到祖国统一,但他坚信:总有一天,光明会到来,心中的梦一定会实现!这份坚定,这份嘱咐,可见陆游的爱国之心是那么——

生:强烈。

生:真挚。

结合时代主题展开课堂教学,是我在对文本细读后的灵感初现。课堂上,孩子们的体验也是深刻的。他们从“梦”的对应谈起,从开始的初体验“临终的悲凉”到“未统一的悲怆”,再到最后的“悲壮”,认识逐步深刻,陆游这位仁人志士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二、链接拓展,再现陆游一生的梦

师:年轻时代的陆游曾驰骋沙场,“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即使年迈,也依然“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看着老百姓被胡人肆意欺凌,他写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你能体会到陆游忧国忧民的心情吗?

生:陆游看到老百姓受尽了压迫,眼泪都流尽了,而大宋的权贵们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天天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他心里痛啊!

师:整整65年啊,陆游能不悲吗?他为老百姓悲伤,但悲不见,但悲不见——

生(低沉):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他因权贵而悲愤!但悲不见,但悲不见——

生(高亢):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何时才能“王师北定中原”,一年,两年?10年,20年?不管多久,陆游也在地下一直等。这拳拳爱国之心啊!

通过对陆游生平的简述,以及对他诗句的引入体会,学生对陆游的那份爱国之心有了更多的感悟、更深刻的理解。此时,陆游中国梦的孜孜以求已经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里,也为他们的追梦树立起一个榜样,让他们多了一份坚守。

三、揣摩插图,读懂编者表达的梦

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传画。”在进行文本细读时,我也认真品读了本课编者给出的插图:白发苍苍的陆游躺在床上,旁边是一支燃烧着的蜡烛。这仅仅是呈现老态龙钟的陆游给大家认识?蜡烛提示着陆游写下这首诗的时间是晚上吗?肯定不是。我将这两个问题带到了课堂,学生在短暂的沉默后各抒己见。

生:李白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此时的陆游也是白发苍苍,这是愁出来的呀!

师:有道理,“九州不能同”的愁,让陆游死不瞑目啊!

生:陆游面容冷静,两眼凝视前方,他可能在想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也可能想不久的将来,祖国一定会统一!

师:是的,他的目光透露出担忧,但更多的还是坚定。

生:我觉得燃烧的蜡烛并不是在暗示时间,倒像是陆游一生的写照:“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为祖国统一奋斗了一生,呼喊了一生,至死不渝,真是可歌可叹。

生:跳跃的烛焰不停地闪烁,那是陆游跳动的一颗赤诚之心;红红的烛泪不断地流淌,那是陆游的心在流血。

师:你们真是天才诗人,我为你们鼓掌!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和孩子一起“多次重复地进行细致研读”(莱奇),陆游的“悲”被立体化、形象化了,陆游的“梦”被个性化、具体化了,学生们在真切的体验中,塑造起伟大的爱国形象,同时也从陆游追梦的一生中汲取了力量,情感被升华、认识被提升,可谓工具性和人文性双丰收。endprint

猜你喜欢
九州陆游诗句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新春
The Brief Analysis of Moonlight
除夜雪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樱
初夏绝句
缘字诀·沈园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