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其实比创业难一百倍

2014-05-15 09:22
IT时代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大佬美化创业者

责编:丁乙乙E-mail:dingyiyi@ittime.com.cn漫画:王焱佳美编:玲玲校对:媚子

其实,我是很讨厌创业、融资之类的话题。至于说谁创业了,谁融资了,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第一,创业只不过是选择自己做事情;第二,拿到了别人的钱,却要因此背负着别人的信任,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而且重点是,融资不是给你的,是让你赚更多的钱还回去。对于很多愚蠢的投机分子来说貌似属于投机成功,一步登天,而对于我这样的利润和现金的爱好者来说,无异于给自己套上枷锁。

我一直不建议美化创业,或者创业者,或是将创业吹嘘为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创业失败有多么的悲壮。其实,99%的人创业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打工,同样这批人里面大概99%会创业失败,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种因为愚蠢和不自知带来的失败,根本谈不上悲壮,就好像你不会游泳还跑去游泳横渡大西洋,结果被淹死了,那叫活该。

当然,创业最大的致命伤在于,你就代表了你公司的最高水平,假如你在一家大公司连高管或者骨干都混不到,你就知道这家创业公司到底能做出多大的价值。如果创业花的还是你妈的钱,那就真是造孽。

觉得打工不好的,大部分出于两种非常小农的意识,一种是给别人干,让老板占了便宜,赚的不都是自己的;另一种是给别人干,又不能财务自由,不妨出来搏一把。如果放到古代,基本都是落草的局面,好在现代社会的机会比较多,可选择的空间也大。其实,就你创造的那点价值,大部分都是坑了老板的,但我从没听人说,我真是太无能了,愧对了老板的工资,应该99%的人都觉得自己拿的太少了。

打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打工的人很多,但我觉得大部分只是在用时间换钱的层面,谈不上什么追求卓越。就好像做饭,你就是做熟能吃而已,虽然也叫做饭,但肯定算不上一个职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很多人不职业的原因。

打工面临的问题是很多的,有限的资源、更多的业绩要求、复杂的人际关系、拖后腿的同事以及昏庸的上级,如果能在这重重阻碍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其实也是真正的打工英雄,怕就怕“老子不干了,创业去”这种英豪。反正之前说我不干了的时候,99%的人都问我,你要创业吗?我就很纳闷地说难道就不能歇着吗?

打工本来也是一种创业,而目前来看,大部分成功的创业者在打工的时候也都是一把好手,这其实一点都不难理解,只有打过那么大的工,才有可能做那么大的事情。天才创业者一下就成功的万中无一,创了若干次失败的倒是很多,现在这些人也在创业美化大潮中,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连续创业者”,就好像之前的天使投资人现在都改称自己是自媒体一样。

打工最重要的因素其实还是平台,很多平台可能是你做一辈子开公司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在这样的大平台上你才有可能看到更多的成功原因和失败,更多的人性斗争和无奈,这些东西都不是你靠想象或者看公关文章可以学到的,只有你做了才知道的。如果你不知道,又有幸做得还不错,那么这些弯路大部分你都要重走一遍。我一直说,赚不到钱的公司死不足惜,可惜的是那些赚到钱的、有用户的公司因为股份分配的问题,合伙人分崩离析或者因为步子迈得太大,产品服务跟不上脱节而完蛋的,以及那些人太多管不过来发生内乱的,它们才是非常可惜了。如果他之前在同样的公司看到过类似的情形,可能这些就都不会阻碍他的进步了,不过打工的时候还是要小心,不要抢了老板的风头和功劳,不然难免会被发配去硅谷学习。

老外创业一个是环境,一个是文化,还有一个就是有人带,在中国这种合伙开饭店做大了就要拆出去自己再开一家一样的文化下,想复制美国式的创业氛围和成功,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有点可能了,也会被中国的互联网大佬们联手绞杀在摇篮之中。不过可能因为之前绞杀的太多,没人给大佬们鼓掌了,所以最近收购也多起来了。

所以,打工是驾驭的事情,创业是寻找和创造的事情,前者的专业度要求更高,后者的闯荡精神要求更高。

总体上说来,有专业度加闯荡精神的成功率才是最高的,只有后面就是匹夫之勇了。当然,如果你已经创业了,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就独立成人了,多跟一些高段位的人学习,提升自己的眼界,这也会让你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大佬美化创业者
迷彩色在通信基站天线美化中的应用探析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雅典学院》:大佬的聚会
商界大佬对“20年代”的忠告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车界大佬谈心
来自意语大佬的 凝视
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