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长领导力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14-05-15 06:22卢国田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科研教职工领导力

卢国田

作为长期扎根农村中学的校长,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谈几点个人陋见。

一、提升校长领导力的五个途径

1.增强校长的人格魅力,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前提。人格魅力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无穷的,校长的人格魅力是非常重要的治校因素。校长的形象和威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与其职位密切相关的权力;二是与其个人素质密切相关的人格魅力。前者对教职工的影响力有强制性和时限性,而后者对教职工的影响力则是非强制性和恒久性,它不会因权力而消失。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提升和塑造崇高的人格魅力对于树立校长的形象和威信,实现校长职能更显重要。

校长要首先成为教师的楷模,靠自身崇高的思想品德赢得教职员工的敬佩,以奉献精神和乐业态度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校长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树立自己干事业的形象、清正廉洁的形象、公正严明的形象和诚实可信的形象;必须走近教师,感悟他人的心灵,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大度宽宏,有容人之量;必须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引导教师走向成功。这样,就能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民心,赢得尊重,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 校长的人格魅力是粘合剂,它能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全校师生,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催化剂,它能产生智慧和活力,激发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形成强大的推动力;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强心剂,它能产生神奇的力量,感召全校师生协调一致,朝着学校制定的目标无悔追求。校长人格魅力的大小及其程度,虽然是校长个人能力大小的具体体现,但是它关系着学校的发展。

2.增强校长的协调能力,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基础。学校发展最重要的是调动一切直接和间接的积极因素,作为校长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职工的潜能,发挥广大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艺术地钝化教师中的矛盾,使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为教职工搭建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平台,让教职工通过活动得到锻炼、得到提升、得到发展,享受成功的乐趣,提高幸福指数。

校长要做到“五戒”与“五问”。“五戒”:一戒过多干预下级的工作;二戒有功不赏,有过不罚;三戒对下级遇到的困难漠不关心;四戒凌驾于下级之上发号施令,独断专行;五戒不等下级把话说完就随意打断。“五问”:一问自己对下级的工作安排是否合适?二问自己对下级的生活困难是否帮助解决?三问自己对下级的建议和打算是否虚心吸取并采纳?四问自己对下级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为他解决?五问自己对下级的奖罚是否令人心服口服?学校不是与世隔绝的桃源,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校长还要协调好与上级及外界的联系,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走向媒体,走向网络,从多方位、多层面赢得社会支持,在交往中拓宽办学思路,巩固办学特色,宣传学校形象,彰显教育魅力,从而树立威信,提升校长领导力。

3.增强校长的谋划能力,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关键。校长的谋划能力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因素,校长既要具备一般行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还必须具备校长职业本身要求的一些专业素质。作为校长,既要正确把握办学方向,规划办学目标,领导教育教学改革,又要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懂得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还要懂得知识分子政策及知识分子特点,善于引导全体教师教书育人。因此,校长应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全盘谋划能力。校长应该有敏锐的目光,高瞻远瞩,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前沿信息,把握教育发展脉络。能够从学校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环境出发,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总体规划,从而形成独特的育人目标和育人理念。校长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用战略的目标激励人气,用学校发展的愿景鼓舞人心,促使全校所有人员上下同心,目标同向,不懈追求他们的共同愿景,让整个学校发展成为一盘棋,让教师的想法和校长的思路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增强校长的教科研能力,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核心。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校长教科研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内涵,是校长关于教科研的意志并通过各种方式引起被领导者做出预期反应的能力,它在本质上是校长权力作用在教科研中的人格表现。可以说,看校长教科研领导力高不高,就是要看他所领导的学校教科研氛围浓不浓,是否具有校长以重研为先,教师以从研为乐,质量以强研为基的良好教科研生态。校长要走在教科研的最前端,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全盘构思学校的课程方案,推行新课程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把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传递到教师的思想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实现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最终实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5.增强校长的创新能力,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源头,是关键。校长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操作者、执行者,落实国家教育方针,需要千千万万工作在一线的创新型校长。在学校教学管理中,校长的决策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发展方向。创新是校长的办学之魂,创新能力是卓有成效的校长的必备素质,是校长能力结构的最高层次。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生一代,校长必须摒弃功利化、形式化的意识和行为,以非凡的眼力、高涨的热情确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开拓出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幸福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理念不断刷新,有利于学校创出特色和品牌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我们的角色才能定位准确,我们的实践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才能达到提升校长领导力的最终目的。

二、提升校长领导力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在实践中提高领导力。校长领导力是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修炼、生成与提升的。领导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坚持不懈地行动,持之以恒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没有科学的教育理论与管理理论指导,校长就如“盲人骑瞎马”,行动失去方向。校长应当成为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的忠实践行者,成为科学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2.在反思中提高领导力。在实践中,校长敢于批判、否定自己,才可能在新的平台上实现自我超越。反思思维能力是校长管理哲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要高瞻远瞩、卓有成效地进行学校管理,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哲学思想作指导,要有科学的管理哲学素养,尤其要具有反思实践的能力。

(责任编辑 尹 杰)

猜你喜欢
教科研教职工领导力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的名与实
如何抓好园本教科研管理工作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