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积极心态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4-05-15 06:32江瑾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5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幼儿

江瑾

[摘 要]积极的心态是获取健康、幸福、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让每一位孩子从小播下快乐的种子,积极乐观,充满自信、快乐地成长,一直都是幼儿园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幼儿积极心态为目标,采取多种策略,让幼儿学会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一切,遇事调整好心态,心存光明远景,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积极心态;培养策略

积极的心态是什么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心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啊。面对同样的困难,心态好时,心静如水,如走平地;心态不好时,心乱如麻,如履薄冰——心态对行为有多么大的影响啊。”让每一位孩子从小播下快乐的种子,积极乐观,充满自信、快乐地成长,一直都是幼儿园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幼儿积极心态为目标,采取多种策略,让幼儿学会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一切,遇事调整好心态,心存光明远景,健康成长。

一、运用心理环境策略,

满足幼儿积极心态培养的需求

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是培养幼儿积极心态的基础。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心理健康,以饱满的精神,愉快的情绪出现在幼儿面前,与幼儿亲切交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起到良好积极心态的示范作用。教师以自身积极的心态感染幼儿,使其形成和保持积极的心态。幼儿年龄小、情绪不稳定,且模仿性、受暗示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幼儿都有影响。因此,教师保持健康积极的状态,对幼儿积极心态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精神饱满,积极向上,幼儿也会随之表现出积极愉快的心态,主动投入到活动中,使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只有满足幼儿合理的情绪情感需要,为他们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氛围,才能使幼儿经常处于积极心态之中。作为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排除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始终以积极的、愉快的心态和幼儿一起游戏、活动,要有意识的以愉快、喜悦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幼儿,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我们可以在班级开展“我的好朋友”、“我觉得自己很棒”、“特别的我”等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和同伴的优点,从而不断强化与学习,从而培养积极的心态。

二、运用认知策略,

帮助儿童理解和正视自己的心态

教师和家长应教给幼儿关于情绪及其表现的基本知识,觉察自己真正的情绪,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各种情绪,使之理解和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做自己心态的主人。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情景,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幼儿对于情绪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分辨基本的表情,知道不高兴、生气等情绪会带给自己不舒服的感觉。教师创设表情娃娃情景,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表情,学习用完整的句子表述自己的经验,让幼儿体验高兴、难过、悲伤等不同的情绪。

如在《心情晴雨天》活动中,教师设置了晴雨表天气转盘,引导幼儿说出不同天气时自己的心情,感受晴天、雨天、阴天可以代表愉快、难过、生气等不同的情绪体验;《小记者播报心情》则创设森林电视台情景,请小朋友当小记者采访播报心情,幼儿在情景活动中都乐意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提供多种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两两、小组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培养积极心态。还可以绘本为载体,引导幼儿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绘本中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幼儿阅读的兴趣,简洁的文字让幼儿读过之后很容易记住。以绘本为载体,借助故事内容的情感宣泄和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如《爱发脾气的小老鼠》、《小仙女的云》、《壮壮生病了》、《小山羊找快乐》等都隐含和渗透情绪情感的教育功能。《爱发脾气的小老鼠》中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幼儿知道不能乱发脾气,做错了事情应该改正,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自己也会感到快乐的,在续编故事的环节中,小朋友改变了小老鼠的犟脾气。《壮壮生病了》故事中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快乐小镇上小动物们礼貌相处,充满了歌声与微笑。小象壮壮因为没有礼貌,和小朋友闹的不开心,结果自己生闷气,由于没有正确排解自己不开心的情绪,病倒在家里了。

幼儿通过情景表演,讨论等活动学习与同伴交往的礼貌行为并用恰当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从而培养积极心态。组织幼儿进行情绪分享,帮助幼儿化解烦恼。幼儿经常会遇到一些小烦恼,当幼儿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教师要鼓励其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帮助幼儿解决各种烦恼。如制作烦恼箱,引导幼儿把烦恼画下来,装进烦恼箱里,请小朋友一起想办法解决。也可以向老师、好朋友诉说;到“心灵小屋(见图1)”做客;或者到“心灵隧道”(见图2)里诉说心情。幼儿特别喜欢在“心灵隧道”里和好朋友一起倾诉发泄不愉快的情绪。情绪分享让幼儿知道人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如果你碰到不开心的事时,不要生闷气,可以把不开心的事告诉老师、爸爸、妈妈或朋友。这种分享是长时间的一种交流,帮助幼儿说出彼此的情感的经验感受和想法,增强幼儿之间交流处理情绪的能力;幼儿学习了解别人;在情绪行为的处理上,彼此找到更多的交流,减少不良情绪的累积,提高心灵自由度。

三、运用行为策略, 创造表达积极心态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儿喜怒无常的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吵,一会儿闹。作为教师,应善于及时发现幼儿的情绪变化,通过游戏、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活动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使幼儿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自我表达的工具,儿童可以通过游戏的同化作用来改造现实,满足自己在情感方面的需要,它也是幼儿解决认知与情感冲突的重要手段,帮助自己处理不愉快的情绪,培养积极心态。教师设置“神奇的快乐口袋”游戏情境,让幼儿感受快乐就在我们的身旁,看书、玩玩具、听音乐、打电话等都可以让我们觉得很快乐。让幼儿感受快乐原来是一件简单而幸福的事情。如钻山洞、蚂蚁搬豆等游戏,幼儿学习与同伴团结合作;在《三只蝴蝶》表演游戏中,幼儿学习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共同布置游戏场地,学习解决游戏中的纠纷,体验扮演的乐趣。

幼儿园的艺术活动,包含了音乐、美术等;它对于提高幼儿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使他们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信心,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尤其是对幼儿积极情绪的表现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音乐能改善孩子们的情绪,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尽量使用音乐来组织活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常规,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如吃点心和午餐时,教师播放一些抒情优美的乐曲,让孩子们安静进餐;在集体活动时,我们用欢快活泼的音乐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区域活动时,用音乐培养幼儿收放玩具及活动规则意识;幼儿午睡时,一曲《摇篮曲》将孩子带入甜美的梦乡,幼儿情绪愉悦,有助于幼儿安静入眠。教师有意识地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情绪,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的快乐。如《开心健康歌》引导幼儿说说听这首歌时有什么感受?想做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能让我们健康快乐起来呢?幼儿给出了多种答案:早上不赖床、要好好吃饭、要多运动、呼吸新鲜空气、跑步、爬山、去游乐场玩等等。

体育活动对幼儿积极心态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设置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大胆尝试,由被动完成动作,转变为主动探索思考完成要求的途径。例如,在“小猴子摘果子”活动中,目标是练习跨过“小河”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尝试探索各种不同的过河方法,河的宽窄不同,过河方式也不同,幼儿可以单脚跳、双脚跳、助跑跨跳等,教师及时对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信心得到大大增强,获得成就感,对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

在活动中,要注意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引导他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去探索、发展,在与伙伴的竞争或合作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和正确对待他人与自己的良好心理品质,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教师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关心、照顾每一个孩子,在语言、行动上要作出积极的导向,始终以肯定和鼓励的方式与幼儿交流,轻柔的爱抚,鼓励的目光,赞许的微笑,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无数事实证明:积极的心态能产生改变世界和改变自我的力量、能产生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的力量、能产生赢得健康和幸福的力量;积极的心态能使人创造性焕发、不知疲倦、信心倍增、受人喜欢;积极的心态是获取健康、幸福、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它应成为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的核心,尤其应成为幼儿教育的重点任务。幼儿期是主流心态呈现基本面貌的时期,如果积极心态不占主流,消极心态就要占主流。而通过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出的精神环境对于幼儿积极心态的形成是极其有利的。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幼儿在学习、生活、与同伴交往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地进步。能主动参与学习,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生活环节各项常规有条不紊,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做家务,不随意发脾气;与同伴交往时互相配合、合作能力增强,有了更多的朋友,情绪愉快。培养幼儿的积极心态应该是持续的、长期的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抓住活动中的契机,对幼儿进行积极心态的培养。

(责任编辑 尹 杰)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