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腿浴、手法联合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70例临床观察

2014-05-15 10:50杨红云北京市海淀区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8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2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手法中药

杨红云 北京市海淀区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088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发生在膝关节者称为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本病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据报道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致残率高达53%[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本病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程度以及所造成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因此,对本病的防治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我院对2013年1-7月期间门诊治疗的3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腿浴、手法联合西药的综合治疗手段,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均来自我院2013年1-7月期间门诊治疗患者,随机按1∶1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5.6岁,病程0.5~6年;治疗组35例,男13例,女22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3.7岁,病程1个月~5年。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和病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

1.1.1 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

1.1.2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符合上述膝骨关节炎的西医、中医诊断标准。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1个月均未接受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及其他治疗。签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治疗和检查。

1.1.3 排除标准:(1)不符合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4)伴有关节结核、骨肿瘤、急性创伤、牛皮癣、痛风等影响到关节者。(5)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6)有严重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完成临床试验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葡立)0.48g,3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腿浴与手法治疗。方法:采用中药痹痛剂(东直门医院研制提供,主要药物由桂枝、桑枝、透骨草、伸筋草、红花、皂刺、海桐皮、防风、威灵仙等组成)药液500ml倒入专用腿疗治疗器中,加水3 000ml通电加热,水温控制在40~50℃为宜,将患肢膝关节以下浸入其中进行集药疗、磁疗、热疗、反射疗法为一体的腿浴治疗30min,然后由医师对患者足部、膝关节周围的穴位和反射区施以手法按摩治疗30min,主要手法以按揉点穴和舒筋为主,以压痛反应较明显的部位为治疗重点。1次/d,4周为1个疗程。

1.2.2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晨僵、关节活动等症状变化情况并进行评分,评价标准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疼痛。0分:关节无疼痛,由坐位到站立时无疼痛或不适,行走不限,夜间休息时无疼痛或不适。1分:关节轻微疼痛,时作时止;由坐位到站立时有轻度疼痛或不适;长途行走(≥1km)后出现;夜间休息时偶有疼痛或不适。2分:关节疼痛可忍,时常发作;由坐位到站立时疼痛或不适明显,但无需帮助;短途行走(<1km)后出现;夜间休息时时有疼痛。3分:关节疼痛难忍,持续不止;由坐位到站立时疼痛明显,需要帮助;一行走就疼痛,行走后疼痛加重;夜间休息时频频疼痛。(2)晨僵。0分:无晨僵。1分:起床后有不适感,稍活动后消失。2分:有疼痛,稍活动后减轻。3分:疼痛明显,活动后不能减轻。(3)日常活动。0分:无困难。1分:日常活动偶有困难;最大行走距离>1km,但有限;能上下楼梯;能尊下或弯曲膝关节;能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2分:日常活动时有困难;最大行走距离300~1 000m;上下楼梯困难;蹲下或弯曲膝关节困难,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困难。3分:不能进行日常活动;最大行走距离<300m;不能上下楼梯;不能蹲下或弯曲膝关节;不能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

1.2.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的评定标准拟定。(1)临床控制: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积分减少≥95%。(2)显效: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70%≤积分减少<95%。(3)有效:疼痛等症状基本消除,关节活动轻度受限,30%≤积分减少<70%。(4)无效:疼痛等症状与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积分减少<3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3,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积分变化,分别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各个症状的改善程度分析表,如表3。

表3两组各症状改善程度分析()

表3两组各症状改善程度分析()

组别 疼痛改善程度 晨僵改善程度 活动改善程度治疗组 70±12 63±1676±13对照组 44±16 49±1952±22

从统计结果可以直观看出治疗组对三种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为检验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

表4 症状改善的方差分析

从方差分析结果得出,治疗组在疼痛和日常活动两方面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尤其在疼痛的改善方面尤为显著(P<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发病机理复杂,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缓慢加重的进程,治疗难度较大。目前治疗的总体原则是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结合,必要时手术治疗,治疗应个体化[3]。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尽可能避免治疗的毒副作用。氨基葡萄糖被认为是一个能改善骨关节炎病情和延缓进展的药物,也称软骨保护剂,已广泛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防治中。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氨基多糖,为关节软骨中的基本成分,能够刺激人软骨细胞的蛋白多糖的合成,防止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软骨损伤及激素对软骨细胞的损害[4]。但氨基葡萄糖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它起效缓慢,短期内对膝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等症状的改善效果不尽人意,甚至许多患者对其毫无反应。因此,目前的治疗已经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治疗手段能独立承担的,需要各种治疗手段的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5]。

传统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群众基础。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骨痹”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以肝肾亏虚为内因,风寒湿邪侵袭及劳损为外因,淤血及痰湿为病理产物,属本虚标实证。治疗强调补肾壮骨、养肝强筋、健脾生肌、温经通络为原则。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手段多样,除了内服药物外,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本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疗效显著。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足部经络穴位密集,“脚为精气之根”,主宰人体生长发育的“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其经脉均从足起。中药腿浴治疗即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药物的外治作用和足反射区的刺激三种作用达到治疗效果。现代研究证实,中药腿浴通过水的温热作用及借助药液熏洗的治疗作用,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下通过黏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起到疏通腠理、祛风散寒、透达筋骨、理气活血、促进气血运行、舒畅经络、荣润筋骨的目的[6]。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一直是中医的特色,具有良好的促进关节软骨修复、消退滑膜炎症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肌肉放松时的血流量比肌肉紧张时要提高10多倍。文献报道证实,通过手法的机械力直接作用于病所,可剥离粘连、舒筋通络,改善局部血供,促进新陈代谢,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7]。笔者通过分析文献研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进行了探讨,采用将中药腿浴与手法按摩联合西药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通过对35例治疗组的观察,发现腿浴治疗之后患者全身放松,皮肤毛孔张开,再施以手法刺激足部、下肢的穴位和反射区,可以更好地发挥腿浴的药力,既增强了疗效,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二者相辅相成。从本文结果看,患者在1个疗程结束后,中药腿浴、手法联合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对疼痛、晨僵、关节活动等的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通过本文统计结果表明,在口服氨基葡萄糖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腿浴和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显著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迅速解除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依从性好,操作简便,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目前本研究主要观察了1个疗程的临床疗效,观察的病例资料有限,本疗法的远期疗效尚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总结。

[1]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1):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3]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1):29.

[4]吕后山,孙铁铮,刘忠厚.骨关节炎的诊治与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1):20-21.

[5]刘小立,孟庆云.应重视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治疗〔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0,6(2):85-87.

[6]陈秀敏,李静.中药热敷加足浴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8,16(8):19-20.

[7]黄济炎.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0例〔J〕.福建中医药,2006,37(6):22.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手法中药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七步洗手法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