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之美

2014-05-16 03:25吕栋权
文理导航 2014年7期
关键词:修辞文本情感

吕栋权

【摘 要】老舍先生于1931年写的《济南的冬天》以其独特的场景描写和作者对济南冬景及济南的挚爱之情被选入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是写景抒情散文的优秀例作。作者借助语言工具传达内心炽热情感的过程,就是文本形成的过程。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全面系统、客观真实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传递的情感,需要找到一条阅读文本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抓住《济南的冬景》中作者高超的修辞艺术,读者才能真正感受作者在表情达意上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关键词】文本;修辞;情感

《济南的冬景》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写,短短五段,八百来字,却通篇运用修辞,景物的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的流露细腻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娴熟的语言运用技巧以及修辞使用的独特高度。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解读,展现《济南的冬天》的修辞之美、意境之美以及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挚爱之情。

一、词语修辞之美——动词、形容词、副词

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任何文本创作是词语选择的过程。作者只有拥有丰富的词汇,才能在表达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a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作者在对济南冬天山水描写时,除用拟人手法外,“晒”、“睡”、“醒”三个动词用得贴切形象地描绘阳光下济南暖和、舒适、安逸的特点,紧扣“温晴”,勾勒出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作者在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选择的形容词极富特色:雪是小雪,山是小山,松是矮松,“白花”、“蓝天”、“银边”,薄雪覆盖下景物的光、色、态组合的画面是那样的和谐自然。还有副词与形容词的搭配也独具匠心,“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守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个“太”字修饰济南小山的特征“秀气”,除传达出作者担心大雪压垮小山之情同时,流露出是对小雪之后济南小山秀美的浓浓的赞美之情。

二、句式修辞之美——倒装、判断、商量

句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作者的语言风格和人文修养。不同的句式适合不同的表达需求,传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这句话的正常顺序应是“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在文本中,“像我”一词倒装独立成句,起强调的作用。作者选择这一句式就是要强调济南在自己心中最为深刻和与众不同的赏阅感受:北国的冬天理应日光惨淡、寒风刺骨,而济南的冬天着实和我心中的冬天不一样。判断句式的作用是客观陈述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以便引导人们直接认同这一思想判断。“它真得算个宝地”,“真得算”在这里的意思是的确是、应该是的意思,是作者在对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雾、无毒日的奇特景象描绘后作出的判断,是对济南作为风水宝地做出的见解性判断。又如“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再次突出冬天济南的与众不同,点题,收束全文。而“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商量、推测的语气配合文本描写时温和舒适、宁静自然的冬景画面,是作者与人们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相通,用内心真实朴素的感受对读者的感染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更是作者对描写的景物和读者的尊重。

三、修辞手法之美——比喻、拟人、对比

比喻是以一种类比关系为基础的想象活动,是作者通过喻体传达喻旨的修辞手段。从语言功能看,比喻是一种常规意义上的心理联想活动。比喻最大的作用就是激起读者的遐想,化抽象为具象,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就《济南的冬天》文本而言,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随处可见:“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山上的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作者不断变换角度,采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济南冬天山、松、云、水、草等事物特征的与众不同,描绘了一幅幅独特的济南冬日暖景图。这一个个比喻无不流露出作者文本创作时对济南冬景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拟人手法的作用是赋予所描写景物以人的某些特征,让静态的景物活动起来,成了和作者、读者平等的一员。“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一拟人手法赋予济南冬天的小山无限的温柔、体贴和慈祥,作者在写出了这一圈小山可以挡住北风、保持气温的作用,从而体现作者对笔下景物和自然的尊重,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平等之情。把两种或几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描写的形象更鲜明,表达的感受更强烈。对比的修辞手法主要体现在文本的开头,作者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而这种“温晴”特点作者通过比较之后,用“奇迹”、“怪事”等词,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所以作者说它“真算个宝地”。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修辞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是载意、求效的行为过程”。我们研习《济南的冬天》这篇优秀的景抒情散文的修辞艺术,绝对不能局限于修辞格这一狭小的园地,把文本景物的描写和创作主体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从而拓展文本研习的全新空间。

【参考文献】

[1]《修辞学讲义》.崔应贤.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修辞学史》.周振甫.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济南的冬天》修辞格艺术的运用探寻.何从怀.《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2年第19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田莘耕中学)

猜你喜欢
修辞文本情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台上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