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益的反思

2014-05-19 08:50郭培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教师

郭培安

摘要:信息技术课在教学中可以提供丰富的声音、图像以及文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是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切实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多角度观察对象,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关键词:教师;信息技术 ;教学提高 ;教学反思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街上随处可见人们手里摆弄手机或平板电脑,人们可以利用它们通话、发短信、玩游戏、上网看新闻、购物、货币交易等。可见,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013年斯诺登爆出的“棱镜门”事件震动了世界,人们突然意识到信息技术还直接影响到公民的隐私和国家的安全。信息技术如此重要,无视信息技术的影响,必然落后于时代前进的脚步!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学生上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通过不断的上机操作和理论学习,最终完成考试。教学始终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题,让学生具有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所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及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实多数学生早就对计算机有着浓厚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掌握它,并会灵活运用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像父母亲一样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作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让学跟着教走,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边学边练,在教师的带动下主动地学习,自主地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例如在《勾股定理》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上网了解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在我国,人们称它为勾股定理或商高定理;在欧洲,人们称它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人们发现早在毕达哥拉斯以前一千多年,古代巴比伦人就已经知道这个定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提高学习兴趣,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注重学生的主体角色,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学生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例如:在教学文章打印这一节内容时,先不讲如何操作打印机,而是让学生探索如何把自己的文稿用A4、16k纸横向、纵横打印,以及探索如何让打印机取消任务、暂停打印服务等。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带着问题求知、兴趣浓厚,师生和谐地融为一体,学生学得开心、轻松,教师教得愉快、顺利,如此便能够持久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创设和谐学习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在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过程中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而现在的学生受自己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如果喜欢一个教师,上他的课也会认真一点,如果不喜欢教师,可能讲的内容再丰富,再有吸引力也不愿意听课,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使学生保持良好学习情趣的因素之一。

在计算机实践课中,边疆地区高中,每班学生都在四十五人左右,计算机少的情况下,应采用分组教学。不同的学生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不同问题,学生个体差异大,教师在一节课上一个一个辅导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可以在分组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充当“临时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临时老师”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的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教师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后进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缩小个体差异。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注重个别学生辅导,帮助保持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突出特点便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性辅导量也大,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教师马不停蹄地在机房转来转去,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改进方法,加快进步。如果教师放任学生自己练习而疏于辅导,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会越学越无兴趣,越练越觉得没意思,最后导致疲塌厌学。上课时部分“后进生”只知道玩游戏,对教师授课内容感到厌倦,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师所布置作业。因此,教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并且要坚持个别辅导,而对于一般的学生则可大力提倡小组团队合作或协作,效果同样不错甚至会更好。

现在的学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巧妙寻找契机,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并让声音根据需求暂停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看两份幻灯片,一份幻灯片是有声音而另一份幻灯片无声音,声音循环播放,并在点击鼠标时声音暂停了;让学生比较一下两份幻灯片的优劣;强烈的对比,勾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插入声音,并分享各自的作品。

四、注重因材施教,抓精讲多练

在实际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必须突出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运用多媒体分类显示屏就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去自我控制、自定步调;加上软件设计具有重复再现功能,某一部分教学看不懂时,可以反复多次再看。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学生有问题了再讲,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

此外,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在完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愿多完成一些其他相关任务,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如编辑本班一张主题小报,设计一组幻灯片,制作一个动画等,只要学生努力完成任务即可,不要强求作业的质量。

总之,先进的技术为学科教学,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宽阔的舞台。相信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一定能创设出更多的优质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 梅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2011年08月01日

[2] 徐克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2011年12月01日

[3] 龙 源 《中小学电教》2013年第02期

[4] 吾 喜 《中小学电教》2013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教师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