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语翻译如何“巧借东风翦”——“老弱病残席”22种英语文本的启示

2014-05-25 03:52张霞史烨
英语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短语原则文本

张霞史烨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1.引言

公交车和地铁上都贴有“老弱病残席”的指示牌,提醒或劝诫乘客将座位留给需要照顾的人。本文搜集了22条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使用的“老弱病残席”的公示语,来源包括google上的照片、博客、运输公司官网以及作者亲自在美国公汽和地铁上取样。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这些公示语进行分类,试图解释各种文本中的差异。最终目的是将它们在词汇、句法、语用三个层面与中国通用的译文进行对比,探讨它们对中国公示语翻译的启示。

2.公示语翻译研究现状

公示语翻译研究在2007~2012年间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发表在核心期刊和CSSCI上的论文达到了82篇。2007~2009年的论文中,学者就翻译原则、方法、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语用学、模因理论、功能和文化理论都被用来阐释公示语翻译实践。其中概述性的论文有《上海翻译》的《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和《外语教学》的 《我国新世纪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从2010年起,公示语研究出现了基于城市公示语翻译进行案例分析的趋势,包括以束慧娟的《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为例》为代表的论文采集了不同城市的语言样本,将公示语翻译推向了更实用的方向。最引人注目的是,在2012年发表的18篇核心期刊论文中,有九篇属于这种类型。

近五年的研究只有两篇针对公共交通的公示语翻译。王树槐在《中国翻译》2012年第三期上发表了《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原则》,对“武汉地铁集团公司提供的公示语初译稿中的错误进行归类、分析,并就此提出地铁公示语翻译的遵从习惯原则、简洁醒目原则、译名从实原则、因况省译原则、通俗易懂原则、足够清晰原则、委婉礼貌原则”。邵有学(2009:50)在《中国科技翻译》上“列举和谐号动车上公示语翻译存在的诸多值得商榷之处,分析和归纳其中部分文本,给出参考和建议的译文,并强调对原文类型和译文功能的思考”。

截止到2013年4月,国内尚无任何一篇在高水准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老弱病残席”这条公示语的对比研究。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一条或者类似的公示语不具备研究价值,而是由于:(1)样本采集困难,中文对照的样本更少;(2)切入点越小的论文对研究深度要求越高;(3)公示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其翻译还没有引起官方足够的重视,对它的研究远不如科技、商务和法律英语迫切。

因此,以“老弱病残席”的各种英文文本作为窗口,不仅可以填补国内此类研究的空白,更引进了一股新鲜风气,对消除目前公示语翻译中的“老弱病残”现象大有裨益。

3.国外“老弱病残席”文本概述和分析

作者搜集的语料来自以下渠道:在google图片里下载所有 “老弱病残席”的照片,并通过链接找到照片来源;访问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或有研究的人的博客;自己在美国坐车取样;访问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公交、地铁公司官网。所有语料内容真实可靠,且全来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地区。

3.1 现有的公示语分类

目前英语国家对“老弱病残席”使用不同的公示牌,文本类型包括名词短语、祈使句、名词短语加祈使句、简单句和复杂/复合句。最短的只有两个字“Priority Seat/Seating”,而最长的达到 42 个字,包括一个名词短语、一个复杂句、一个并列句、一个祈使句和“Thank you”。本文22个文本来自两组: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这些国家近年来出现了文本加长的现象。如英国是在2008年才将孕妇列入老弱病残席受益对象,因此,交通部门专门制定了新的公示语。美国和加拿大也改变了过去只在椅背上印出“Priority Seat/Seating”字样的做法,按照法律条款将公示语格式化,并在公共交通上使用文字配合图片的标识牌。此外,这些公示语的功能、语气也在多样化。有些是照顾特定人群,呼吁社会新风尚;有些是针对不良现象进行劝诫警示;还有些是执行相关法律,指示乘客遵守。另一组是新加坡。作为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它的公示语写法兼具英语国家和中国公示语特色。它使用的是名词短语或名词短语加祈使句,和中国目前的文本类似。但近年人们已反思这种公示语的有效性。

从词汇层面看,这个坐席最通用的说法是“Priority Seat/Seating”。英语国家公示语都没有特指“病”和“弱”的乘客。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使用 “不能站立”和“特殊需要”等泛指中国人特指的“老弱病残”,而英国对享受让座待遇的人进行了最详细的界定。对于“让座”这个动作,各国使用的动词在语气上有很大差别。从使用强制行动词(vacate)和命令语气(must)到恳请呼吁(please)和致谢(Thank you),体现了不同的人际功能。

3.2 现有的公示语的异同点

首先,上述所有公示语都有三个信息点:对席位的指称、对需要这个席位的人群的指称以及让出/留出座位的动词。英语文本在词汇选择上明显倾向于明示和强制,体现了公示语明确传递信息、交流第一的原则。

第二,上述所有公示语的句法结构也可以作如下比较。英语文本句法结构的多样性,尤其是复杂/复合句的比例高于名词短语和简单句,说明中国遵循的“简单醒目”原则并不适用。而且,这些文本中情态资源非常丰富,体现了交通管理部门与民众沟通的良好意愿。

?

第三,由于公示语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交际上,以下对上述文本功能的分类依据是Reiss、纽马克、韩理德、雅各布森的理论和罗选民的研究结论。各种功能的重合率恰恰是文本有效性的证据。实现了三种功能的有:g(新加坡).k.l.v(新西兰和澳大利亚)m.u(加拿大)q.r.t(美国)和 s(英国)。

?

?

4.国外“老弱病残席”文本对类似公示语翻译的启示

目前国内专业人士认可的“老弱病残席”的译本有两个:上海、江苏、浙江三地联合编制《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译为“Courtesy Seat”(http://www.sina.com.cn,2009-08-24,14:55 新闻晚报)。另一个是武汉地铁目前使用的 “Priority seats for elderly,disabled and pregnant”。根据参与英文修订的专家意见,“在伦敦地铁车厢里有类似的‘专座’,它的公示语是‘Priority seat.Please offer this seat to elderly or disabled people or those carrying children.’我们对此模仿,改译为:Priority seats for elderly,disabled and pregnant。”(王树槐,2012:31)

以上两个译本都采用了借译的方法来处理源语和目的语在词汇、句法和功能上的不对应。但是,如果将它们和国外22个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它并没有达到方梦之先生提出的“达旨—循规—共喻”的境界。(刘金龙,2011:214)借译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其原因可以归纳为目前公示语翻译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简言之,翻译原则的“老”,翻译手法的“弱”,翻译管理的“病”以及翻译哲学的“残”。

4.1 翻译原则的“老”

邹彦群(2011:28)等在总结 2002~2011 年公示语翻译研究时,提到目前的理论依托:“‘功能翻译理论’引述最多,达到了128次,其次是‘跨文化视角’,计有100次,位列第三的是‘文本类型理论’,为90次。”其它理论包括翻译目的论、语用等效翻译、跨文化交际理论、功能对等、接受美学、归化和异化等。近来,顺应理论、翻译模因论、互文性理论也被引入翻译领域,一时间蔚为大观。

然而,我们细读上述两个译本,则发现它遵循的还是功能对等,其结果是牺牲语言形式的对等来追求目的语和源语的意义或文化对等。首先,“Courtesy Seat”和“老弱病残席”在语言形式上差异极大,而且根据几家国外运输公司的官方解释,“Priority seating is for the use of passengers with a disability.”而“Courtesy seating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dditional seating for people who will benefit from having a seat near the front of the vehicle including:seniors,expectantmothers,adultstraveling with infants or small children or any other passenger who may benefit from a seat.(如:英国Cornwall Transit buses,美国 Durham Region Transit.)故而,22 个英语文本中,没有把“courtesy seat”单独作为公示语使用的。换言之,只有把“priority seat”和 “courtesy seat”结合起来,译文才达到了与源语的指称和提示功能的对等。然而,仅使用两个名词,抑或在后面特别强调“老弱病残”的概念,仍远远达不到指令或意动功能,这解释了为什么在英语国家,单纯使用名词短语的公示语只占到5/22。其次,虽然王树槐的译本中,目的语在语言形式和功能上都非常契合源语。但是,这种借用的动机是碰巧译者知道伦敦地铁里有这样的表达,所以仿造了一下。它的产生既具有偶然性,也恰恰是我国目前公示语翻译原则依旧在走功能对等老路的证据。

换个角度看,如果从顺应论的原则来考量,译者必须根据交际环境、对象、语言结构进行动态顺应,以便最大限度地达到交际目的。那么,“老弱病残席”的翻译将不能也不会停留在一个所谓单一、标准的版本。在文明成风、坐席充足的地区,这个标示仅仅起到指称作用,名词短语(例a~e)就够了。反之,在拥挤劳累的人群争抢一席之地的伦敦Southern Railways上,就会出现最长的一个版本。

这里还可以引入更新一点的原则。情感语言学认为,除了语音和语素外,词语排列组合成句子的方法也传达了一定的情感意义。(曹燕萍,2011:5)在词汇层面上,表一中列举了七个让座的动词,翻译时应当参照情感指数进行选择。从句法层面看,中国的“老弱病残席”是按照语言习惯来说的,并不遵循逻辑顺序(如:行走能力、情感取向);而在英语国家,残疾人的权利被提到不可侵犯的角度。所以,在法律上必须给残疾人让座,而在道德规范上提倡给所有老、孕、伤病的人让座。基于上述理论,“老弱病残”的译本可以有两个选择:(1)参照上文例K~V的句法,将受益者全部标示出来,并且通过动词、语态、语气传达交通管理部门的关怀,避免概念和情感上的困惑。(2)像加拿大一些地区做两个标示牌,分别标出“priority seat”和 “courtesy seat”,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补充更详细的信息。或者参照新加坡Marine Tay看到的一条美国公汽上的公示语 (例r.Priority seating Please offer your seat if someone needs it more than you.School students using the 50-cent student fare should stand for adults)。STOMP网上一则评论说:“The notice is creatively spun so as to attract and ask the younger population in Singapore to give up their seats to those who need it more.”

4.2 翻译手法的“弱”

翻译原则是普遍的法则,是翻译活动的导向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译者才能根据翻译的规则选择以源语或目的语为中心,以及各种翻译手法,如归化、直译等。在公示语翻译缺乏统一的行业原则之前,其翻译手法因为缺乏原则性而显得非常薄弱。

仍以邹彦群的统计来分析,专家学者在公示语翻译策略中谈到或建议使用的,“借用”占27.1%,而“省译”占 13%。如加上意译(9.6%)和交际翻译(7.2%),有四种主流的公示语翻译方法。其中“借用”被提及的次数每年在大幅上升。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要借用,我们又有怎样的途径获得本文所提供的22个可供借用的目的语文本,并采取怎样的方法验证每个文本的忠实性和等值性?

本文选取的例J来自Steve Hirano的博客。他是一个公汽和校车杂志的编辑,发起了对“Please offer these seats to the elderly or handicapped persons”的讨论。一名公汽司机回应:Please语气太软弱,不能起到约束作用。另一名同行Cassandra West回帖说他们公司使用Priority seating for Persons with?Disabilities&Seniors YIELD THESE SEATS。而 Dr.William Wan(65岁) Singapore Kindness Movement的秘书长,也因为一名年轻女性没有在地铁上给他让座反思起公示语来。因为那女孩无法判断他究竟算不算老人,也就是说,公示语上的“老、弱、病、残”中,除了残疾以外,都没有量化的标准,让座的人普遍有“她到底是怀孕了还是有点胖”的困扰。由于英语国家的“老弱病残席”措辞本身也存在诸多争议,2012年芝加哥RTA,Metra,Pace and CTA联合,统一将priority seating作为公示牌,此外还在另一个公示牌上写明,“Priority seating is for customers with disabilities and seniors.Please move when requested”。

基于以上分析,目前我国公示语翻译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并没有充分考虑英语语言本身的变化、地域、文化差异等,翻译实践中急需创造性的翻译方法。仍以“老弱病残席”的翻译为例。我们可以将这个公示语当成范例,从分析22个英文文本出发,找到不同语境里达到最佳等值效果的途径或范式,而不是简单借用其中的一个。

比如:根据表一,源语的信息点分别是“席位”“老弱病残”,隐含的信息点是 “让位”,而目的语中,这三个信息点都被强调,分别占到12/22、14/22和11/22个。那么,在词汇层面可以采用明示法翻译,选取符合语言习惯和忠实于源语的译法即可,不必一味追求借用。根据表二,目的语句法结构多样,并且名词短语+祈使句(8/22)和复杂/复合句(6/22)占据主导地位,说明公示语翻译不能一味求短,也没有唯一正确的译文。这意味着,在句法层面上,翻译方法的选择余地就大了起来。根据表三,功能最终决定了词汇和句法的组合,一个译本如果能更多地实现各种功能的对等,就应当是成功的。同时,语篇功能也是在接收者和编码者之间建立共识,进而实现其它功能对等。在翻译公示语时,不必为了遵循汉语口号式的句法而刻意避免使用复杂/复合句,仍应当以完整准确地传达信息为核心。本文中实现功能越多的文本传达的信息越完整。

4.3 翻译管理的“病”和翻译哲学的“残”

语言是为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服务的,公示语尤其如此。因此,作为编码者的交通管理部门及其授权的翻译机构必须充分考虑源语文本和译本的社会价值和读者反映,并据此发布公示语。公示语作为无声的管理者,其宣传鼓动作用巨大,不但折射着时代精神,而且体现出执政的方向和智慧。(杨永和,2009:116)国外对公示语的认识已经超越了信息传递层面,上升到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语言景观是过去10年间社会语言学的新课题,核心是研究公共场所的书面语。如今,它的研究视角已经延伸到语言政策、社会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研究公示语不仅可以解析社会群体的各个层面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地位,还可以了解主流文化观念。因此,管理部门在制定公示语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通过语言传递出来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以安大略省公共交通为例。为了符合AODA(残疾人权利法案)的要求,交通管理部门专门制定了IASR规定,其中191-11条款明文规定了残疾人专座并配有专门的公示语。反观中国,功利性、侮辱性、恐吓性的公示语不乏其例,如果某些病态的公示语被直译,将会损害城市形象;如果不译,又完不成任务;如果借译,很多口号标语缺乏对应的表达。所以,翻译公示语在某种层面上,需要与目前的管理体制进行协商甚至抗争的勇气。

此外,和翻译活动紧密相连的一个课题是翻译哲学。中国知网上显示:从2007年至今,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翻译哲学有关的论文只有19篇。罗选民(2006:68)在总结公示语翻译的“指令不清楚、意图被歪曲、语气不和谐、术语不匹配、文化不兼容”之后,呼吁研究社会翻译问题,更多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翻译和哲学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就是研究语言的本质。既然二者都把语言而不是文字当成研究对象,那么翻译哲学对翻译实践至关重要。20世纪以来,Walter Benjamin,Jacques Derrida&George Steiner等人开始把翻译当成一种哲学活动,在全球化和国际交流加快的今天,哲学在两种语言之间的作用也进入了研究视野。芝加哥城市规划委员会倡导的Placemaking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它被当成改进社区、城市或地区,最具改革潜质的观念。总之,我国公示语领域翻译哲学的残缺制约了翻译实践。

如果管理部门把公示语写作和翻译作为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用科学的翻译哲学来指导翻译管理,那么公示语翻译将会在制定国家标准、建设数据库和人才培养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Spolsky(2009)所言:公示语语言选择的动机和条件包括:写作者的语言水平、假定读者的水平和语言符号的价值。我国公示语翻译取决于发布公示语的机构和他们假定的读者究竟是谁。

5.结语

公示语翻译在应用文体翻译中是个敏感的区域,因为受到管理部门、译者、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多方面的限制,成为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活动。在这种背景下,取他山之石以攻玉的想法可以理解。此个案研究说明,要想在公示语翻译中更有效地使用借译,必须解决几个主要问题:翻译原则的“老”,翻译手法的“弱”,翻译管理的“病”及翻译哲学的“残”。本文旨在为借译提供一种达到更好效果的途径。如果能逆向思维,从英语国家同一种公示语的不同版本出发,研究出现多种表达方式的原因、动机、机制和效果,将是一条富有成果的道路,它最终会对中国翻译实践产生反拨作用。

[1]曹燕萍.情感语言学—西方新兴的一门语言学学科[J].外国语文研究, 2011(2):1-6.

[2]刘金龙.蓬勃发展的应用翻译及其研究[J].外国语文研究, 2011(2).

[3]罗选民.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外语学刊,2006(4).

[4]邵有学.公示语翻译的再思考[J].中国科技翻译,2009(2):48-51.

[5]王树槐.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原则[J].上海翻译,2012(3):30-33.

[6]杨永和.我国公示语的社会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2009(6):113-116.

[7]邹彦群.公示语翻译研究十年综述[J].上海翻译,2011(4):27-30.

附录:

名词短语:

a.PrioritySeating/seats

b.ReservedSeating

c.Priority/CourtesySeating

d.Priority seating for elderly and handicapped

e.Priority Seat for people who are disabled,pregnant or less able to stand.

祈使句:

f.Please offer these seats to the elderly or handicapped persons.

g.Be considerate.Give up this seat to a passenger with special needs.

h.Vacate these seats upon request.

i.Please vacate this seat for a disabled person,elderly person,or expectant mother.

名词短语+祈使句:

j.Priority seating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Seniors YIELD THESE SEATS

k.Priority seating area-Please vacate these seats for the elderly or disabled passengers or mothers with small children.

l.Courtesy Seating Please offer this seat when someone is in need.

m.Priority Seat Please offer this seat to passengers with special needs.

简单句:

n.Priority Seating must be vacated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o.These seats must be vacated for Seniors and Disabled Persons.

p.These seats are reserved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seniors,pregnant women and anybody with reduced mobility who does not use a wheelchair.

复杂/复合句:

q.The seats at the front of every bus are reserved for senior citizens an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Please give up these seats if they are needed.

r.Priority seating Please offer your seat if someone needs it more than you.School students using the 50-cent student fare should stand for adults.

s.Priority Seat Please show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 and give up this seat when required.This seat is intended for——Disabled passengers——Expectant mothers——Those carrying infants——Elderly passengers.Please remember the need for this seat may not be immediately obvious.Thank you.

t.Federal laws require these seats be made available to seniors&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u.Priority seating is for customers with disabilities and seniors.Please move when requested.

v.Please vacate this area when required by a passenger in a wheelchair,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assistance dogs,seniors,pregnant women,or adults with strollers.

猜你喜欢
短语原则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健民短语》一则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