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融入“三贴近”原则的实践

2014-05-27 08:38衡起园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基本国策国外品牌三贴近

衡起园

(上海市药剂学校,上海 200065)

1 教学内容及课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2版)第二单元第6课第二框的内容[1],教学时数为1课时。

2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内容是在第一框展示我国对外开放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及其带来的双面影响,因此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同时,要树立风险意识,增强应对能力。

3 教学设计与策略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2],本次课教学力图体现这一原则。

3.1 从贴近生活的原则出发,以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为切入口,引入课题,把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

为了揭示经济全球化现象,设计了相应教学活动,由学生举出他们所了解和熟悉的国外品牌,触发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现在的学生对于国外品牌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教师,但对其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却缺乏理性认识,而这正是本次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通过播放视频《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反映一个美国家庭试图抵制中国制造的产品,结果发现生活异常困难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国外品牌和美国家庭没有了“中国制造”,彼此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从而引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3.2 从贴近学生的原则出发,抓住学生的敏感点,突破本次课的难点,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看起来全球化的风险与中职生的日常生活似乎隔了很远,其实不然,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使得经济危机的“蝴蝶效应”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外贸行业更是首当其冲,对我校涉外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职生如何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自身能力既是本次课的难点也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教学中以此为例,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面对挑战是无所作为、听天由命还是事在人为、积极应对?促使学生树立和增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提高自身实力,把握机遇,积极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实现个人价值。

3.3 从贴近实际的原则出发,关注时政和社会热点,并将其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把知识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本次课的重点,也是我国进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教学中,笔者把改革开放前后的广交会,对外开放之初经济特区的设立,沿海、沿边、沿江开放、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设立国家级新区,加入世贸组织,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串联起来,列出表1。

表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通过表1展示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启发、引导学生对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拥护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信念和对党的基本路线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认识。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在2013年7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刚刚批准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新的重大举措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标志,及时把这一时政热点结合到教学中,既紧密联系了实际,又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认识和理解,把知识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基本国策国外品牌三贴近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
对国外品牌春节广告营销本土化策略的分析
贯彻基本国策推进男女平等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新形势下改革避孕药具发放模式的探究
国产品牌发展情况
国外品牌农药市场调查座谈会在杭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