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下的鄯善楼兰国后裔们最后的村庄

2014-05-30 20:50赵勤王若曦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火焰山木卡姆罗布泊

赵勤 王若曦

这里生活的居民皮肤白皙、金发深目,传说他们的祖先就是古楼兰人。而当年发现楼兰遗址的向导,他们的后裔就生活在这里。

火焰山下的鄯善,有“中国的麦加”,中国第一土庄,还有两千年前王宫御用的土陶,而这里的木卡姆艺术,让伊丽莎白女王赞不绝口……

公元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遗址,废墟和黄沙下掩埋的木板文书,雕刻着让人眼花缭乱的精巧花纹,其中多处出现“Krotalna”这个地名——即汉文中的“楼兰”。于是,在历史中湮没了1000多年的楼兰古国,就这样奇迹般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显赫一时的楼兰国为何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失得无影无踪,仍然困扰着今天的历史学者。而当城邦衰败、家园废弃以后,那些楼兰的子民们又在何处延续着楼兰的血脉呢?《汉书》上有这样的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也就是说,当城郭废弃之后,楼兰人迁徙到另外的地方——今天罗布泊的西南部,以鄯善国继续存在着。但是在公元5世纪,鄯善国毁于战火,迁居于此的楼兰人再一次失去了影踪。

而今天,在吐鲁番盆地西南部有一片绿洲也叫鄯善——这个被库姆塔格沙漠高大沙山零距离俯视着的城市,和1000多年前的楼兰、鄯善国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和神秘联系呢?

这里生活的居民有的皮肤白皙、金发深目,传说他们的祖先就是古楼兰人。而当年发现楼兰遗址的向导,他们的后代也生活在这里,仍然出入罗布泊,继续给探险队当向导。这里也是宗教和艺术的圣地,吐峪沟麻扎村被称为“中国的麦加”,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源源不断地前来朝圣;柳中城里木卡姆的音乐还在响、歌还在唱;那燃烧了两千年的古窑火还没有熄灭……

最后的村庄:迪坎儿

金发高鼻深目的古国后裔,世世代代的楼兰向导

在鄯善县城的南面有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村庄——迪坎儿村,它的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却很特殊:一边是库姆塔格沙漠,一边是罗布泊,村民的院子就在沙漠边。这里也是从吐鲁番进入罗布泊的最后一个村庄,从迪坎儿再向南两公里,沙路连天之处,举目四望,便是亘古的罗布泊荒漠,也就是“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了,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为“最后的村庄”。而小村又因为坐落在洼地间,海拔高度为零,人们又称它为“零的村庄”。

村子里的500多户人家厮守着一块被罗布泊荒漠和库姆塔格沙山侵扰的小片绿洲。传说这里的村民是古楼兰王国的一脉遗民,他们的祖先在楼兰王国消亡的时候,迁居到这里。

乌买尔·买提尼亚孜是迪坎儿小学第五任校长,他有着金色头发、棕色眼睛。而迪坎儿小学11岁的漂亮小姑娘凯丽麦·汗,也有着金色头发、棕色眼睛,她的肤色白皙,脸上洒满雀斑,完全就像白种人的样貌,而她的父母也是这样。由于同学们笑话她是“俄罗斯”,小姑娘害羞,闹着让父母把头发染了,但额际新长出的头发还是可以看出原来的金色。村里金头发白皮肤、高鼻深目的孩子还有好几个,当地人戏称他们是“红头发”。这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罗布泊发现的高鼻深目的楼兰美女。而村里一直流传着“金发人的祖先是古楼兰人”的说法,让人自然而然要探寻起他们跟楼兰人祖先的渊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郭物博士告诉我们,现在鄯善县的生存环境和当年鄯善国的生存环境挺相似,都是在大沙漠边缘地区,也许当年那些鄯善国的遗民们迁移到这里,就定居了下来。

迪坎儿村是进入罗布泊荒漠前的最后一站,这里自然成了探险队伍进入罗布泊的大本营,而在这片荒漠边生活的村民自然成了最好的向导。当年带领斯文·赫定发现楼兰遗迹的向导奥尔得克和阿不都热依木,他们的后人都住在这里。

我们在迪坎儿村找到了叶赫亚·沙依木——他是阿不都热依木的侄孙。斯文·赫定在《我的探险生涯》中描述过他和阿不都热依木的相遇:“在都拉里村北的一个树林里,我们巧遇从北面辛格尔来的阿不都热依木……他是整个沙漠中少有的两三个知道六十个泉的猎人之一……我决定雇佣他和他的骆驼。”阿不都热依木还曾带领瑞典探险家贝格曼以及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罗布泊地区、孔雀河流域考察。可以说,罗布泊地区史前文化及库鲁克塔格山、孔雀河一带古驿道的发现,叶赫亚的爷爷功不可没。叶赫亚拿出斯文·赫定当年给他爷爷画的素描的复印件,他说因为爷爷的缘故,这些年经常会有日本人、英国人、俄国人、瑞典人来拜访他。

38岁的白克力·艾海提是奥尔得克的后人。他家祖辈就生活在离楼兰古城约100公里的地方,现在,先辈的拱巴斯(维吾尔语,意为墓地)还在那里。他也是迪坎儿村最年轻一代的探险向导,一年要进罗布泊四五次。其余时间,他和大多迪坎儿的村民一样,种葡萄、棉花、甜瓜,守着这片沙漠中的绿洲生活。

火焰山下,中国的麦加

在走不通的山沟里,有着中国第一土庄

在火焰山东南面的吐峪沟大峡谷内,隐藏着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却极不平凡:它是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这里先后存在过4种宗教——祆(xian)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它还是中国最大的伊斯兰教圣地——号称“中国的麦加”;它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驿站,沟内的千佛洞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而村庄里保存完好的黄黏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它就是鄯善县的吐峪沟麻扎村。

吐峪沟在维语中的意思是“走不通的山沟”。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修建了一条翻越火焰山的简易公路,终于把火焰山两边的村庄连在了一起。现在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吐鲁番,翻过火焰山,车子沿着苏巴什的公路向右一拐,进入盘旋山道,就可以看见那个叫吐峪沟的大峡谷了。火焰山是天山的一条支脉,气候炎热干燥,山上寸草不生,大峡谷是被天山融化的雪水冲刷出来的,有了天山雪水的滋润,峡谷中水草茂盛。

早在汉代,吐峪沟就有祆教活动,祆教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称为“拜火教”。后来,源自袄教的摩尼教也传入这里,在国内称为明教。魏晋时期,佛教兴起,这里开始建起寺院,现在,峡谷崖壁上还有残存的佛窟壁画。到了宋元以后,伊斯兰教成为这里的主要宗教,吐峪沟口就有清代的清真寺。

在这个古老的村落中,居民们继承了千百年用黄黏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房屋建筑均是以黄黏土制坯建成的窑房,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一层的,也有两层以上的;有独立成房的,也有沿山势连成一片的。全部是干净的泥土的黄色,和山浑然一体,随山就形,房屋挤挤挨挨地随着谷地、溪水的走向分布着。

村前的高坡上是巨大的霍加木麻扎及其周围的一大片墓地,在这片比整个村庄还要大的墓地里,霍加木麻扎格外显眼,它涂成绿色的半球形拱拜,与周围黄土颜色区别,配合着高远湛蓝的天宇。“麻扎”是指穆斯林的墓园,以墓园来命名整个村庄,更是显示出这个墓园的非同一般。

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弟子叶木乃哈等5人最早来到中国传教,东行来到吐鲁番,一位牧羊人听着他们传教入了迷,最终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个信徒,牧羊人和他的一条牧羊犬跟随5位圣人进入了吐峪沟的一个山洞听经修行,最终成圣,再也没有出来。于是,这里成为了圣地,它的全称是“吐峪沟艾斯哈布凯海夫”(波斯语,意为“圣人住的洞穴”)。洞内现存土坟6座和一个犬状石,洞口有木栅栏,洞内存一木棍,传为圣人的遗物。

现在,吐峪沟麻扎是世界伊斯兰的七大圣地之一,中国最大的伊斯兰圣地——号称“中国的麦加”。据说,信徒们到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沟麻扎朝圣。现在,每年前来朝圣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德国、土耳其等地的穆斯林仍然络绎不绝。

村子后面的深谷里,则是佛教的圣地——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于公元3世纪,比敦煌莫高窟还早,是吐鲁番地区现存的高昌时期最早、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千佛洞曾经也香火鼎盛,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文献曾描述当时吐峪沟寺院重重,佛塔耸立,绿树成荫,香火不断。后来,随着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的兴起,佛教不可避免走向了衰落,这里的佛教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天灾——这里是地震频发地区,风化侵蚀也十分严重;还有人祸——19世纪末20世纪初,打着各种幌子的外国探险队、考察团,热切地“考察”着新疆的各个古迹,吐峪沟千佛洞被多次洗劫,吐峪沟千佛洞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采。现存有编号洞窟46个,仅有8个洞窟残存壁画,但这些壁画仍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现在吐峪沟麻扎村里约有二百余户人家一千余人,人们保留着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大部分住宅的墙壁上还留有一个个很像佛龛的洞,民居的大门上还绘有佛教的图纹,这些是岁月浸染过的遗迹。

绿柳城廓里的音乐史诗

伊丽莎白女王赞不绝口的木卡姆艺术

鲁克沁镇位于鄯善县城西45公里,火焰山的南麓,库姆塔格沙漠的西部,日照充足,降水极少,气候异常燥热,是典型的火洲气候。但正是由于这种气候,使鲁克沁成为种植葡萄、哈密瓜的最佳地区。

鲁克沁镇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域重镇柳中古城所在地。自古以来,柳中城以火焰山下柳色掩映的景观美名远扬,有“绿柳城廓”之称,古人更是写下了“城廓日日柳年年,火焰山下杨柳春”的诗句。柳中城在历史上所处地位相当重要。公元前1世纪,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府时,曾一度在此屯垦戍边。唐代,这里设置了柳中县,它成为了唐代西州(高昌)的东大门。

到了清代,鲁克沁维吾尔首领额敏和卓被清朝廷封授郡王,鲁克沁一度是额敏和卓王府所在地,成了清代吐鲁番绿洲上最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在城墙周围还遗留有许多文物古迹。在内城南端,现存有汉城墙,长30米,高加余米;在内城正西,有清代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郡王府遗迹,大约建于1758年,当地人称王爷台。台长57米,宽40米,高20米,全是用黄黏土夯筑而成。

鲁克沁镇是吐鲁番木卡姆艺术的发源地。木卡姆,维吾尔语的意思是大曲、乐章。新疆木卡姆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它歌颂爱情、亲情,祈祷丰收,以表现喜庆欢乐为主要内容,常常在一些重要场合和节日演唱,是流传在新疆民间的大型套曲,也是深受维吾尔族民众喜爱的音乐史诗。

吐鲁番木卡姆是新疆木卡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就是鲁克沁镇的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具有浓郁鲜明的地域特色,它的前奏是其他维吾尔木卡姆中没有的,而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无鼓不歌,无鼓不舞,鼓变乐变,乐变舞变”。

2000年,以表演吐鲁番木卡姆而闻名的吐尔逊·司马义等4位民间大师,应邀赴英国皇家剧院演出,独特的乐器,流畅的音乐,精湛的演技,使伊丽莎白女王赞不绝口。

现在鲁克沁是整个吐鲁番木卡姆艺人最集中的地方。这里上岁数的老人,大多都会木卡姆。有的老人能唱一个套曲,有的能唱三个,但能够完整地唱完全部套曲的人几乎没有了。鄯善县文化部门在鲁克沁成立了木卡姆艺术中心,搭建起专门的表演台,修建了木卡姆艺术陈列室和排练厅,组织专家和艺人走村串户,挖掘、收集遗落民间的歌谣、传统剧目、唱词及优秀的舞蹈形式,还开办了木卡姆小学,挑选了40余名10岁以下儿童系统地学习木卡姆。通过专家及老艺人口传身授,努力地将木卡姆艺术的精髓传承下去。

铁匠阿不力孜是个有名的琴师。整天与炉火、铁锤打交道的阿不力孜,放下手里的活,拿起萨它尔,好听的音乐就响起了。阿不力孜说自己开心的时候弹唱,难过的时候也弹唱,音乐就是他的知己。

两千年前的王宫御用土陶

未曾停息的窑火,古窑的第十二代传人

斯尔克甫古窑位于火焰山下的鲁克沁镇斯尔克甫村,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据传,在高昌王国时期,这里曾烧制大量专供王宫御用的土陶生活用品。

古窑的主人是斯尔克甫村村民买买提·依明尼牙孜。他说,这个古窑是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赐予他家经营的。在他家族经营中已传了11代,历时达300多年。目前尚存古窑6座,手工作坊4间,遗留下来的老窑遗址占地约4000平方米,和内地古窑架构相似。

窑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没有烧过的叫幼陶,烧制过后的陶罐,外面有一层瓷。过去的几百年中,古窑一直在生产着陶缸、陶灯、陶罐、花盆等日常用品。古窑与唐宋时期的制陶、烧陶技术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采用的是转轮制陶工艺,只是窑炉的容量比古代的加大了许多。

买买提·依明尼牙孜说,过去交通不发达的时候,陶器主要靠驼队或驴帮从这里运到哈密、吐鲁番和托克逊。对于易碎的陶器,他们有着特殊的运送方法:一峰骆驼一般驮两个大的水桶,每个水桶里再由大到小依次套进花盆、油壶、水壶、陶灯之类,就像俄罗斯套娃,一个比一个小,大小陶器之间,再用麦草和毡子垫实,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被颠碎。

现在,这个两千年的古窑还在进行生产,它的主要产品是馕坑陶片——是馕坑的一种内坯,一个馕坑由4个馕坑陶片组成。据说这里的馕坑陶片特别畅销,卖到了乌鲁木齐、昌吉、库车、喀什等地。

现在的制陶整个过程,由于产品的单一化,传统的转轮制陶工艺也变成了一种简单的制作:取土——和泥——拓模——烧制。先从火焰山上取来生土,按比例掺进煤渣等成分;和上水搅拌,然后打成两米长、40多厘米宽的泥墙;工人们用锯子锯下一片片泥片,往模子上贴;贴好后,用布缠好,两个工人用木板子不断击打陶模,直到将外表打平;然后揭掉布,进行最后修饰,同时用手捏出馕坑的圆边,边捏边淋上水。接下来的就是烧制,整个烧制过程大约需要一整天。买买提·依明尼牙孜爷爷掌管窑的时候,烧窑的燃料已由柴火变成了煤。爷爷在自己家的附近开了个小煤窑,专门供烧窑使用。

现在,每年的4月到8月底是烧制陶器的季节,冬天歇业。5个月下来,可以烧制1500个馕坑陶片,总共五六个人就能完成。按照目前的市场价100元左右一个馕坑陶片,每年收入在8万到15万元之间。去掉人工等所有成本,每年可挣5到8万元。

古窑一直秉承传男不传女的习俗。所以,现在的继承人是买买提·依明尼牙孜的大儿子阿不力米提·买买提,今年22岁,已经学了8年,他是古窑的第十二代传人。虽然第十二代传人学会了全套的制陶技术,但随着塑料和金属制品的广泛普及,人们使用古老陶器的机会越来越少,多样化而且精美的古陶器日用品鲜有人问津,如今,古窑只生产工艺极其简单的馕坑陶片。这意味着,沿袭了两千多年的转轮制作方法,面临失传的危险。

买买提·依明尼牙孜一直在考虑将馕坑陶片改制成两用的东西——既能当馕坑用,又能取暖,而且可以安装到室内。而文物专家则在考虑如何保护这个延续了两千年的古窑,传承原生态的制陶工艺。

猜你喜欢
火焰山木卡姆罗布泊
三千年前新疆罗布泊的神秘部落
火焰山
传奇罗布泊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火焰山下葡萄沟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从《木卡姆》看新疆人物画的民族性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
火焰山下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