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我们该这样诠释

2014-05-30 10:48郭红心
中国西部·教育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育学生

郭红心

近年来,教育领域中一个又一个热点问题接踵而至——高考模式改革、教育部的“92条规定”、高考状元访谈、名校轶事……热闹异常的背后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纷繁复杂的教育话题似乎让我们对教育产生了模糊之感。寻其根源,恐怕要归结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社会都得了一种叫做“急躁”的教育病;二是社会主流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陷入了纯粹功利的深渊。

其实,教育不应该有这么多热点话题,它应该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一个静悄悄的,只能用心体会的,人与人之间的,潜移默化的人文沉淀过程。而时下的教育似乎却演变成了人们追求物欲和功利的工具,成为社会思潮物质化和利益化的载体。这本身就是一种误区,是一种危及公民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国家希望和民族前途的顽疾!那么,教育到底是什么呢?

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引导生命内心世界的自我觉醒

教育本身是生命的蜕变过程,它应该是静悄悄的,默无声息的,只有用心和灵魂才能谛听到的东西。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澈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这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段描述。我想,这应该是教育的至高境界!教育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实,当我们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已经“输”了,而且是输得一塌糊涂——孩子输了,家长输了,社会输了……因为,我们的教育走错了方向,违背了教育规律,忘却了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同时人为地附加上了数不清的所谓“价值”和“意义”。所以,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审视教育,它总是那么“不如人意”,总是让我们怨声载道,总是有那么多的家长和孩子失败、失败、再失败!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在《一个社会怎能让多数青少年都觉得是失败者?》一文中这样认为:“人都有强烈动机往上走,都想上名牌学校。结果是,中小学生活都极不愉快,大多数人都有失败感,极少数考到北大清华的有成功感。有的考到一个不错学校,如北京邮电大学,都觉得失败,这太荒诞了。一个社会怎么能让自己的多数青少年都觉得是失败者?”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告诉我们:教育本来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时下,考试似乎成了学生在学校里掌握得最好的一种“技能”,与此同时却从小就在内心深处埋下“你死我活”的恶意竞争种子,部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与爱荡然无存,这样的教育还有何意义和价值呢?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那些教条知识的累加和堆积,而是人的灵魂的唤醒与激发;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舍我其谁”的所谓英雄气概,而是“爱满天下”的执着和敬畏;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填鸭”和“考鸭”,而是基于人性的塑造和培育。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教育担负着神圣而又沉重的使命和责任。如此,教育便没有了“轰轰烈烈”和“焦点访谈”,真正地成为助生命拔节和促智慧生长的事业!

教育不是博弈

而是为人的终生幸福作准备

赫伯特·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新教育实验把这一点看作是教育的宗旨和归宿,它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阐释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拨开层层混沌的外衣,还原了教育的本来面目——教育即成人的活动!

作家池莉在《教育究竟什么意思》中说得好,她说教育真没有那么复杂,把你有兴趣的事情尽着才能做好,把你喜爱的人儿尽着力气爱好,把你喜欢吃喝的东西尽着热情吃好,把你讨厌的人事尽着宽容躲好。虽然我们外在的躯体渐渐衰败,我们内在的生命却日日更新。这应该就是教育的意思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秦春华在《为教育而考试还是为考试而教育?》中认为:在以高考为最高“指挥棒”的考试体系指挥下,我们的中学(高中)离一个教育机构的本质渐行渐远。它越来越不像一个学校,倒像是一个类似于富士康一样的企业;中学校长越来越不像是一个教育家,更像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不是企业家);高三的教师越来越不像是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像是一个拎着皮鞭的监工;学生则越来越享受不到教育的快乐,更像是一个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人——必须在答题时做到条件反射似的熟练。

其实,我们要让孩子在教育中感受和体会到每一天的进步和快乐,感受和体会到悄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逐步从懵懂无知走向理性成熟,不断使自己的人生目标变得更加清晰,使自己的价值观变得更加稳定,学会从平凡的日子中领悟生命的快乐和意义,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行为的含义和后果,明确自己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当通过怎样的努力去适宜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无独有偶,阿福童教育学院院长王雄也曾说过,如果一国公民只会背诵现成的答案,或者只会单向性思维,那么这一国的公民绝对不可能质疑政府不当的政策,也不可能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提出良善的建议,当然,也肯定会缺乏创新精神。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尊重孩子按规律生长的一个过程。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面已经告诉我们,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顺其天致其性”才是事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同样,一个人的成长更应该注重其“天”与“性”,暂时的急功近利定能取得一时的所谓成就——高的升学率,那些闻名全国的超级中学已经用事实做了最精彩的证明,但致命的是,这一暂时的辉煌却可能窒息和遏制学生一生发展的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教育简直就是一种对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亵渎。

教育不是贴标签

而是要张扬人性的真、善、美

有一句话说得好,“给鸟儿一片飞翔的天空,给鱼儿一方遨游的池塘”。我们一直在“乞求”每个孩子都成为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茨……殊不知,无数的默默无闻的人同样续写着历史,同样在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提出一个观点,博得大家一致认同。戚教授认为,“我们未来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今天班里的那些‘差生。因为未来为你提供卖菜、收电费、开出租车等日常服务项目的,很可能就是今天这些‘差生。这些人能真正让你切实体会到生活质量的高低。”

“差生”“优等生”等一系列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贴上的家喻户晓的标签,也成为了社会上公认的热词。这些词汇的背后说明了什么?又怎么释义教育?

第一个创办素质教育研究所的孟国泰在《关于真正的教育》一文中认为,真正的教育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鹰”去搏击长空,让“鱼”去畅跃阔海,让“望天树”成为最好的“望天树”,让“老葛藤”成为最好的“老葛藤”,让“陈景润”成为最好的数学家,让“陈静开”成为最好的运动员,让“谭晶”成为最好的歌唱家,让“谭嗣同”成为最好的政治家。

我们在精英教育时代徘徊得太久太久,大众教育才是我们在教育问题上的明智抉择。两千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1924年10月,陶行知在《平民教育概论》一文中提出:“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平民教育才是教育的真本质,每个学生都有“优秀”和“成功”的权利,他们都能够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都能够成为某个方面的“才”。

教育最终培养的是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不是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进行优选和淘汰。存在即合理,人生而平等。《我奋斗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一文的作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功者”,那么,是否还有更多的学生虽然经过了若干年的“奋斗”,依然呆在社会的“黑暗角落”?再说,经过了“18年的奋斗”就一定是社会合格的公民吗?

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中存在的問题。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答案十分具体,教育就是要发现学生的向善之心和正义之感,激发其正能量,培养出懂得“真、善、美”,善用爱心和义举,为社会献出一份力量的人;培养懂得生活,会发现、发掘自身天赋,高高兴兴实现自己才能的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精英,也离不开“无名之辈”,他们才是社会的脊梁和柱石——善与美、爱与真、宽容与向上才是他们所真正需要的东西。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教育应该是静静的、温馨的、涤荡肺腑的润泽过程,它不应该被过度关注,不应该有那么多所谓的“新闻”,更不应该被炒作。那么,就让我们践履满含学生生命和灵魂的教育之路,帮助他们积累和沉淀他们人生所需要的人格、品质、道德、信仰、思想等这些“剩下的”东西吧!

猜你喜欢
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把我哥带走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