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改期”不如论“改革”

2014-05-30 10:48黄古
中国西部·教育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尊重人才尖子生教师节

黄古

教师节已经从幼儿长成青年了。她的出世,提升了教师地位,鼓舞了士气,给心中还被“臭老九”阴影覆盖的广大教师彻底解除了心灵枷锁,因为她的出世,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但后来,伴随着她成长的还有争议声不断,以近十年尤甚,主要是她的纪念日之争。去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将教师节由9月10日改为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又将这种争议推向高潮。

争议的内容大致归为三条。议论者的主要观点是,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把这天设为教师节,可以增加其文化内涵,传承其文化意义;次要观点是,开学时老师们很忙,9月10日不适合作教师节;而反对者则认为,日期更改后离国庆节较近,教师节有可能会被冲淡。历史上我国曾把教师节和劳动节放在同一天,结果教师节被劳动节“屏蔽”,被逐渐淡忘。

依我看,这种争论的意义不是很大。赞成更改日期者,主要是认为孔子诞辰日文化“含金量”更大,更适合于教师节,更能承载其功能,并用联合国“世界教师节”、香港特别行政区“教师节”,甚至美国加州地区“教师节”都在9月28日加以佐证。问题是,孔子诞辰日是否为9月28日也有争议。辽宁大学文学院毕宝魁教授曾发文《孔子生年生日详考》指出,孔子诞辰日为9月28日是缺乏科學依据的。据记载,可确定孔子生年生日为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其他说法应摒弃。除此外,还有8月27日、10月3日之说。既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日子,为什么要拿来作教师节呢?何况还涉及到修改教师法。假若有一天,历史学家发现孔子的生日不是9月28日,是不是又要修改日期,修改法律呢?这样修来改去,是不是不够严肃?叫社会、教师如何适从?况且,9月28日离国庆节太近,确实有被冲淡之虞。至于“开学忙,不适合作节”论者,并没说要把节日改在9月28日。我们不难发现,大家争论的表象是教师节的日期,而实质是想通过一个有意义的日子的设立,唤起全社会给予教育、给予教师应有的尊重。

众所周知,目前,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不尽如人意,得不到社会最起码的尊重。去年湖北各地发生多起教师罢课事件,我校几十名教师子女无一人报考师范院校,无一人愿当老师,教师冷与公务员热形成的强烈的尴尬对比,都有力地证明教师职位缺乏吸引力,即使是支教生、特岗生,有几人是冲着教师地位来的?有几人不是把这作为跳板,先就业,再跳槽?

孔子是教师的鼻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主张把他的生日设为教师节的人,无非是想借助孔子这位教育的先圣师祖来唤起更多的人尊重教育,尊重教师,这才是主张修改者的本意,而不主张修改者,其出发点也是为教育、为教师着想,所以二者并无本质不同。

这几天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邓小平同志发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呐喊,广大知识分子倍受鼓舞,欢呼雀跃,一时间,社会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可是,那时是没有教师节的,而此次改期之争同邓小平的呐喊其实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提高经济待遇、提高社会地位是一种尊重,理解教育、支持教育也是一种尊重。如今,社会评价一所初中的标准只有一个——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升学率高,社会满意,就是好学校;否则,就是差学校,他们就要用脚投票,学校所有的资源都为他们服务——“尖子生”,其余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陪读”,都是绿叶,这一两个“尖子生”如果争气,社会舆论还能“宽容”,如果全军覆没,社会舆论则一片谴责。

教育的痛苦、教师的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感受最深——想改革,但却是困难和阻碍重重,如果不能通过课程改革杀出一条血路,不允许开发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供学生主动学习,健康成长,各成所才,学校教育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到了那时,即使教师节改在了9月28日,即使天天都是教师节,又有谁会尊重教师、尊重教育呢?到了那一天,日期的改与不改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搞争论,实干兴教,行动尊师,才是正经。

猜你喜欢
尊重人才尖子生教师节
叮咚,你的教师节攻略到了
今天是教师节
教师节
尖子生为何不领情
从如皋实践看如何打造一流县级融媒体中心
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数学尖子生
又是一年教师节
197恢7复—高2考017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个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