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工民建中的防渗漏技术

2014-05-30 02:09姚永生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防渗漏工民建技术

姚永生

摘 要: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防渗漏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保证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的关键技术类型。目前,在国内工民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墙体、屋面、厨房、卫生间和门窗的渗漏问题。本文对工民建过程中用到的关键位置的防渗漏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国内防渗漏的技术应用水平,保障建筑物的性能和安全。

关键词:工民建;防渗漏;技术

引 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公民对住房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渗漏问题作为工民建中最常见的问题会严重破坏建筑的宜居性,一旦出现会很难进行修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防渗漏技术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以此来保证工民建中的施工质量。

1 工民建中防渗漏技术概述

建筑楼宇是人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在质量方面的要求自然会比较高,虽然在施工的过程中一直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在建筑施工中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质量问题,其中渗水漏水现象当属严重的质量问题之一。

在建筑工程中发生渗水漏水的问题,一方面会影响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功能,破坏原设计功能的完整性、适用性,甚至降低建筑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后续的物业管理中,会带来管理和维修方面的巨大困扰。因此,不论是对施工的企业还是在建筑内的居民来说,提高在工民建中的防渗漏技术水平,就非常有必要。

提供工民建过程中的防渗漏技术水平,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建筑业的发展,让建筑的性能变的更加良好,同时会增加建筑企业自身的利益,提升建筑行业的利润;另一方面来说,工民建防渗漏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维护使用者的利益和安全,减少因为建筑的质量带来的生命以及财产损失。

近些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为了提高工民建中的防渗漏技术,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国家和相关的建筑企业都进行了技术方面的探索。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深度规范了施工的验收标准,对于验收的质量标准、施工规范和防水工程的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建筑企业的角度来讲,对建筑的防渗水漏水技术进行了探索,不仅在施工工艺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要求、测试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总之,建立起了一套“不渗漏”的体系。

2 工民建中出现渗漏部位的防渗漏技术分析

虽然这些年来,人们深刻重视了工民建中的渗水漏水问题,同时防渗水漏水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我国工民建的建筑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很多质量方面的渗水漏水问题,主要的几个方面如下:

2.1 屋面的防渗漏技术

一般来讲,屋面是建筑工程最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渗漏水一般发生在出屋面管道设施节点的位置,这个部位的漏水原因主要是后期管道施工完毕后,对该节点的防水封堵施工不到位及选用防水材料不当而产生。同时,屋面楼板也是经常出现渗漏的部位,原因主要是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现浇混凝土屋面板出现局部裂缝而导致。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屋面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大力加强结构层、保温层、防水层等各道施工工序的质量监管,并采用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来减少或杜绝屋面的渗漏水现象:

(1)在防水材料选材方面,要根据建筑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选择合适的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部位和不同防水材料施工工艺要求,结合相应的材料特点进行选材。选择的防水材料不仅要符合行业的标准规范,同时也能满足现场易于施工的要求;

(2)屋面钢筋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不能间断,要保持延续的进行,以免因为产生冷缝而留下渗漏的隐患;同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需采用混凝土二次振捣工艺,减少干缩裂缝及毛细孔洞的存在,改善屋面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和裂缝控制。

(3)在进行防水层的施工之前,要严格检查屋面结构基层面的质量,将结构层存在的渗漏缺陷先行修复,尤其在女儿墙边、出屋面管边等结构二次施工部位。

找平层是屋顶平面防水的基本保证,因此找平层的结构整体性和强度、刚度都要合适,另外为了防止形成积水渗漏,还要具有合适的坡度,整体找平层上要预留分隔缝,还要合理设置分隔缝的间距。

2.2 外墙防渗漏技术

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外墙渗漏问题,墙体裂缝是引发建筑渗水漏水的原因之一,除去承重结构裂缝导致墙体开裂外,墙体砌块使用不当及节点措施不到位是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防治:

2.2.1 轻质砌块的防渗漏技术

与传统的烧结砖相比,轻质砌块具有很大的收缩性,所以要防止用不符合标准的砌块做墙面,以免出现收缩裂缝,造成墙面漏水。因此,轻质砌块在砌筑上墙时,砌块必须要达到28d养护龄期的要求。

为了防止轻质砌块受潮收缩,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进场后的轻质砌块要妥善保管,避免雨淋;在砌筑之前不能浇水,否则会造成砌块上墙时受潮而膨胀,上墙后干燥而收缩,在砌筑后使墙体出现裂缝。

施工所用砂浆的配比和搅拌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按照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来操作,小砌块和别的墙体材料不能混合砌在一起,避免出现墙体的裂缝影响墙体的强度,或者由于膨胀值不同导致墙体裂缝。

2.2.2 混凝土翻边的渗漏

每一层楼面的上面100mm的地方要装配外墙模板,楼层平台处和外墙翻口都要浇筑混凝土,如此一来,避免了楼层对接处出现翻浆,造成混凝土疏松出现渗漏。

进行封模之前,要先将施工缝里面的浮浆和疏松的混凝土去除干净,然后用空压机进行清洁,如此使得浇筑的混凝土之間有着紧密的接缝。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根据泵送的高度和气温进行合理的选择,进入工地之后的商品混凝土不能浇水,要按照规范措施对经过浇捣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浇捣后的12h之内要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为7d,对升温和降温阶段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每天的温差变化保持在3℃左右。为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需要对温差来进行控制,同时避免因为温差的变化引起裂缝。

2.3 地下室裂缝防渗漏技术

地下室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由外荷载引起的结构性受力裂缝和因温度、湿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非结构性裂缝。上述两类裂缝的区别是:前者从外荷载的作用、结构内力的形成,直至裂缝的出现与扩展,似乎都在同一时间瞬时发生并一次完成,是个“一次”过程。而变形荷载的作用,从环境的变化,变形的产生,到约束应力的形成,裂缝的出现与扩展等都不是在同一时间瞬时完成的,它有一个“时间过程”,称之为“传递过程”,是一个多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大型地下室存在的裂缝来说,非结构性裂缝是主要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防治:

(1)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管理,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的加水量和入模混凝土塌落度,减少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2)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振捣时采用混凝土二次振捣工艺可直接加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同时,在混凝土产生足够强度以前过早拆模以及在混凝土施工面上过早从事其它准备工序,会破坏混凝土结构,降低承载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3)对于大型地下室而言,要充分考虑温度应力的作用,在结构设计上除在施工时合理设置后浇带外,也要在合理部位设置变形缝,以避免后浇带封闭后应地下室体量大而产生局部温度应力集中导致混凝土裂缝。

(4)严格控制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后浇带一旦封闭后,应尽快进行地下室顶板的覆土工作,减少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4 门窗的防渗漏措施技术

在选材上,对外墙的铝合金窗,一定要符合相关的规范标准和图纸的技术要求,保证半成品在搬运的过程总不会发生扭曲变形的状况。安装时要紧固,缝隙要开启紧密。

窗框安装好后,要在四周塞上砂浆,使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硬性为1:2,分层填实,在窗框的外侧两面分别刷上防水砂浆,以防塞缝没填实。完成后要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问题,一定要进行压力灌浆处理。

3 结束语

近些年来,在国际和国内的建筑工程中渗漏问题一直存在,建筑企业应当加强质量监督和技术的管理,全面的了解渗漏发生的条件和危害等,整体提高国内的防渗漏技术水平,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营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狄成春,王晓君.工民建中防渗漏技术的相关探讨[J].科技与企業,2012(9):255~255.

[2]袁青英.工民建中防渗漏技术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2(12):126~128.

猜你喜欢
防渗漏工民建技术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简述
工民建防渗漏的施工技术探讨
BIM技术在辅助工民建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房屋建设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