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穷二代”维权意识增强

2014-05-30 15:04
凤凰资讯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田东县水泥路瑶族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陇穷村曾经是广西田东县最穷的瑶族村,全村人均耕地一度不足0.3亩。不过,自2008年10月时任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下乡调研之后,一切就起了变化,陇穷村的生活逐渐与“穷”字越离越远。鸟瞰全村,竹板茅草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两层高的砖瓦房。

34岁的广西瑶族人韦新设曾经在东莞打过三年工,他向记者讲述村庄这几年的建设与变化。交谈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不是穷村如何脱贫的过程,而是察觉到“农民工二代”,又或“穷二代”的维权意识确实抬头了。他们的组织与动员能力很强,会自发性地带头号召集体改变生活现状,不愿像父辈那样听任命运摆布。

韦新设说, 他一家住在山坡上,村内造路工程遗忘了山坡上的村民,每次收割玉米都必须靠人力搬运,辛苦又费时。于是,韋新设召集左邻右舍七户人家一起出钱开路。“每户出2000 元,我们凑合开了那条路,现在很方便了”,韦新设不满足于此,还计划再过两年又集合大伙儿的力量,一起把沙石路提升为水泥路,无须被动地等待官方施予恩惠。

和韦新设一样,不少年轻村民都很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也希望能为农村的发展尽一份力。有的建议,村里的大池塘应该改造成大广场;有的提出,农村学校的设施必须改善;有的说,要将通往村子的水泥路承包建好。有村民还不避忌地告诉记者:“你写贪官就可以了,他们是阻碍农村发展的根源。”

摘自《青年参考》

猜你喜欢
田东县水泥路瑶族
我画我心
瑶族织锦
墨韵书香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城市的地下有什么
广西田东县林逢镇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蒙宥百:流翔高钙来了,角斑病奇迹般的走了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建好水泥路 敲开幸福门
水泥路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