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筛查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出生缺陷检查中的临床评价

2014-05-30 10:48梁喜奎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超声检查基层医院

梁喜奎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出生缺陷检查中的临床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75例胎儿先天畸形病例,对孕妇进行产前常规的超声检查,并且与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5例胎儿先天畸形的病例中,产前超声检查确诊病例53例,提示可疑胎儿畸形15例,漏诊病例7例。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检出绝大多数先天畸形的胎儿;因此,基层医院应重视并且提高超声设备质量,提高操作者的检查技术水平,尽可能提高诊断率避免漏诊,充分发挥超声在新生儿缺陷检查中的作用。

【关键词】 基层医院;超声检查;胎儿缺陷;临床评价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53-02

胎儿缺陷是因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导致胎儿异常发育,主要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而导致的先天性缺陷,主要表现在各方面的畸形,从而影响生活质量以及带来经济负担。2008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每年大概有20-30万出生时即可发现的出生缺陷儿,再加上出生后数月或者数年后显现出来的缺陷患儿,总数可高达80-120万每年[1]。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诊断与预防畸形儿的出生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其为无创性、对胎儿不造成损伤影像学方法,值得推广,但由于基层医院的产前超声诊断水平与专业性大型医院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漏诊率较高。基层医院的产前超声检查中主要存在以下情况:医疗设备相对较少、不够先进,检查者工作量大、孕妇受检时间短检查,技术不够熟练、检查内容有限,从而导致缺陷儿出生。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的孕妇产前超声检查中的检出缺陷儿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对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75例先天性胎儿畸形病例,均是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笔者在医院孕妇系统21345例中产前超声检查出缺陷的胎儿,病例均生产后或经随访或解剖证实。孕妇年龄20-47岁,平均为(25.5士4.5)岁,超声检查时的孕期为13-38周,平均26.6周。75例孕妇均无吸烟,酗酒,吸毒,遗传病或者传染病,且均能如期进行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accuvix-v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产前检查,探头频率为2.5-6.0MHz,21345例孕妇的超声检查均由进行过正规的产前超声检查技术培训的医师进行,并且严格按照超声诊断规范进行操作,孕妇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具体要求如下:①按顺序扫查每位胎儿各器官的正常的标准切面,检查胎儿的整体结构有无缺陷[2]。②心脏检查时主要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右流出道切面,采用四腔心头侧偏转,对于可疑处进行针对性检查。③胎儿肢体检查包括双上肢切面、双下肢切面、头臂长测量切面等,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扫查法,从而保证在胎儿体位多变的状态下快速、完整、准确的进行[3-4]。④胎儿颜面部主要层面为唇面部切面,检查采用三平面正交超声扫查法。⑤要重点观察颅内结构,脐孔以及双侧肾脏的发育。

2 结 果

在本组21345例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中,共检测出53例生长缺陷胎儿,并且胎儿缺陷排列次序为:神经系统畸形如: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等;唇腭裂;心脏畸形如:瓣膜发育不完善、结构畸形等;肢体发育异常;颈部囊性淋巴管瘤;消化系统异常;泌尿系统异常。如肾积水、肾发育不良等,其中15例为多发畸形,可疑胎儿畸形15例,漏诊7例。漏诊为多指趾畸形2例,一侧肾脏发育不良1例,生殖器畸形2例,室间隔小缺损2例。

3 讨 论

我国每年出生时即发现的先天缺陷胎儿约为20-30万,占总出生人口的4%-6%,并且产前超声检查在我国出生缺陷胎儿干预二级预防措施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胎儿缺陷的产前超声检出率逐渐升高,但由于超声仪器不够先进,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不够精准,每位孕妇检查时间相对较短等问题,各级基层医院的胎儿缺陷检出率仍不够高,因此在提升出生人口质量这一问题上,基层医院起到重要作用[3]。

胎儿缺陷主要指胎儿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异常,由于超声影像学诊断的基础是胎儿形态方面的改变,故胎儿形态改变大的产前诊断率高,而改变小或者无改变及仅某些功能方面出现异常的胎儿则可能导致诊断率低或者漏诊。研究证实,胎儿在孕16周时全身各个器官的结构发育已基本完全,并且使用较高分辨率的超聲探头在胎儿孕18周时即可辨别出胎体绝大部分的解剖结构,在孕18-24周时,胎儿的形体大小与羊水多少相对适中,受胎儿骨骼回声衰减的影响相对较小,超声图象比较清晰,大部分的胎儿畸形可被检查出,因此在孕18-24周是胎儿缺陷筛查的重要时期。其他时期或者胎儿过大、过小都会给缺陷检测带来一定的难度,过小可因病变轻微而难以识别,太大则易受到胎位、羊水以及胎儿骨骼回声衰减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某些畸形显示困难,从而检出难度增加,故检查时期与定期检查很重要[4]。由于不同类型的胎儿缺陷在不同的时期形成,并且能从形态上表现出来,因此熟悉掌握胎儿各系统发育的规律性,有助于对胎儿缺陷做出正确而又及时的诊断与诠释。其中最常见并危险最大的为神经系统缺陷,比如无脑儿、脑脊膜膨出的检出率最高的时间一般在孕14一16周时,在孕17-18周时脊柱裂检出率高,在孕20周后脑积水易检出,在孕28-32周时小脑畸形容易被发现;其他常见畸形也有规律,比如:先心病在孕18周以后易检出;消化道畸形在孕15周左右容易检出;对于泌尿系统方面孕周不同肾盂扩张程度不同,需要注意肾积水的诊断。因此,进行产前检查室注重各时期器官发育的规律可以提高检查率。由于胎儿解剖结构复杂,各器官结构小,检查时间较短,其器官形态结构的回声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以及对某些特殊结构认识不精准,从而给基层医院检查带来困难,因此基层医院在胎儿筛查中遇有疑问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从而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本组7例漏诊病例中,指趾畸形2例,一侧肾脏发育不良1例,生殖器畸形2例,室间隔小缺损2例。有些胎儿的缺陷可为多种畸形,故当发现某部位畸形时,应详细系统地进行其他器官的检查,从而减少漏诊。对于有缺陷患儿分娩史或者孕期有致畸因素接触者及羊水量异常的孕妇、胎体外形异常、各部分比例不协调、活动异常者,均应反复、有针对性的超声检查,以便及时检查出胎儿的畸形。

综上所述,产前超声诊断可以有效检查断胎儿畸形,也是一种快速、安全、创无的检查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缺陷胎儿出生率,故在产前检查中值得推广。

大多基层医院自开展产前超声检查以来,通过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方法,缺陷患儿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开展前超声筛查尤为重要,基层医院更应完善产前超声检查,操作者应遵循检查规律,认真仔细地进行多角度、多切面的扫查,并且在不同孕期侧重点也应有所调整,发现疑问时及时会诊或者去上级医院检查,以提高基层医院畸形胎儿的产前诊断率,及时补救或者终止妊娠,把缺陷胎儿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点,从而达到优生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芳.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头部畸形的意义[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42-44.

[2] 王海燕,杨艳红.基层医院提高胎儿畸形产前超声筛查阳性率的经验[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1):89-90.

[3] 黄琼晖,宋晓红.基层医院开展产前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4:155-156.

[4] 魏晓怡.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下月刊),2013,23(6).

猜你喜欢
超声检查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上腹部横切面在产前超声诊断心房异构综合征中的价值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
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肠套叠关联性的讨论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