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血神论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

2014-05-30 10:48滕立平赵晓峰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临证经验消化性溃疡

滕立平 赵晓峰

【摘要】 本文总结赵晓峰主任医师从气血神论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认为消化性溃疡多存在肝郁脾虚,既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外邪侵袭,也有脾胃虚弱之正虚,气血神均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治疗当以疏肝健脾为基本治法,配合扶正祛邪,注重气血神并调,用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合理化裁,才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赵晓峰主任;柴胡疏肝散;消化性溃疡;临证经验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55-01

赵晓峰主任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临证30余载,学验俱丰,病者云集,尤其诊治消化性溃疡有独到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赵晓峰主任医师从气血神论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注重疏肝健脾

赵晓峰主任医师认为消化性溃疡多存在肝郁脾虚。多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引起。肝为厥阴,风木之脏,性刚强,喜条达,主疏泄。若忧思恼怒,情志不畅,气机紊乱,肝气郁滞,失于疏泄,则横逆犯脾胃,造成木郁脾虚,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成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常见胃脘胀痛,食后加重或牵引两肋,掣及背部,泛酸纳呆,情志不舒,善太息,每因情志因素而变化,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沉弦。治宜疏肝健脾,理气和胃,常见于溃疡病的早期和急性活动期。常用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加减,药用枳壳、香附、陈皮、川楝子、佛手等疏肝理气;白芍、当归等以柔肝体,养肝血,缓急止痛;半夏、党参、生姜等健脾和胃;延胡索增强止痛且收敛溃疡,促进溃疡愈合。

肝郁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学者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肝脏象情绪状态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分、Beck焦虑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积分均高于健康组,说明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较明显的肝经定位特征和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将消化性溃疡患者的5种证型比较,气滞型和郁热型的Beck焦虑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积分以及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分、肝经维度积分、焦虑积分和抑郁积分均显著高于阴虚型、虚寒型和瘀血型,表明气滞型和郁热型的临床表现具有更多的肝经定位症状,有较多的焦虑抑郁情绪。纳入研究的1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与肝证有关的证型气滞型占25.5%,郁热型占33.9%,占总病例的多数[1],都说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与消化性溃疡有关,治疗消化性溃疡疏肝是重要的环节。

赵晓峰主任医师认为治疗消化性溃疡,不论调肝气之疏泄太过与不及,柴胡与芍药为必用之品。柴胡与芍药是常用疏肝药对,柴胡舒肝解郁,疏散肝气,但柴胡辛散过用则易伤肝阴,易动肝之相火,配酸苦微寒之白芍,敛降肝气,二者相伍一散一收,一升一降而调理肝气。这也是严格遵守古人“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更要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运用“通”法,因于寒者,散寒即所以通,因于血瘀者,化瘀即所以通,因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以通,只有具体结合病机而取治法,有的放矢[2],善用“通”法,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2 注重扶正祛邪

赵晓峰主任医师认为脾胃虚弱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中也有重要影响,脾胃虚损是消化性溃疡发病之本[3]。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升清使精微物质输布得以充养肌体,胃气降浊使糟粕废物传送得以排除体外,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使气血津液生化有源,从而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赵晓峰主任医师认为中医脾胃生理功能与现代医学中的免疫系统功能类似,脾胃健旺,人体免疫力强,能较好地抵御损伤因素的侵袭而不易发生溃疡,反之脾胃虚损则易发生溃疡。

赵晓峰主任医师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有学者对寒区军人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3.7%(223/350)。肝胃不和与胃热炽盛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感染程度较其他各型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4]。赵晓峰主任医师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引起。有学者研究发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明显降低;而且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比十二指肠溃疡更低,表明消化性溃疡患者确实存在机体细胞免疫的低下,在胃、十二指肠粘膜则可表现局部防御功能减弱,易引起生物因子如幽门螺杆菌的侵袭,使溃疡更加严重。研究还发现中医实证的消化性溃疡仅见NK细胞的降低,而中医虚证的消化性溃疡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明显降低,且其CD3+,CD4+,CD4.+/CD8+及NK均低与实证患者,反映了消化性溃疡中,虚证的细胞免疫明显比实证低下[5],这项研究也表明脾胃虚弱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治疗消化性溃疡时有意识地选用党参,山药等增強细胞免疫的中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晓峰主任医师认为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和复发的重要病因,属中医学“邪气”范畴,Hp入侵后又可损伤脾胃,进一步加重脾胃虚弱,最终使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必须注意扶正祛邪,既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又要保护脾胃运化功能,临床常在柴胡疏肝散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健运脾胃,配用左金丸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酌加蒲公英、黄芩,但须随证严格配伍,切忌妄用苦寒,以免损伤脾胃之气。有学者也认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应用半夏泻心汤时,可适当加重芩、连用量以增加抗菌力度,同时增加生姜、半夏、大枣用量,温以制之,可固护正气[6]。

3 注重气血神并调

赵晓峰主任医师认为气血神均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消化性溃疡所表现出的肝郁和脾虚属于气分,而经常会伴发便血、黑便、呕血等血分证表现。并且常会表现出精神紧张、抑郁等神的异常表现,临床要注重气血神并调。对于出现便血、黑便、呕血要常配伍三七、白芨等活血止血药品,既可止血,减轻溃疡面的渗血,也可防止因止血而形成瘀血,加重病情。

赵晓峰主任医师认为情绪应激是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诱因,同时也是消化性溃疡恢复、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去除情绪因素,则胃溃疡恢复减慢,病程延长,甚至是反复迁延难愈。但如进行有效的干预,给予抗应激或是缓解情绪因素所造成的压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赵晓峰主任医师认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要注重调神,常在使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加用茯神、夜交藤舒缓精神,减轻紧张情绪。有学者观察柴胡疏肝散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通过乙酸烧灼形成慢性胃溃疡的对照组大鼠胃组织浆膜层较多炎性渗出,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炎性细胞多,腺体排列中度紊乱;肌层细胞排列紊乱较多,炎性细胞较多,有炎性渗出。而柴胡疏肝散治疗组的大鼠胃组织浆膜层渗出减少甚至消失。炎性细胞明显减少;黏膜层,腺体恢复正常,仅有个别炎性细胞;肌层,肌肉排列清晰,仅有少量炎症细胞存在,并且柴胡疏肝散具有一定的降低血浆皮质Cr含量的作用,证明柴胡疏肝散对缓解不良情绪有一定的作用[7]。

赵晓峰主任医师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因素都对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的紧张与劳累,在本病的发病与治疗中都很重要;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疏导患者的情志,培养其良好的心性,对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有一定的辅助作用[8]。饮食方面,应避免或少食某些刺激性食物,更不能暴饮暴食,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应戒烟、酒,尽量不食咖啡、浓茶、辛辣醋等刺激性食物及损伤胃黏膜的药物;饮食不宜过饱,以防胃窦部因过度扩张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等等[2]。

总之,赵晓峰主任医师主张从气血神论治消化性溃疡,认为消化性溃疡多存在肝郁脾虚,既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外邪侵袭,也有脾胃虚弱之正虚,气血神均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治疗当以疏肝健脾为基本治法,配合扶正祛邪,注重气血神并调,用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合理化裁,才能提高治疗效果,获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宋炜熙.消化性溃疡中医五证型的情绪测量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6,7(24):1236-1237.

[2] 薛进福.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要点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0,19(8):190.

[3] 孙俊.从肝脾论治消化性溃疡的探讨[J].陕西中医,2009,1(30):55-57.

[4] 邢安輝.寒区军人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1(30):13-16.

[5] 叶蔚.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中医虚实的关系[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1(29):24-25.

[6] 李志涛.浅谈消化性溃疡中医药治疗体会[J].杏林中医药,2010,2(30):117-118.

[7] 冯育航,董湘玉.柴胡疏肝散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溃疡的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0(1):26-27.

[8] 韦昌国.消化性溃疡的中医常见证型及治疗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6):18.

猜你喜欢
柴胡疏肝散临证经验消化性溃疡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的临床分析
张靖敏教授治疗肝郁脾虚型经间期出血经验举隅
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哈萨克医家运用放血疗法的治病经验
丁义江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证经验
郁宁汤治疗抑郁症的临证经验
柴胡疏肝散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
柴胡疏肝散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