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孕期营养认知与巨大儿发生关系探讨

2014-05-30 08:13林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胎教新生儿

林宏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母亲孕期营养认知与巨大儿发生关系,减轻巨大儿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剖腹产率。方法 随机选择崂山区2年内新生儿100例,第一组50例为出生体重为2.60-3.99KG,第二组50例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00KG(巨大儿),对两组母亲的孕前、孕期、分娩后体重指数及营养摄入量进行记录、分析、总结。结果 第二组巨大儿母亲孕前高体重指数的百分比、孕期体重增加、巨大儿孕妇的剖宫产率及产时出血均高出第一组。结论 经过验证发现,100例孕妇中,多数对于孕期营养的认知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偏差,产生错误的认知后盲目补充营养,产生许多妊娠期并发症,不科学地补充营养与妊娠期并发症都是现代巨大儿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部分准妈妈的孕期营养知识严重缺乏,以致现在的巨大儿发生率非常高,笔者在此呼吁妇幼医疗机构及准妈妈们,在孕前、孕期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与生理准备,生出健康宝宝。

【关键词】 孕期营养;巨大儿;新生儿;胎教;孕期知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71-01

在20世纪80年代巨大儿发生率仅为3%左右,随着近年来经济条件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的出生平均体重开始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到21世纪初期已经达到7%-8%。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达到10%,个别地区竟达到12.5%。现代医学,把体重过大的足月新生儿称为“巨大儿”。根据我国产科学的定义,新生儿的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4000克,就可以称为巨大儿。研究发现:巨大儿组中孕妇体重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孕期体重的增加也高于正常组,这与许多文献报道是一致的。故建议孕妇在怀孕前期应当适当的控制体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就现代临床医学研究,产生巨大儿的原因有2种:第①种是孕妇体内营养过剩:这种原因不难理解,由于孕期营养知识的缺乏,很多人怀孕后,认为吃得越多,营养越足,以为给足胎儿营养,胎儿越重越高兴,其实不然,如果家属知道胎儿体重过大会给孕妇生产时带来多大影响,他们就不会这样做了。第②种是妊娠期糖尿病:少数孕妇会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妊娠糖尿病孕妇平时血糖处于正常范围之内,由于怀孕后胰岛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血糖偏高。糖份进入胎儿的体内后,胎儿经过胰腺组织正常分泌出胰岛素,将这些糖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胎儿体重增长较快,到正常分娩时就会变成巨大儿。巨大儿的临床表现经过医院B超仪器测定胎儿双顶径、腹径、股骨长度等预测胎儿体重,2500克-3200克为理想体重。当测得胎儿双顶径>10cm,腹径/股骨长度>1.385时,根据宫高、腹围及先露高低计算出胎儿体重,≥4000g的胎儿,考虑为巨大儿。怀有巨大儿的孕妇常有腹部沉重,腹痛,呼吸困难等,伴体重增长迅速。并且分娩时容易出现难产。危及到胎儿及孕妇的生命。

1.2 方法 巨大儿的诊断标准为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孕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公式:体重(kg)身高平方(m2)。按孕前BMI将孕妇分为三组人群,高体重组:BMI>24,理想体重组:19≤BMI≤24,低体重组:BMI<19。孕期体重(kg)增加计算方法:妊娠前半期增重:孕期20周体重减孕前体重;孕中期增重:孕期28周体重减孕期20周体重;孕晚期体重:孕期36周体重减孕28期周体重;孕末期增重:分娩前1周内体重减孕期36周体重。选择崂山区2年内年龄23-35岁的待产孕妇100例,第一组50例为出生体重为2.60-3.99KG,第二组50例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00KG(巨大儿),对两组孕妇的孕前、孕期、分娩后体重指数及营养摄入量进行记录、分析、总结。两组的产前检查资料完整,均为单胎,分娩孕周数38-42周,其中初产87例,经产13例。并用我院设计的研究调查表,分别对两组孕妇进行孕期营养知识、孕期注意事项等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计量资料数据,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者用组间t检验,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相齐者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用校正t检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体重及增重对照组 巨大儿组孕妇高体重比例相对于正常组孕妇超出非常明显(χ2=6.12),而低体重的比例相对正常组明显降低(χ2=8.46),可见两组孕前体重对比的差异性之明显。而在孕期中,巨大儿组孕妇的体重增加也高出正常组11.2%。

2.2 在孕期不同期间体重的增加 巨大儿组母亲组在孕期前20周,体重增加相对大于对照组,而在孕期20周后直至分娩,孕妇体重增加则明显大于对照组。

2.3 两组分娩对比结果 正常体重儿组剖宫产13例,占整体比例26%,而巨大儿组母亲剖宫产为42例,占整体比例84%,并且产时、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出正常组。

3 讨 论

据国外研究报道:遗传因素、宫内环境决定这胎儿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胎儿的营养过剩容易发生巨大儿。为何巨大儿的发生率与剖宫产率明显提高?笔者分析: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100个新生儿就会有8个左右为巨大儿,并且还在不断攀升,如此高的巨大儿发生率原因是什么?主要因为老辈人生活的时代物质条件差,不能全面的补充营养,导致部分新生儿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正是这种观念,老一辈人从她们孩子一怀孕,就给予全方面欠科学的营养补充,这样做不但使孕妇的体重直线上升,而且部分孩子出現营养过剩,许多妊娠期并发症都会出现,比如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等,这些严重的妊娠并发症都是导致现代巨大儿发生率高的元凶。对此,我们也做了一个项社会调查:有九成准妈妈认为,怀孕期间母亲的营养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有2/3的孕妇认为,对于怀孕期间的营养知识明显不足,需要充分的学习、了解,并且运用。另外的1/3则是直接认为自己的营养摄入量不足,不能弥补胎儿所需营养支持,认为营养价值高、价格贵都是需要摄入的,摄入了过多的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品,从而使胎儿增长过快,使正常胎儿变成巨大儿出现难产,这也是我国剖腹产率高的原因之一。经过笔者上述观点,建议孕妇应该适当补充营养,并非是完全需要高营养食物摄入,应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等食物的摄入,多摄入富含纤维素低热量的食物,从而能够让自身与胎儿的体重匀速增长。孕妇在孕期应适度参加室外活动,做一些适合孕妇做的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孕妇体操等等。不要每天把自己当作“熊猫”似的供养起来。怀孕期间要密切关注胎儿生长发育的过程,定时产检,如果发现胎儿体重增长速度过快时,应咨询医生应当如何控制体重过快增长,然后自己注意对饮食的节制。最后祝愿所有准妈妈都能生出健康的宝宝。

参考文献

[1] 方晋平.医学营养与疾病[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207.

[2] 韩爱红.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34-4535.

[3]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2-99.

[4] 蔡淑进,姜梅.肥胖妇女的妊娠[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1(17):138-145.

猜你喜欢
胎教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胎教是爸爸和宝宝建立感情的最佳桥梁
胎教是爸爸和宝宝建立感情的最佳桥梁
胎教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孕期短途旅行 准妈妈的另类胎教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