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5-30 08:13陈晓晖单茜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

陈晓晖 单茜

【摘要】 目的 观察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冠心病患者1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汤剂。治疗4周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1.94%,治疗组有效率为9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瘀同治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关键词】 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痰瘀同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76-01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ation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146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72)and the treatment group(n=74);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ymptomatic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plus the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after four weeks,analyzed the curative effec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4.59 %,the control group was 81.94%.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methods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Phlegm and blood stasis pathogenesis

冠心病是指冠狀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1]。本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科采用痰瘀同治法结合西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0年5月——2013年5月住院或门诊冠心病患者1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8.64±2.75)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7.66±1.28)年;治疗组74例,男40例,女34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0.27±2.42)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7.82±1.16)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共识制定纳入标准[2]: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胸闷胸痛、心前区压榨或紧缩痛,有时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②心肌酶谱检查:磷酸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升高;③心电图检查:以心绞痛发作时ST段的异常变化最具诊断价值,检查发作时及缓解后的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1mm(胸导联抬高≥2mm)。但发作时ST段压低0.5-1mm时,也需排除本病。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肝、肺、肾功能不全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患者;③不能配合治疗者,如拒绝服用中药、药物过敏、精神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美托洛尔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阿托伐他汀调脂,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汤剂基础方为温胆汤合丹参饮:半夏15g,竹茹15g,枳实15g,陈皮15g,茯苓20g,丹参15g,砂仁6g,甘草5g。如血瘀明显者可加当归、赤芍、川芎;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豉清热除烦;失眠者加琥珀、远志宁心安神;眩晕者,加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观察、统计分析。

1.4 疗效评定标准

1.4.1 临床疗效标准[2] 显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不需要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有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硝酸酯类药物用量减少一半以上;无效:心绞痛症状和硝酸酯类药物用量无明显改变。

1.4.2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心电图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ST段压低上升0.05mv以上,但尚未达正常;无效:心电图治疗前后基本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本观察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心电图疗效对比 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主要症状有心前区疼痛、冷汗淋漓、胸闷等。其发生与血管内斑块、持续的炎症刺激、血小板聚集等有关,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发病机制运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抗凝、硝酸酯类控制急性期发作疼痛、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扩张血管,缓解冠脉缺血。

西药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或者耐药情况,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痰瘀并治获得很多学者认同,并且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

本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本病病位在心,可涉及肝脾。本病多因素体心阳虚,复因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而所致。上述病因致脾气虚弱,肝气郁结,则气血津液生化无源,中气虚弱则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运,致血脉瘀滞不畅;另外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内生湿浊,凝聚成痰;痰瘀二者相互作用,阻滞血脉不畅,发为心痛[3]。本病属本虚标实,因心阳虚、脾胃虚弱等所致痰湿、血瘀等病理产物成为发病原因,而临床上二者常互相胶着,错杂为病,因此治疗需痰瘀二者同治。我们选取温胆汤合丹参饮治疗,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降气导滞,消痰除痞;茯苓健脾利湿化痰;丹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砂仁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可共奏理气化痰和胃,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另视患者情况酌情加用活血、行气、健脾、利湿、平肝熄风药物可增强疗效。痰瘀同治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3] 张娟,程志清.从痰瘀互结论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4):764-766.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13例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