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4-05-30 10:24赵青素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脑卒中癫痫临床

赵青素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早发型患者为65(81.25)例,迟发型患者为15(18.75)例;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22(27.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58(72.5)例,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为28(35.0),蛛网膜下腔出血者为3(37.5),两种脑卒中类型所占比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多发生于患者的卒中早期,临床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多与患者的卒中类型及其病变的部位有关。

【关键词】 脑卒中;癫痫;临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77-02

【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fter stroke.Methods The data selection in June 2012 to June 2013 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fter stroke and its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of 80 cases of patients,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of 65(81.25),15(18.75)for patients with late onset;Results the two groups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22(27.5)for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apoplexy and hemorrhagic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 for 58 cases(72.5),two sets of results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for 28(35.0),subarachnoid hemorrhage,3(37.5),the proportion of two types of stroke i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fter stroke multiple was born in the early stroke,the higher incidence,clinical its pathogenesi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type and related parts.

【Key words】 Stroke;Epilepsy;Clinical

腦卒中后癫痫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本文主探讨了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60±8.56)岁;所有患者以往均无癫痫发作史,并排除其他原因引发的癫痫发作。

1.2 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80例,系统回顾了其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癫痫发作类型,癫痫与脑卒中类型和部位的关系,以及癫痫与脑卒中病灶部位及其大小的关系等。

1.3 统计学意义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脑卒中癫痫发作的时间及类型 脑卒中癫痫发作时间分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本组80例患者中,早发型患者为65例,占81.25%;迟发型患者为15例,占18.7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癫痫与脑卒中类型及部位的关系 本组80例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22例,占27.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58例,占72.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为28例,占35.0%,蛛网膜下腔出血者为3例,占37.5%,两种脑卒中类型所占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3 讨 论

脑卒中后癫痫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在5%-15%左右[1],脑卒中后癫痫也是老年期患者癫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临床上一般将根据脑卒中患者癫痫发病时时间将其分为分早发型(脑卒中后2周内)和迟发型(脑卒中后2周后)两种[2]。临床中认为早期脑卒中癫痫的发作机制有以下几种:①卒中早期,由于患者脑组织发生弥漫性缺血以及缺氧,常导致其脑组织中的钠泵衰竭,大量钠离子内流,严重破坏了患者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进而引发痫样放电。②脑卒中患者的畸形血管使其临近脑组织部分的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或者由于病变直接刺激患者的局部神经元,从而引发癫痫发作。③通常急性期卒中患者的颅内压不断升高后,会其者脑部的神经元产生影响,使其无法正常进行电生理活动,继而引起痫性放电。④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机体由于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其内部的相关激素水平受影响,从而破坏了机体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的平衡,最终引起痫性放电。

本文研究表明,本组80例患者中,早发型患者为65(81.25)例,迟发型患者为15(18.75)例;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22(27.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58(72.5)例,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为28(35.0),蛛网膜下腔出血者为3(37.5),两种脑卒中类型所占比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癫痫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且多发生于患者的卒中早期,其发病多与患者的卒中类型及其病变的部位有关。

参考文献

[1] 姚正鹏,袁良津,唐向阳.脑卒中后癫痫118例的临床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3(15):79.

[2] 何凤麟,蒋元模.脑卒中后癫痫149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12,2814(09):788.

猜你喜欢
脑卒中癫痫临床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