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后昏迷病人的脑电图分析

2014-05-30 10:24张音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昏迷心肺复苏脑电图

张音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脑电图诊断记录对医师估计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38例,对所有患者的脑电图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脑电图诊断以θ波为主(Ⅰ级)的患者6例,其中4例完全恢复,2例基本恢复;脑电图诊断以δ波为主(Ⅱ级)的患者16例,其中4例完全恢复,7例基本恢复,5例死亡;脑电图诊断以β波为主(Ⅲ级)的患者2例,均完全恢复;脑电图诊断为平坦波异常或暴发-抑制波(Ⅳ级)的患者14例,患者全部死亡。结论 对心肺复苏患者进行脑电图诊断,能有效观测患者脑功能,并对患者的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肺复苏;昏迷;脑电图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90-01

心肺复苏是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抢救的最基本的医疗技术,但是成功率较低,因为心脏骤停的患者往往由于氧供给的停止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性伤害,最后陷入昏迷,导致医师对患者的预后难以预测[1]。本文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脑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做出了估价。现将研究成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38例,男20例,女18例,其中,18-78岁的成人30例,9个月-6岁的小儿8例。

患者心脏停博原因有:心脏病10例,溺水6例,电击伤8例,河豚中毒2例,有机磷中毒3例,擠压伤3例,一氧化碳中毒3例,以及不明原因者3例。

患者心脏停博时间为:心脏停博5-10分钟者14例,心脏停博时间超过10分钟者24例。

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①脑功能完全恢复;②脑功能基本恢复,但仍有轻度肢体活动障碍;③脑功能有严重障碍,生活无法自理;④死亡。

1.2 治患者脑电图诊断结果 患者脑电图诊断结果分级:Ⅰ级:脑电图诊断以θ波为主,或伴有少量α和δ波;Ⅱ级:脑电图诊断以δ波为主,或伴有少量θ波;Ⅲ级:脑电图诊断以β波为主,或伴有少量δ和θ波;Ⅳ级:脑电图诊断呈弥漫性δ波,且暴发-抑制波交替出现;Ⅴ级:脑电图诊断为平坦波[1-2]。

2 结 果

脑电图诊断以θ波为主(Ⅰ级)的患者6例,其中4例完全恢复,2例基本恢复。如病例4,女性,41岁,因溺水而心脏停博12分钟,心肺复苏后15天仍然昏迷,患者脑电图诊断为Ⅰ级异常,一周后脑电图好转,患者清醒,3个月后脑电图恢复正常,患者脑功能完全恢复并出院。

脑电图诊断以δ波为主(Ⅱ级)的患者16例,其中4例完全恢复,7例基本恢复,5例死亡。如病例9,女性,19岁,因心脏病而心脏停博15分钟,心肺复苏后8小时仍处于昏迷状态,患者脑电图诊断为Ⅱ级异常,3天后脑死亡。

脑电图诊断以β波为主(Ⅲ级)的患者2例,均完全恢复。如病例1,男性,50岁,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心脏停博4分钟,心肺复苏后仍昏迷,患者脑电图诊断为Ⅲ级异常,3天后清醒,且脑电图诊断恢复正常,患者脑功能完全恢复并出院。

脑电图诊断为平坦波异常或暴发-抑制波(Ⅳ级)的患者14例,患者全部死亡。如病例30,男性,30岁,心脏停博原因不明,停博时间20分钟,心肺复苏后仍然昏迷不醒,在其心肺复苏后1个月、3个月、1年分别检测脑电图,诊断结果均为平坦脑波,患者脑功能始终存在严重障碍,并无意识活动,于第2年死亡。如病例7,男性,10个月,因挤压伤而心脏停博5分钟,心肺复苏后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患者脑电图诊断为暴发-抑制波(Ⅳ级),2天后死亡。

3 讨论与总结

3.1 脑电图对患者的估价 本文选取的38例患者都是心脏复苏后的昏迷患者,因此患者的脑电图诊断结果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慢波异常,甚至更为严重的其他脑波异常。38例患者中,脑电图诊断为平坦波异常或暴发-抑制波(Ⅳ级)的患者预后效果不佳,患者全部死亡;脑电图诊断以θ波为主(Ⅰ级)的患者中4例完全恢复,2例基本恢复,预后效果相对较好;本文只有2例脑电图诊断以β波为主(Ⅲ级)的患者脑功能得到完全恢复并出院。

3.2 心跳骤停的缺氧时限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一般而言,患者心脏停博时间越长,患者脑部缺血的症状就越严重,患者脑功能恢复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但是,本文研究资料显示,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无严格的对等关系。38例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中,有的病例虽然心脏停博时间短暂(仅5分钟),但是却导致迅速致命(如病例7);而有的病例虽然心脏停博时间超过10分钟,但是却仍然存活了下来,最后甚至完全恢复出院(如病例4)。

3.3 判断脑死亡 脑电图诊断结果对于判断患者是否脑死亡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在高增益的情况下脑电图呈现平坦波,并对各类感觉刺激未作出相应脑反应,且此种脑电图状态持续时间长达24小时,结合患者临床脑功能丧失等表现,即使患者心肺功能仍然存在,我们也可以判断患者“脑死亡”[2]。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进行脑电图诊断,能有效观测患者脑功能变化,指示医师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对患者的预后估计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涛,张明,钱俊英,等.脑电双频指数与昏迷患者评GCS评分、GCS-Pittsburgh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51):12-14.

[2] Girish Deshpande Andrew Gill.Cardiac arrest following nalocone in an extreme pretern neonate[J].Eur Pediatrics,2009,168:115-117.

猜你喜欢
昏迷心肺复苏脑电图
从社会事件的剖析中探索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方式与途径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桂林市卫生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急救技术培训的探索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分析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价值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