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80例疗效分析

2014-05-30 10:24千成日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疗效分析

千成日等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路内固定非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等级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等观察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更佳,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98-02

脊柱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骨折病症,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较为多见,严重则可导致残疾甚至丧失生命[1]。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为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可实现患者椎体高度和弧度的恢复,但该治疗方法在远期疗效上存在凸畸形等不良预后,对患者脊柱功能的正常恢复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是近年来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了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笔者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脊柱胸腰断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2-46岁,平均年龄(35±2.5)岁。所有患者脊柱骨折均为T11-L2单节段骨折,排除其他部位骨折、陈旧性胸腰断骨折以及粉碎性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且两组在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病理症状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即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手术治疗方法如下:取患者俯卧位,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悬空患者腹部位置,并以患者胸腰段脊柱為中心,并以正中心为手术切口,随后沿着棘突进行椎旁肌分离,确定伤椎部位及上下相邻的椎体,通过Weinstein解剖定位法确定进钉点,并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在伤椎相邻上下椎体两侧用攻丝钻孔,并植入椎弓根钉,注意保持矢状角0°及横切面角5°-15°。胸椎采用Cinotti法,在横突上缘与关节突关节中、外1/3交界处置入椎弓根钉,腰椎采用Mager进钉方法,在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中部水平线的交点进钉,随后安装连接杆撑开恢复椎体高度和生理前凸[2]。观察组采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内固定非植骨融合治疗。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逐层关闭切口,同时进行引流、抗炎、止血、脱水等康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治疗后,跟踪随访患者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前后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等级增加及VAS评分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当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等级改善如表1所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等观察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是受外力强烈作用所致,比如交通意外、建筑施工、意外摔伤等,导致患者脊柱胸腰段损伤骨折,导致患者丧失脊柱承载能力,甚至造成下肢瘫痪,引发运动和排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3]。临床治疗通常采用后路固定术进行治疗,并举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骨折患者实施治疗,是在确保患者脊柱完整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解除脊椎压迫,固定支撑骨折椎体,恢复患者脊柱的正常状态,相比普通的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术的治疗方法,其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其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总之,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可以有效避免脊髓神经受损、减小椎弓根钉应力作用,达到矫正患者脊柱畸形,促进骨折部位快速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临床值得推广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文哲,夏玉萍.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固定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02(22):105-106.

[2] 谢宗乾.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02(32):56-57.

[3] 施伟业.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2(24):112-113.

猜你喜欢
疗效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胸椎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分析与报道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
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时机的临床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