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4-05-30 12:26李春双田飞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血钠低钠血症脑膜

李春双 田飞鹏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和转归。方法 对48例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经过治疗,48例患者中治愈29例(60.4%),好转15例(31.2%),死亡4例(8.4%)。治疗的患者中,总有效率达到91.7%,死亡率为8.3%,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多有低钠血症的并发症,在临床中找到低钠血症的准确病因,并进行对症治疗对减少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脑炎;低钠血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04-02

近年来,虽然全球卫生机构加强了对肺结核的防治力度,但是其它结核类疾病的发病率的却还在升高,根据流行病学数据资料分析,我国现在结核病疫情仍然严峻,其中每年至少有150万例新增结合病例。而结核性脑膜炎作为肺外结核中的重症结核病,它是结核杆菌侵入到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所引起的结核性炎症,严重患者可累及蛛网膜、软脑膜和脑实质等,其中35%-65%的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可并发低钠血症(Hyponatremia)[1],从而可能增加患者的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的风险。该病常因误诊而未采取适当的临床治疗方法,使该病的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本研究是通过探讨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以期待能給临床诊治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经验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符合此次研究标准的48名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0)岁,患者病程在3.0-40天,平均病程(12.0±2.4)天,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中,轻度(血钠120-135mmol/L)22例(45.8%),中度(血钠110-120mmol/L)14例(29.1%),重度(血钠<110mmol/L)12例(25%)。

1.2 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低钠血症诊断标准[2] ①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表情淡漠、乏力、食欲下降、脑水肿、昏迷等,同时伴有血容量下降,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②同时结合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提示为急性或亚急性脑膜炎。③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脑脊液(CSF)符合结核性改变等,并除外由细菌、霉菌、寄生虫感染或恶性肿瘤所导致的脑膜刺激征的表现。④电解质指标中血钠低于正常值水平(正常值135-145mmo1/L),根据严重程度分级,轻度(血钠值120-135mmol/L),中度(血钠值110-120mmol/L),重度(血钠值<110mmol/L)。

1.3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确诊该病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等抗结核联合用药,并辅甘露醇或速尿脱水降颅内压以及一般对症处理、营养支持治疗,按期监测血钠水平,并按照血钠予以补充,维持电解质平衡。

1.4 疗效判断准则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血清钠正常。好转:血清钠由重度、中度低钠血症转轻度,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无效或者死亡:短时间6至8小时内,重度低钠血症未纠正,并伴脑水肿、脑疝形成,出现中枢性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病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室分析结果 轻中度和重度之间在尿钠的浓度、血浆渗透压和中心静压、血肌酐指标之间进行比较,血肌酐、尿钠浓度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血浆渗透压和中心静脉压重度组均低于轻中度组,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3.1 发病机制 结核性脑膜脑炎是由结核杆菌引发脑膜、脑实质发生非化脓性的炎症,并且常常继发于粟粒性结核病变。结核性脑膜脑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低钠血症,结合国内外研究显示[3],发病机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抗利尿激素增加不当综合征(SIADH),下丘脑产生的ADH,通过轴突递质到达垂体并释放入血后作用于肾小管,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由于可以使心脏的血管收缩,于是就增加微血管压,最后降低了脑脊液形成效率。在当患者引发结核性脑膜脑炎时,视上核与室旁核受炎症渗出物的刺激,产生兴奋,引起垂体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远端肾小管重吸收水会增加,最终出现低钠血症。②脑耗盐综合征(CSWS),低血钠导致损害了中脑或者间脑,从而使醛固酮分泌减少;或因促尿钠释放激素分泌过多,例如心钠素大量分泌,导致过量的钠由肾排出造成低钠现象。

3.2 诊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该病的误诊率比较高,因此由于误诊导致的死亡率在临床中始终占了较大比例。按照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现对该病的诊断进行总结。首先该病的诊断应从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行血沉、血清结核抗体、PPD皮试、脑脊液等检查,必要时可反复检查脑脊液,以期找到结核证据,从而提高诊断率,防止漏诊及误诊。CSF结核杆菌阳性实验尚未能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一般结合CSF结核杆菌阳性和与结核性脑膜脑炎密切相关的标志物或者指标,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脑炎的重要依据。三高两低为脑脊液的典型表现,即白细胞数高、压力高和蛋白高,糖与氯化物降低。对于不典型而又高度怀疑的患者,即使脑脊液检查并不典型,也需要查病史,查体,反复动态观查实验室检查,甚至在患者知情下,可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反过来看疗效证实诊断。

参考文献

[1] Anthony A.The neurosurgical and acute care management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Evidence and current practice[J].Tuberculosis,2010,90(6):393-400.

[2] 刘国军.结核性脑膜炎低钠血症与脑电图、影像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右江医学,2013,41(2):179-181.

[3] 周思超,李涛.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和诊断治疗[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3):179-182.

猜你喜欢
血钠低钠血症脑膜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不同血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家畜的脑膜脑炎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42例临床护理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及癫痫发作2例
不同病因致脑膜强化特点的MRI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