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2014-05-30 12:26邓海龙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腹股沟疝

邓海龙

【摘要】 目的 针对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治疗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45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同时45例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患者下床时间都较短,术后复发率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都较低,两组经统计比较P<0.05,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较少产生并发症、较低的复发率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15-01

在大腿与下腹壁交界的三角区被称为腹股沟区,腹腔内脏器由于腹股沟区缺损突出于体表形成的疝被称为腹股沟疝,也成为“疝气”。依据腹壁下动脉与疝环之间的关系,可将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直疝与斜疝两种。腹股沟斜疝根据成因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其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向内下突出,斜行向前经腹股沟管,穿出腹股沟浅环进入阴囊中,在腹股沟疝中约占96%。左侧较多见,男女之间具有约14:1的发病率。而腹股沟直疝直接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由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不进阴囊,在腹股沟疝中只占4%。近年来,直疝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逐渐升高,但多见斜疝。要是治疗不及时可产生严重并发症。

作为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的腹股沟疝,大部分可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查体做出准确诊断。如果疝气较小,表现不够典型,利用B超检查就能确诊。经典Bassini术式自1887年问世以来沿用至今,该术式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较,具有缝合不同组织难以真正愈合,张力大,疼痛重、多发并发症、高复发率等不足之处,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传统疝修补术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治疗了90例腹股沟疝患者,年龄在32-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8岁。将其中45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同时45例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疝气类型及位置分布等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Bassini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切口相同,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分离至两侧,将提睾肌切开可见疝囊,若疝囊较小,可将疝囊直接向颈部进行高位游离并回纳。若疝囊较大,可在距疝囊内环3厘米位置离断,远端旷置疝囊,近端游离疝囊至高位,将近端疝囊采用4号丝线荷包进行封闭缝合,后回纳疝囊。向内环填充锥状填充物,采用四针缝合固定腹横筋膜与四周,将精索游离,在精索后方平坦放置条片,在精索内环处对着缺口一侧,用一针将补片缺口缝合,再缝合与四周组织间断,止血充分,放回精索,对各层组织逐层关闭,术后应用两三天抗生素以避免发生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起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90例病例手术都非常成功,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也较少,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发生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腹股沟疝在临床治疗中的最佳方式就是手术,传统疝修补术与现代解剖学原理不符,没有基于腹横筋膜修复的基础。因腹股沟管周围不同组织结构采用高张力缝合修补薄弱或缺损的腹壁,患者容易出现局部的牵扯感,并在术后恢复中伴有疼痛。手术分离较为广泛,但具有较大损伤、较长手术时间、较多并发症、短期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无张力疝,是一种较新的临床治疗方法,由于与生理解剖结果符合、修补无张力等优点,逐渐在临床疝修补手术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术式,在无张力状态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实现腹横筋膜的修补,使腹压突然升高的张力减少,复发率明显降低。在手术中操作方便,组织分离及副损伤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网塞和补片可实现腹股沟管后壁强度的增强,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手术适应证也较广泛。术中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止血充分,解剖层次要熟悉,避免切口发生感染及神经组织受损。疝囊不需要过度游离,以免出现过多渗血,造成术后阴囊积血;平整放置平片,平片固定时均匀缝针,不要将补片下端缝合至耻骨骨膜上,以免术后使患者产生疼痛;术后应用抗生素药物避免感染。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具有較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较少出血、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较少发生并发症,复发率低等优点,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优势明显,在临床中可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杰.实用疝外科手术技巧[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徐永兴,汪智民,高兴贤,等.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

[3] 张新明,王世安,那生巴图,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60例体会[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0.7.

[4] 樊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

猜你喜欢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基层医院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与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观察
改良Kugel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278例临床疗效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室护理对策探讨
局麻下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