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4-05-30 12:38姜启永赵燕爽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临床应用神经外科

姜启永 赵燕爽

【摘要】 目的 对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神经外科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80例颅内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窥镜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均显著得到改善。结论 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神经内窥镜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神经外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24-0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医疗事业的发展也不断得到了推动。神经内窥镜作为神经外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临床应用也更为广泛[1]。神经内窥镜的应用,也让传统的开颅手术得到替代,减少了患者的临床创伤和精神痛苦[2]。神经内窥

镜微创手术的微创性以及安全性,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80例颅内疾病患者进行神经内窥镜治疗,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神经外科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80例颅内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3例,女性患者有37例。年龄范围为14岁到57岁,平均年龄为34岁。其中有32例患者为梗阻性脑积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乳头水肿、四肢无力以及癫痫。经过影像学的检查,32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中,有27例患者为导水管闭塞,有6例患者为四脑室出口闭塞。15例患者为蛛网膜囊肿患者,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和癫痫,影像学检查显示,有6例患者为后颅窝囊肿,有15例患者为颞叶囊肿。27例患者为垂体瘤,包括了7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泌乳素腺瘤以及3例其他类型的垂体瘤。

1.2 方法

1.2.1 脑积水以及蛛网膜囊肿手术方法 脑积水患者中,导水管狭窄性的患者,从右额钻孔侧的脑室室间孔入手,采用Forgarty微导管对第三脑室的底部乳头体的前方的球囊进行扩张,从而形成一个瘘口,直径控制在5毫米以上,对瘘口边缘进行电凝处理,并保证脚间池和第三脑室之间交汇。对于多分隔多房性的脑积水患者,则将硬镜置入单侧的额角钻孔内,并使用活检钳对分隔腔壁没有血管分布的区域进行造瘘,从而使所有分隔腔的间隔得以交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对患者是否进行脑室腹腔分离术或者透明隔造瘘,使用内镜进行引导,将分流管的颅内端置于室间孔的略上位置,防止受到脉络丛的围裹。对于蛛网膜囊肿患者,需要结合囊肿的位置对手术入路进行选择,之后将硬膜切开,从而使囊肿充分显露,使用内窥镜或者手术显微镜进行引导,对囊壁进行大部分清除,之后使用内镜进行引导,连通囊腔和脑池。

1.2.2 垂体瘤手术方法 对于垂体瘤患者,主要使用内窥镜进行引导,之后采用肾上腺素盐水使中鼻甲以及蝶筛隐窝黏膜得以收缩,将总鼻道扩张开来,并在蝶筛隐窝内部探及蝶窦开口,并沿着开口的方向对蝶窦前以及蝶窦下壁进行开放,在蝶窦内部将鞍底切除,并作窗1.0厘米到1.5厘米,将硬膜十字切开。使用内镜进行照明阴道,并使用刮圈、取瘤钳以及吸引器对肿瘤进行切除,并使用30°的内镜对鞍内的情况进行探查,并对残留的肿瘤进行清理,肿瘤完全切除后,使用沾有生物胶的明胶海绵对鞍底进行修补。

2 结 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均显著得到改善。

在脑积水患者中,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脑室系统存在扩大,室间孔也有扩大的情况,同时患者的脉络丛发育异常,其中部分患者第三脑室底部厚度下降。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颅内压明显得到控制。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学习以及生活情况恢复正常。

在蛛网膜囊肿患者中,患者颅内高压情况得到控制,在6个月内,癫痫发作患者没有出现发病情况,经过复查结果显示,患者囊肿明显缩小。

在垂体瘤患者中,患者视力有所改善,检查显示激素水平得到改善。

3 讨 论

在近几年,医疗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神经内窥镜的出现,也让神经外科工作的质量水平得到提高,并不断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在脑积水的临床治疗上,神经内窥镜也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应用让脑积水的治疗成功率大大提高[3]。

在梗阻性腦积水的治疗中,内镜下对第三脑室底进行造瘘,能够在微创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治疗。造瘘的位置主要位于第三脑室底部中线双侧乳头体的前方没有血管分布的三角区。造瘘的方法相对较多,从安全性的角度上看,使用Forgarty微导管进行扩张是使用相对广泛的一种方法。由于在慢性脑积水中,脚间窝位置以及第三脑室的位置会出现变化,因此要求使用神经内镜进行直视手术,从而防止患者组织受损。

医学的进步,也让神经内窥镜的技术得到改进,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对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上,内镜技术的应用,也实现了囊壁大范围开窗以及切除,提高了手术的有效率。在此次临床研究中,蛛网膜囊肿患者经过治疗,颅内高压明显得到控制,癫痫也得到抑制,囊肿明显缩小。

使用神经内窥镜对垂体瘤患者进行切除,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操作性,实现了微创性。另外,应用内窥镜,在手术中能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能够完全切除肿瘤。

综上所述,使用神经内窥镜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具有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能够大大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张秋航.内镜技术在颅底外科领域的拓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0,2(09):102-103.

[2] 陈光,蒋宇刚.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及前瞻[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3(01):231-232.

[3] 胡涛,吉宏明,张汉伟,张世渊,陈胜利,张刚利.神经内镜下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1(01):293-29.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临床应用神经外科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