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剖腹产手术中的腰硬联合麻醉

2014-05-30 12:38张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剖腹产蛛网膜下腔

张琨

【摘要】 目的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剖腹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另一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比较。结果 在麻醉效果等级和麻醉起效时间两方面,腰硬联合麻醉组都优于用硬膜外麻醉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可以作为剖腹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关键词】 剖腹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

文章編号:1004-7484(2014)-06-3142-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手术16例,年龄23-35岁,身高145-167cm,体重52-75kg,妊娠期>38w。ASAI-II,随机分为两组,各8例,其中一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另一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前检测,选取对象心肺功能正常,无妊娠合并症且无椎管内麻醉的禁忌。两组产妇的年龄、体质特征、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进入手术室后,先开放静脉,注入复方乳酸液注射液,采用常规鼻导管吸氧。两组对象均采用左侧卧位。腰硬联合麻醉组L1-2间歇用18号穿刺针进行硬膜外穿刺,待穿刺实施成功后,将硬膜外导管(3-4cm)置入头侧,然后用穿刺包内的无菌贴膜固定导管,在L3-4间歇再采用AN ̄S10.7×90腰椎穿刺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一旦见到脑脊液流出,将10%的葡萄糖1ml与0.75%的布比卡因2ml混合液注入,用量定在1.5-2ml(布比卡因7.5-10mg)。然后实验对象成仰卧位,并调节体位使麻醉平面为T7。剖腹产手术中,根据实际情况,可在硬膜外导管追加1.73%碳酸利多卡因3-5ml/次。硬膜外组在穿刺间隙L1-2或L3-4,采用常规操作进行穿刺,用18号硬膜外穿刺,完成穿刺后将硬膜外导管(3-5cm)置入头侧。试验用药剂量选用1.73%利多卡因3-5ml,依据平面阻滞情况再选择是否追加用药,如未见不良反应,则追加药量8-10ml,仰卧平面调至T7。手术完成后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镇痛,分娩完成后注入20u缩宫素。

1.3 观察项目 手术过程中对两组实验对象均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与幅度以及连续心电图检测,实验对象观察项目主要涉及是否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寒碜及头疼。此外,观察项目还包括对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1min与5min)、麻醉效果级别以及术后的疼痛评分(采用VAS,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

1.4 疗效判定标准 将麻醉效果级别分为四个等级,Ⅰ麻醉效果为麻醉效果完善,无疼痛、肌松良好,心肺功能和血液流动力学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Ⅱ级麻醉效果一般,存在一定不足,有轻度疼痛感,肌松效果不佳,有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内脏有牵拉疼痛,需进行镇痛;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肌松较差,需要用药进行处理,手术勉强完成;Ⅳ级手术需要其它麻醉方法才能辅助完成。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5.0进行分析,组间进行t检验,组内采用方差分析及SNK ̄q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均保持在正常的范围。手术后的24h,VS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呕吐、恶心、皮肤瘙痒)无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麻醉效果等级比较 Ⅰ级腰硬联合麻醉组人数多于硬膜外组,硬膜外组人数比例主要集中在Ⅱ级,75.0%,腰硬联合麻醉组主要集中在Ⅰ级,87.5%。两组Ⅰ级与Ⅲ级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3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 麻醉起效的时间方面,腰硬联合麻醉组明显<硬膜外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3 讨 论

部腹产手术的创伤大,手术的切口较长,产妇的伤口以及胎儿压迫子宫颈都会产生疼痛。给产妇以完善的麻醉镇痛,彻底消除产妇的疼痛感觉,同时保证母婴在手术中的安全,麻醉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作为常用手术麻醉方式,术中镇痛效果的比较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探讨。

硬膜外麻醉方法选用穿刺L2-3的间隙作为穿刺点,穿刺至刺穿硬膜外腔,完成穿刺后,将麻醉药注人,将麻醉平面调整到产妇胸段和腰段脊髓的位置,这两个区域使得麻醉阻滞效果一般比较好[1]。但是对能段神经产生的麻醉阻滞效果差,而能神经是子宫颈内重要的支配神经。所以导致采用硬膜外麻醉在剖腹产手术中患者麻醉阻滞不完全,患者出现肌肉不够松弛,手术中感觉到轻微的疼痛或牵拉反应。术中患者肌肉不够松弛也是导致胎儿分娩能否顺利的主要原因。腰硬联合麻醉方法,首先穿刺至蛛网膜下腔,到达蛛网膜下腔的过程也同时刺破硬脊膜及软膜,完成刺穿后进行麻醉药物注人。腰硬联合的麻醉刺穿至蛛网膜下腔的好处是让注人的麻醉药物容易扩散,使得神经根支配的区域引起阻滞时间缩短。因为麻醉药物得到扩散,所以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发现腰硬联合术中阻滞效果和患者肌肉放松状态均比硬膜外麻醉好。

经过对腰硬联合麻醉组与硬膜外组的实验对比发现,腰硬联合麻醉组在麻醉时间方面明显要短于硬膜外组,在面对产手术时间紧迫、急症手术多、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时,能够快速分娩出胎儿,时间把握较好,腰硬联合麻醉中蛛网膜下腔阻滞充分发挥了作用,麻醉操作结束即可消毒,且能够迅速缓解产妇的疼痛,便于快速进入手术,减少胎儿在宫内的窘迫时间[2]。实验观察认为,将局部麻醉剂量控制在7-10mg较为理想。腰硬联合麻醉不仅能够有快速的、稳定的麻醉效果,而且有良好的肌松状态,有利于剖腹产手术的顺利进行。

通过从本文分析显示,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用于剖腹产手术麻醉都相对安全,剖腹产手术中均能顺利进行。经过麻醉起效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等方面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因此,腰硬联合麻醉可以作为剖腹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同春,董永良,关静微.2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腹产术患者体温变化情况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20).

[2] 吴凤英.剖腹产病人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2(14).

猜你喜欢
剖腹产蛛网膜下腔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牛的剖腹产手术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碘伏湿热敷对剖腹产切口护理的疗效观察
某院剖腹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