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4-05-30 13:11肖立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口腔正畸临床应用

肖立勇

【摘要】 目的 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70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择种植体为支抗,B组选择常规的非种植体强支抗,对比AB两组效果。结果 A组成功率为97.14%,B组成功率为71.42%,A组明显大于B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正畸患者临床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操作方便,稳定性很强,疗效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47-01

微型种植体支抗属于一种新型的支抗,与过于使用的支抗区别在于其种植体固定时,仅仅需要种植钉和骨组织两者间机械嵌合力便可。正是因为该特征,致使微型种植体应用在口腔正畸时,不仅给患者遗留很小的创伤,同时操作难度低,临床疗效明显[1]。我院近来对口腔正崎患者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对其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前往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9-34岁,平均(18.25±6.25)岁;进行强支抗患者20例,进行压低磨牙患者15例。B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0-35岁,平均(19.34±5.45)岁;进行强支抗患者25例,进行压低磨牙患者10例。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治疗方法 ①植入微型种植体:漱口后选择利卡多因局部浸润麻醉。取黄铜丝,正确分开植入微型种植体牙齿,科学标记植入位置,照片与根尖片拍摄完成后,正确检查牙齿的实际情况。取膜龈结合处,保持和骨面垂直方向,将微型种植体植入。为了检查微型种植体和牙根的具体情况,术后在拍摄根尖片。患者在出院后需要服用抗生素,并且每天清洁口腔。②加力微型钛钉步骤。支抗植入后,取种植体和牵引钩处,应用拉簧加力。患者每月复杂一次,主要内容为更换拉簧。加力值应科学设置为50-300g。③微型钛钉取出步骤。取手动丝锥,牢牢套住微型钛钉上部,往逆时针旋转,便可成功取出微型钛钉。

1.2.2 B组治疗方法 口外弓加强支抗,口内横鄂杆,两者相互配合的治疗方法。口外弓每天需要携带10h,牵引力科学设置为200-300g/侧,余下操作和A组一样。对比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统计学原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应用(χ±s)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别使用t进行检验,p<0.05时,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成功植入34例,仅有1例失败,其成功率为97.14%,B组成功植入25例,10例失败,其成功率为71.42%%,A组明显大于B组,其差异存在統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为(25.22±4.32)、上中切牙凸距差为(2.85±1.23),显著增大,同时磨牙位移显著减少(2.89±0.13);B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为(11.32±2.95)、上中切牙凸距差为(1.56±1.03),增大不明显,同时磨牙位移减少(4.97±0.49);与A组对比,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口腔治疗技术快速发展,进行口腔正畸患者人数随之也不断增多。正畸治疗得以成功的关键在于支抗稳定且有效,微型种植体属于口腔新技术的一种,其仅仅只需要依附和骨组织间的机械嵌合力,因此不需要过多依赖患者,可以弥补传统正畸支抗存在的缺陷,目前已被普遍使用在临床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2]。分析临床实践结果可以知道,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应用在下面3类口腔正畸患者中:①口外弓合作效果不明显患者。患者的前牙排齐以及后移的后牙支抗出现异常,后牙前移现象出现时,前牙支抗存在缺陷,牙列拥挤情况过于严重等。②应该实施压低磨牙的患者。正畸治疗基础内容在于牙齿压低移动,经对牙槽骨与磨牙进行压低,遗留大量间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种植义齿和修复提供便利。③牙中线出现显著偏斜现象,由于牙齿缺失、牙位置错误必须提供大量支抗的患者[3]。

本研究中,A组患者植入微型钛钉种植体后,其耐受性非常高,并且种植体的稳定性很高。治疗过程中,A组患者种植体附近软组织虽然出现轻微的水肿现象,但是不需要通过治疗便自动减轻,并且35例患者均没有出现感染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但是临床医生需要留意,微型种植体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对患者特别是患儿的心理与口腔组织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和改进操作方法,增加植入效果,是临床医生未来应该开展刻苦探讨的内容。同时,微型种植体正畸结束后给患者带来的局部水肿、局部水肿以及感染等状况也需要医生的重视与处理。

由上可知,在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操作难度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不大,并且该方法植入的支抗稳定性很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很低,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邹蕊,石福乔,牛林,白乐康.Ⅰ型胶原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类骨质复合生物材料修复兔股骨缺损中的表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10(09):22-23.

[2] 廖明华,李俊,潘超等.微型种植体在加强正畸支抗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0(16):79-80.

[3] 武秀萍,李冰,冯云霞.种植体和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与修复中的联合应用[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3,23(04):89-90.

猜你喜欢
口腔正畸临床应用
循证护理对口腔正畸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分析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特殊口腔正畸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