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保健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4-05-30 13:11牛晓侠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智力早产儿

牛晓侠

【摘要】 目的 分析采取儿科保健措施进行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接生的60例早产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育儿指导和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儿科保健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智力发育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采取儿科保健措施进行干预后,体格发育、智力发育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通过运动训练、被动体操、抚触等儿科保健措施进行干预,促进早产儿的智力发育,促进生长,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儿科保健;早产儿;体格发育;智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52-01

最近几年,早产儿出生率以逐年升高的趋势呈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儿健康发育情况,早产儿与足月儿在精神运动能力、体格发育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部分早产儿甚至会出现智力低下、脑性瘫痪、发育迟缓等症状[1]。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接生的60例早产儿,根据早产儿家属的意愿,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干预,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接生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均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Apgar评分8-10分,无先天畸形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男25例,女35例,胎龄在31-37周之间,平均胎龄(33.2±2.1)周;胎儿出生后体重在800-1450g之间,平均体重为(1220±123.2)g。根据早产儿家属的意愿,按出生顺序进行编号,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早产儿在性别、胎儿、体重、排除标准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研究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采用预防注射、添加辅食、喂养等育儿指导护理措施给予常规干预,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对早产儿进行随访,对体格发育、智力等情况进行记录。观察组早产儿在上述护理基础上通过运动训练、被动体操、抚触等儿科保健措施进行干预,具体体现如下:①运动训练以及被动体操:医护人员将运动训练、被动体操训练的方法、意义、目的等详细的告知早产儿家属,使家属积极配合护理活动。其中,被动体操主要有骨关节运动、伸直上举下肢运动、轮流屈伸两腿运动、下肢屈伸运动、上肢伸展运动、肩关节运动、扩胸运动等方面。同时,还应该指导早产儿家属根据早产儿年龄区别,进行抬头、翻身、坐、爬行、站立、行走等训练。②抚触护理干预。通常情况下,抚触时间是在早产儿出生24小时后开始,在喂奶后1小时沐浴后或两次喂奶之间,护理人员应用强生润肤油润滑双手,采用改良式抚触法即按先俯卧位抚触早产儿背部、臀部再侧卧抚触四肢,最后仰卧位抚触头部、胸部、腹部[2],确保有着合适的力度,轻柔的动作,在整个抚触过程中注意与早产儿进行目光和语言的交流。对早产儿进行抚触时,室内温度能够在30℃-34℃的范围内,湿度维持在55%-60%的范围内。如早产儿在抚触时出现异常,则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另外,让家属阅读关于早产儿抚触的录像资料、示范资料等,使家属能够全面掌握抚触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法。③对早产儿进行言语发育、认知能力的干预,通过分析早产儿实际发育情况,分别训练早产儿翻身、俯卧、抬头等运动。主要是先从弱的方面进行干预训练,逐渐增强。同时,让家属采取音乐播放、说话唱歌、利用亮色彩等方式,使早产儿感官敏感性得到增强。

1.3 临床评价标准 ①体格发育:每隔一段时间检测早产儿头围、身长、体重等发育情况。②智能发育: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制定的小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的相关内容测试早产儿智力,对运动发育、神经精神发育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18.0统计包进行数据处理工作,通过(χ±s)代表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通过x2检验%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早产儿智能发育情况 观察组早产儿通过儿科保健措施进行干预后,运动发育指数、精神发育指数与对照组相对,有着较为明显的发育,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早产儿干预后体格发育情况 观察组早产儿的头围、体重、身长等体格发育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早产儿,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总之,早产儿因出生过早,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发育亦不成熟,智能发育往往落后,容易导致脑瘫、精神发育迟滞等。采取行走、站立、爬行、坐、翻身、语言、运动等儿科保健措施对早产儿进行干预,能够促进受损、未成熟状态的脑组织得到良好的发育以及康复,加快早产儿功能、结构发育的速度,从根本上提高智力发育的速度[3]。另外,抚触早产儿能够在机体的脑组织中传入触觉,并且使平衡觉、位置觉、听觉、视觉等信息在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入。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知,早产儿在常规保健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运动训练、被动体操、抚触等儿科保健措施进行干预,让早产儿家属学会如何正确采用儿科保健干预措施,配合家庭干预,使早产儿体格、智能得到快速发育,有着良好的预后,在6月、1岁时头围、体重、身长、智能发育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早产儿是高危人群,通过综合保健措施的干预,提高了早产儿的生活质量,促进人口质量明显提高,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志兵,杜德锋,张晓雁.早期教育对早产儿大运动发育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7(19):266-267.

[2] 余桂英,邓云珍,林火仙.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23):35-36.

[3] 李雪莲.足月儿早期智能发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9(04):271-272.

猜你喜欢
智力早产儿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高原地区早产儿凝血功能分析与输血浆后疗效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欢乐智力谷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智力篇
智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