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程剖宫产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分析

2014-05-30 14:34刘白珍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产后出血剖宫产

刘白珍

【摘要】 目的 分析第二产程剖宫产导致产后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我们通过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术的18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第二产程剖宫产术188例(观察组)与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术18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剖宫产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出血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胎盘因素、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等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结论 第二产程剖宫产容易引发产后出血,其主要因素包括:胎盘因素、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等。

【关键词】 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73-02

所谓第二产程剖宫产,主要是指临床上对于产妇出现宫近开全胎头出现下降停滞,难以从阴道分娩,或者胎儿窘迫,危及胎儿生命,短时间内不能阴道分娩,于是只能够行使剖宫产帮助产妇快速结束分娩。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产后出血的处理应防治相结合[2]。了解第二产程剖宫产容易引发产后出血主要相关因素,认真评估产妇情况,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才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过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术的18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产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指导临床实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入分娩产妇1500例,其中:行剖宫产术600例,剖宫产率为40.0%。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术118例(观察组),同期在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188例(对照组)。两组病例均为初产妇,无传染病史、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症、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等,手术适应证为胎位异常、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先兆子宫破裂、滞产、巨大儿。术式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孕妇年龄为27.6岁±3.4岁,孕周37.2周±2.4周;对照组为28.6岁±3.4岁,孕周36.6周±2.3周,两组孕妇年龄、孕周、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分析两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以及出血原因。出血量计算:剖宫产术中切开子宫壁后破膜,用负压吸引器吸尽羊水并记录负压瓶中羊水量,收集术中出血,术后记录负压瓶中液体量,其刻度之差加上清理阴道内的积血及面积法所计算纱布、布类的出血量为产后出血量。

1.3 统计学分析 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术中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8.62%)、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369mL±178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3200例产妇因产后出血而死亡[3],在我国产后出血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因此研究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降低因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第二产程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均高于第一产程,胎盘因素、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等因素,是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相关因素。

3.1 子宫收缩乏力因素 冯桂林等[4]研究发现,第二产程剖宫产常由于产程较长,子宫下段受压时间长而导致水肿,拉伸过度而变薄,组织质地较脆且弹性差,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受影响。再加上大多数产妇体力消耗较大,容易出现术中宫缩乏力,以致增加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5]。

3.2 子宫切口裂伤 因二产程剖宫产时,由于产程历时长,子宫下段已被拉伸的很薄,组织受压水肿变脆,同时胎头已经深陷骨盆,常规的子宫下段横切口在娩头时很容易发生切口延裂和胎头娩出困难此外,MMumrija等[7]也经过研究认为,第二产程剖宫产术的技术难度较大,需深入骨盆而致取头困难,因而常需助手自阴道内上推胎头,这样不仅使胎儿娩出时间和损伤概率增加,而且极易撕裂子宫切口,使术后子宫感染率和术后出血率增加。有报道称[8]:子宫T字型切口和臀牵引法并不有助于胎儿的娩出,而且易造成切口撕裂和新生儿损伤。

3.3 胎盘因素 胎盘大小,重量与新生儿体重三者与产后出血有密切关系。胎儿越大,胎盘面积越大,其出血量也越多,原因胎盘面积大,剥离后断裂血窦多,易造成失血量增多。人工剥离胎盘时,因子宫外于弛缓状态。未及时收缩,不能及时关闭血窦,因而出血多。

综上所述,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从而经孕期治疗纠正或做好分娩期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等来预防产后出血,但并不是每个产后出血病例一定有危险因素存在,也不是所有已知高危因素都能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因此每例分娩均要做好产后出血的处理及抢救准备,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研究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1):645-648.

[2] 樂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227.

[3]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1.

[4] 冯桂林.不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比较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0):778-779.

[5] 周凌云.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儿影响的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7):2144-2145.

[6] 刘恩令,刘冬满,等.第二产程剖宫产子宫下段“U”字型切口的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4):87-88.

[7] 栾峰,胡丽媚.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指征及并发症165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2(9):890-892.

[8] 黄醒华.防治产后出血仍然是产科的热点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85-87.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产后出血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部分城市居民抗日战争了解度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米索前列醇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的治疗作用研究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