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探析

2014-05-30 14:34李华伟王暖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

李华伟 王暖

【摘要】 目的 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进行探析。方法 收集2013年整年间在我院儿科接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52例患儿,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患儿给予解痉、抗感染等治疗,设置为乙组;另一组患儿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病情缓解情况。结果 经治疗,甲组患儿中治疗有效率为96.55%,乙组患儿中的治疗有效率为78.26%。甲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乙组(P<0.05)。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缓解患儿病情,达到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79-02

小儿支气管哮喘在儿童时期最为常见,发病后产生一系列呼吸道的变态反应,致使肺部气体的交换功能异常,诱发呼吸衰竭,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1]。现如今,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引起众多医疗人员的重视。急性期在临床中常运用吸入治疗,但同时伴有的临床表现,如咳嗽、胸闷等,阻碍药效的发挥,使得治疗进程受到影响。为深层次探究雾化吸入治疗在该病急性期的效果,收集2013年整年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急性患儿52例,采取积极治疗后,临床疗效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整年间在我院儿科接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52例患儿,取得患儿家属的许可后,随机将其分成两组。甲组、乙组的患儿分别为29例、23例;女性患儿、男性患儿分别为32例、20例;平均年龄为(7.946±3.075)岁,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13.6岁、5.2岁;患病时间最短及最长分别为1.3个月、2.6年。52例患儿均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呕吐等临床表现,入院后经诊断均符合该病的病症特点。所有患儿的患病时间、临床表现等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乙组患儿给予解痉、排痰、抗感染等治疗。盐酸氨溴索药物(规格为每支15mg),将0.75mg此药物溶入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3次;氨茶碱药物用药方式为静脉注射,用药剂量为2-3mg/kg,充分溶入5%-2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稀释,随后缓慢进行静脉注射。甲组患儿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药物,用药方式为雾化吸入,小于4岁的患儿每次用药为0.25ml;年龄在4岁与8岁之间的患儿每次用药为0.5ml;年龄在8岁与10岁之间的患儿每次用药0.75ml;年龄在10岁与14岁之间的患儿每次用药1ml。根据患儿年龄调整用药剂量,随后将适当的药物溶入2ml的生理盐水中,溶解后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或3次,每次吸入15分钟,连续治疗一周。在治疗期间由于患儿面部较小,应选用合适的面罩式的雾化器,罩住患儿的口鼻后,确保患儿能正常呼吸,医疗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变化,根据患儿的舒适程度适当调节面罩。

1.3 疗效标准 痊愈:疗程结束后,患儿的肺部哮鸣音完全消失,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疗程结束后,患儿的肺部哮鸣音消失明显,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有效:疗程结束后,患儿的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得到基本缓解。无效:疗程结束后,患儿的肺部哮鸣音,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未能完全消失或得到缓解。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甲组29例患儿中,治疗有效的患儿为28例,有效率为96.55%;未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乙组23例患儿中,治疗有效的患儿为18例,有效率为78.26%。甲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乙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气流受限、慢性氣道炎症等因素可导致该病反复发作,气流受限受形成的慢性黏液栓,急性支气管出现痉挛,气道壁产生肿胀等所导致[2]。当患儿受到刺激后,极易使逆性气流受到限制,因而导致患儿产生胸闷、喘息、咳嗽等该病症状[3]。该病在急性发作期间,药物治疗可最大程度上缓解相关病症,疗效较好。本次研究中,在解痉、排痰、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后,运用沙丁胺醇药物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有效率为96.55%;而乙组患儿只进行基础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8.26%。甲组患儿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乙组(P<0.05)。该药物作为一种选择性的β2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的扩张作用较强。通过雾化可使药物形成为2-4μm直径的细小微粒,随着患儿的呼吸直接进入呼吸道,更有助于药物的弥散,增强药效,能迅速对气道进行扩张作用,并使粘膜纤毛快速摆动,将纤毛的清除功能得以展现,控制炎症的产生,并对释放过敏介质的致敏细胞进行抑制,同时还可对平滑肌进行解痉作用[4]。盐酸氨溴索可对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有效排出,或减少滞留时间,排痰效果较好。该病易反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对患儿的饮食格外注意,多食用豆类、瘦肉、新鲜果蔬等,并以绵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帮助患儿及家长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紧张、过度担忧的情绪。

综上所述,该病急性发作期间在排痰、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后加用沙丁胺醇药物,能尽快的缓解患儿病情,疗效安全确切,对患儿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可大力推广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胡黔萍.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05):98-99.

[2] 蒋华英.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13(01):115-116.

[3] 张慧.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7):94-95.

[4] 张明丽,杨文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01):133-134.

猜你喜欢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
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应用分析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