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政要拜年贺词弦外有音

2014-05-30 15:46
凤凰资讯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贺词政要祝贺

春节拜年讨喜的,可不仅仅是咱中国人。如今,外国政要用母语说吉祥话,或开口秀中文“新年快乐”,已然成了中国年的一道景。

十年来,外国政要春节拜年113次。论职务,九成以上都是总统、总理级的政府首脑。

而英国在十年中九次为中国贺新年,当之无愧成为“贺年常客”。不过,记者发现,2014年政要拜年不仅仅是送吉祥,对两国的“政治寄语”往往夹杂其中,而且弦外有音。

今年政要贺词有何特点? 尽管外国政要拜年已经渐成惯例,记者统计发现,在拜年形式和内容上却各有不同。

在2014拜年的18位政要中,拜年只说吉祥话的仅有6位,而用三言两语提及两国关系的则有7位,另外还有5位外国领导人发表“长话”祝福,并且弦外有音。特别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拜年时间仅在斯里兰卡之后,是拜年最早的国家领导人之一,不仅用词数量最多,还宣扬“本国坚持走和平道路。今后仍将继续保持相同姿态”。

怎么看各国政要贺词不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翔告诉记者,国家关系不一样,决定拜年贺词也存在一定的区别。相比于其他友好关系的国家,中美和中日关系相对更复杂,尤其是中日关系。

首先,其政要发表的贺词需要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其次,面对中国百姓,既要表达祝贺的意思,又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争取民心。毕竟无论哪国领导人,即使两国在有些问题上意见不一,他也都不希望得罪对方国家的百姓。

最后,因为对于这些问题两国解读角度不同,所以他们的贺词也“话里有话”地带有一定反驳对方国家主张的意思。

外国政要贺词为何弦外有音? 日前,外交部前礼宾司代司长外交专家鲁培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外国政要发表新年贺词并不多,这种集中贺新年是近年来才形成的。而最早可能有些亚洲国家,也过春节的国家,互相之间会有这样的致贺词行为。

经过多年的發展,从现在的外交语言上来讲,祝贺的话里也反映着两国关系的状况,所以可能现在发表单纯一句贺词的越来越少,而带入两国关系等“深意”的则逐渐增加。

鲁培新说,相对来讲,大多数发表类似贺词的政要,其代表的国家近来都与中国关系越来越近。而春节对他们来说是个不错的契机和沟通机会,以此为由头可以很自然地表达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愿望和想法。

猜你喜欢
贺词政要祝贺
图看天下
祝贺与勉励
祝贺与勉励
那些 不会说话 的国际政要
祝贺《艺术启蒙》创刊
祝贺与希望
贺词
贺词
治国理政要把握“四个全面”
我们误判了中国——西方政要智囊重构对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