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58例手术体会

2014-05-30 16:36鲍玉海王寅吴斌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浅表性电切术尿道

鲍玉海 王寅 吴斌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膀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本组58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一次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为20-6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24个月,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2%;复发患者中有2例患者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愈;余1例行膀胱全切除术。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且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可避免患者多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因其效果确切,可作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03-02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传统的手术方法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但由于膀胱肿瘤具有多发性,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行膀胱肿瘤切除,均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无形之中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1];因此,对膀胱肿瘤患者来说选择效果好、损伤小、可反复使用且并发症少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58例膀胱肿瘤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3.5岁。所有患者均因无痛性肉眼血尿来院就诊;经B超、CT、膀胱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膀胱肿瘤,肿瘤单发46例、多发12例;瘤体大小为0.5-4.0cm不等;位于膀胱左侧壁20例、右侧壁15例、膀胱后壁7例、三角区6例、顶部5例、颈部5例;术前经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移行细胞癌。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冲洗液选择0.9%氯化钠溶液;采用直径为0.25mm-0.3mm的环状电切圈,汽化功率120-180W,电凝功率60-80W。行膀胱肿瘤电切术之前,应先通过尿道膀胱镜了解肿瘤的分期、分级以及肿瘤周围膀胱粘膜的情况。经尿道置入电气化镜,观察肿瘤所处的具体部位、数量、大小、形态及浸润程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避免出现肿瘤遗漏;电切时由肿瘤基底部外侧约1.0cm的正常膀胱黏膜組织开始切除,逐步切至深肌层;然后对瘤蒂周围1-2cm范围的黏膜作浅层气化或电灼,如有血管出血应在其断端处进行点状电凝止血处理;用冲洗液将组织碎片冲吸干净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3-5d,以持续膀胱冲洗。术后1周使用BCG120mg加NS20ml经尿管膀胱内灌注,并嘱患者每15分钟即更换体位,药液保留2h后排空膀胱,1次/周,共6次。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1次膀胱镜。术后1周使用吡柔比星30mg加NS20ml经尿管膀胱内灌注,并嘱患者每15分钟即更换体位,药液保留2h后排空膀胱,1次/周,连续8次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2年。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1次膀胱镜。

2 结 果

本组58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一次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为20-6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手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出血,术后未出现膀胱穿孔、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24个月,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2%;复发患者中有2例患者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愈;余1例行膀胱全切除术。

3 讨 论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按照肿瘤浸润深度的不同将其分为浅表性肿瘤和浸润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方法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因其创伤大且并发症多,易复发是其显著特点;反复开放手术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时还增加肿瘤在腹壁种植的机会;而膀胱肿瘤的复发不仅取决于肿瘤的分级,还是其预后的重要指标[2]。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高频电流通过特殊的气化作用于组织的表面,产生高密度电流区,使组织被迅速加热,从而产生气化效应,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且术后恢复快,同时可避免患者经多次手术带来的创伤,成为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3]。

经尿道电切术最关键的问题是对肿瘤切除范围及深度的界定,多数学者认为将切除深度达到膀胱肌层,此法可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如果将切除的深度增加到深肌层,这样可彻底的清除肿瘤,同时将肿瘤基底周围1-2cm内的正常膀胱黏膜一并切除,此法若切除过深可导致膀胱穿孔,故在切除时应注意避免过深以防发生膀胱穿孔。但研究证实膀胱穿孔并不影响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4]另外,为降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在手术结束时留置导尿管,对膀胱进行彻底冲洗,给予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可预防术后肿瘤的复发。本文笔者自术后1周使用BCG120mg加NS20ml经尿管膀胱内灌注,并嘱患者每15分钟变换体位,以使膀胱各壁均匀接触BCG,将药液保留2h后排空膀胱,1次/周,共6次;术后1周使用吡柔比星30mg加NS20ml经尿管膀胱内灌注,并嘱患者每15分钟即更换体位,药液保留2h后排空膀胱,1次/周,连续8次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2年。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2%;由此说明,通过灌注可使化疗药物直接与肿瘤生长的部位相接处,可得到更为直接的疗效,还可减少因化疗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因其效果确切,可取代传统的开放术,作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术式。

参考文献

[1] 吴永超.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100例手术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63-164.

[2] 沈肖曹,杜传军,等.经尿道激光切除与经尿道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比较[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31-32.

[3] 孙中堂.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97例.临床医学,2012.5,32(5):60-61.

[4] Comploj E,Dechet CB,Mian M,etcWorld J Urol.2013 Oct 29[Epub ahead of print].

猜你喜欢
浅表性电切术尿道
陌生的尿道肉阜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疗效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