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例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体会

2014-05-30 21:20刘晓静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治疗

刘晓静

【摘要】 目的 探讨滴虫性阴道炎的患病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门诊治疗的28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 286例病例中无效18例,总有效率93.7%。结论 综合方法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率高,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 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特点;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21-02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传染性。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局部潮湿,易受感染;生育年龄妇女性生活频繁,且阴道是分娩、宫腔操作的必经之道,容易受到损伤及感染。滴虫不仅感染阴道,还感染尿道、尿道旁腺及膀胱,甚至肾盂,以及男方的包皮皱褶、尿道或前列腺[1]。该类阴道炎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诊治,同样会导致不孕、宫颈疾病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还对女性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提高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治愈率,我院采用综合方法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效果满意,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286例,年龄16岁-47岁,病程4天-2个月。

1.2 临床表现 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稀薄脓性,泡沫状,有臭味;外阴瘙痒,外阴灼热、疼痛或性交痛。若合并尿路感染,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症状。

1.3 诊断标准 ①有下列临床症状或体征:外阴阴道瘙痒,有烧灼感或刺激感,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稀薄脓性泡沫状;②分泌物显微镜检查见阴道毛滴虫,无其他致病菌。

1.4 治疗方法 ①全身用药:甲硝唑400mg,2-3次/日,连服7天1个疗程。若治疗仍失败,则给予甲硝唑2g,1次/日,连服3-5天。除甲硝唑治疗外,也可选用替硝唑2g,餐后顿服连用5-7天,或奥硝唑1g,2次/日连用5-7天。②局部用药:對于不能耐受口服药物或不适宜全身用药者,可选择阴道局部用药。0.5%醋酸低压冲洗阴道后,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00mg,每晚1次,连用7-10天;或奥硝唑栓1枚,1次/日,共7天。局部用药前醋酸冲洗阴道可破坏细菌生长环境,然后将药放置阴道后穹隆处加强治疗作用。③性伴侣治疗:鉴于滴虫性阴道炎主要由性行为传播,故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甲硝唑2g,单次口服,连用7天。④治疗时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每天清洗1-2次。期间禁止性交,性伴侣内衣裤应定期煮沸消毒15分钟以消灭病原体。

1.5 疗效评判标准 痊愈:外阴瘙痒、尿频、尿痛等症状消失,原有脓性或泡沫样白带消失,外阴阴道无充血,显微镜检显示阴道毛滴虫消失;显效:患者外阴瘙痒、尿频、尿痛等症状减轻,脓性泡沫样白带减少,外阴无充血,显微镜检显示阴道毛滴虫数目减少,活力消失;有效:患者外阴瘙痒、尿频、尿痛等症状稍有减轻,脓性泡沫样白带稍有减少,外阴无充血,阴道充血,镜检显示阴道毛滴虫数目稍有减少,活力降低为;无效:患者外阴瘙痒、尿频、尿痛等症状无好转或者症状加重,脓性泡沫样白带同治疗前,镜检显示阴道毛滴虫数目无变化。

2 结 果

286例滴虫性阴道炎经过治疗痊愈168例,显效65例,有效35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3.7%。

3 讨 论

滴虫性阴道炎是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为10%-25%[2],且传染性较强,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阴道毛滴虫主要寄生于女性缺氧的阴道,尤以后穹窿多见,亦可侵入尿道和尿道旁腺。滴虫活动时可不断改变自身形态,适应能力极强,生长繁殖的最佳温度为25-42摄氏度,在3-5℃仍能存活20天,在半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6-12h。因此,滴虫即使脱离人体也具有较强的感染性。阴道毛滴虫是一种鞭毛虫,比多形核白细胞大许多,呈梨形,顶端有鞭毛四条,尾部有轴柱凸出,可以寄生在人体内而不引起临床症候。某些细菌可诱致滴虫活跃而产生症状,但体内抗体又可以直接或间接传播,主要通过浴池、浴具、游泳池、或未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途径间接传播。直接传播可以通过性交,从男性泌尿系统传来,患者的尿液及粪便也可能是来源。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初患滴虫性阴道炎的时候不易察觉,不易引起重视,容易延误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可会并发滴虫性尿道炎、膀眺炎等疾病,且阴道毛滴虫长期存在阴道内,容易吞噬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阻碍乳酸的生成,破坏了阴道内的弱酸性环境,部分患者还可能会产生滴虫吞噬精子,具有造成不孕的危险。

治疗阴道毛滴虫感染需使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其作用机理为硝基咪唑类药物进入易感细胞,在较低氧环境下,其硝基被还原成氨基,氨基具有细胞毒作用,可以抑制细胞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并降解已经合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破坏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双螺旋结构并阻断其转录和翻译过程,最终导致病原体细胞死亡。可以局部用药或者全身用药,但因药物滥用,耐药性较高。甲硝唑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最经典药物,属于第一代硝基咪唑类抗菌药,其有效率高达90%以上[3]。治疗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月经期禁用阴道冲洗、坐浴、阴道塞药等。夫妇的内裤、床单、洗涤巾等应煮沸消毒5-10分钟,并在日光下晒干,并应分开使用洗涤用具及卧具,如毛巾、浴盆、短裤等。治疗结束后,于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分泌物,经3次月经后复查滴虫均为阴性者方称为治愈,本病预后良好,多能治愈。治疗期间及停药24小时内禁饮酒,因药物与乙醇结合可出现皮肤潮红、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本药能通过乳汁排泄,若在哺乳期用药,用药期间及用药后24小时内不宜哺乳。

综上所述,经过系统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周高东,左自成,殷利.206例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治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6):37-38.

[2] 王东平.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0A):22.

[3] 薛秀娟.滴虫性阴道炎39例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2013,7(12):114-115.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治疗
院前急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及其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