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唇腭裂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4-05-30 22:06刘美荣李杰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新生儿

刘美荣 李杰

【摘要】 目的 总结先天性新生儿唇腭裂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先天性新生儿唇腭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2例先天性新生儿唇腭裂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加强先天性新生儿唇腭裂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先天性唇腭裂;围手术期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45-01

唇腭裂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根据国内研究报道,其发病率约为0.18%[1],其中单侧唇腭裂占有较大比例。外科手术是唇腭裂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章正珞主任说过,唇腭裂修复时间为新生儿出生48小时以内,身体健康,体重符合标准可实施手术。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新生儿唇腭裂患儿32例,术前严格对患儿进行全面检查及评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出生的先天性新生儿唇腭裂32例,男21例,女11例;分娩孕周37周-42周;剖宫产8例,自然分娩23例;单纯唇腭裂18例,唇腭混合裂13例;出生1minApger评分≥9分;年龄出生后1小时—24小时,平均4.5小时。体重2500g-4000g,平均3105g。其中左侧不完全裂19例,右侧不完全裂13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32例患儿均在入院后4小时内完善辅助检查后,在全麻下根据患儿裂隙情况选择旋转推进法(Millard)或下三角瓣法(Tennison Randall)行唇腭裂修补术,手术时间最短45分钟,最长65分钟,平均55分钟,平均手术时间60分钟,术中均未输血,全麻清醒后回病房进行吸氧、心电监护、输液加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2.2 护理方法

1.2.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疏导。患儿入院后积极热情接待新患儿及其家属。由于患儿先天缺陷,出生对父母是个“心理打击”,并随之产生失落、沮丧、焦虑等心理症状。唇腭裂畸形越严重,打击综合征也越严重。尤其是患儿母亲常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导致焦虑、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向患儿母亲及家属解释唇腭裂的发病机制,使其了解唇腭裂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唇腭裂容易发生的自然阶段,讲解唇腭裂手术序列治疗的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拿出以往出院患儿的术前、术后图片对比,做好母亲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其自卑、焦虑、恐惧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利产后恢复,主动参与护理活动,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心理压力[2]。配合医护人员参与患儿的手术治疗。②术前必须进行全面查体。特别注意患儿体重与营养情况,并做好全面健康检查,观察患儿面部皮肤有无黄疸、湿疹等,检查口内及耳、鼻、喉等部有無炎性疾患,并注意有无上呼吸道感染。若有感染病灶先进行治疗,暂缓手术;患儿入院后立即让家属开始练习用汤匙或滴管喂食流汁或母乳,以便患儿能在术后适应这种进食方式。③术前洗澡并用肥皂水清洗上下唇及鼻部以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根据患儿情况备血,术中失血可能影响其在术中和术后对于休克和感染的抵抗能力及创口的愈合。术前1小时注射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局部或全身感染。④术前禁食水4h,若患儿因饥饿哭闹不止,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⑤术前半小时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⑥患儿去手术室后,立即进行床单元及病室消毒,备氧气、吸引器、心电监护仪、暖风机,保持室温不能低于23℃。

术后护理

1.2.2.2 术后护理 ①按全麻术后一般护理。患儿清醒回病房后,立即取去枕仰卧头偏一侧,肩背部垫一软枕,以利口内分泌物流出;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备吸痰器置于床旁,及时吸出呼吸道内痰液及血性渗出物,以防止呕吐物、分泌物误吸引起窒息。②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给予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输液加抗生素等治疗。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氧的变化、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患儿有无哭闹、液体滴入是否通畅等。由于小儿的静脉滴注特点是流速不稳定,常受静脉压的影响,静脉压常随患儿哭闹而有大幅度改变,新生儿血量很少,对输液速度变化代偿能力差,几小时不注意则可导致体液失衡或心力衰竭应用输液泵是最好的选择[3]。③新生儿体温的护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极易造成低温,从而导致循环代谢的改变。在患儿去手术室后,调节室内温度27-29度,并使用暖风机开口置于床下患儿双下肢下方,温度设置在38度,持续吹风,维持患儿体温,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术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④新生儿睡眠的护理。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较低,神经活动过程弱、容易疲劳,易进入睡眠状态。新生儿一天所需睡眠时间为18-20h[4]。因此要保持病室清洁、安静、避免光声刺激,各种操作治疗集中进行,动作轻柔。以保证新生儿充足的睡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出生后能存活的新生儿,疼痛神经元通路在解剖上已成熟,并且不同来源和类型的疼痛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比婴儿和成年人更弥漫、强烈和持久[5]。若患者儿刀口疼痛哭闹影响睡眠者,可根据医嘱给予镇痛剂。⑤全麻清醒后4小时,可给少量葡萄糖水或母乳,应用滴管或小汤匙喂饲,汤匙不宜过大,不宜使用质薄的金属汤匙。喂食时汤匙置于健侧,避免碰触伤口,防止刀口污染。指导患儿母亲及家属正确的抱儿姿势。抱患儿时注意将小儿面部朝外朝上,切忌将小孩子面部支撑于父母肩上,以避免手术修复区碰(擦)伤。⑥术后第一天即可去除唇部创口包扎敷料,任其暴露。每日用碘伏擦拭刀口,保持刀口清洁,如创面表面形成血痂可用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清洗,以防痂下感染。⑦正常愈合切口,可在术后5-7天拆线,口内的缝线可稍晚拆除,如在拆线前出现缝线周围炎,可用抗生素湿敷,必要时提前拆除有感染的缝线,并行清洁换药和减张固定。⑧观察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若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新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后才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应积极请小儿科会诊治疗。⑨患儿脐部的护理。新生儿时期,脐带残端一般在小儿出生的3-7天之间脱落。恰恰在新生儿住院期间,由于脐部是细菌侵入的主要门户,如护理不当,细菌繁殖会造成脐部化脓,甚至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因此需保持脐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⑩患儿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有腭裂者告知腭裂修补时间。

2 结 果

本组患儿,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缝线无脱落,无线角炎,术后5-7天拆除缝线。术后患儿上唇唇红缘对合整齐,两侧颊部协调,外形美观,呼吸道通畅,患儿家属均表示满意。

3 讨 论

回顾唇腭裂修复的历史,从最为原始的裂隙边缘切成创面后拉拢缝合,到近现代的三角瓣形的设计,再到现在应用较多的Millard法;从原始的拉拢缝合到现在的功能性修复,历代多代学者的探索,目前的唇腭裂修复基本上可达到满意的效果,手术修复时间一般为出生3个月后,我院筛选身体健康,体重符合标准(2500g)的新生儿较早开展唇腭裂修复术,在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指导下,对新生儿唇腭裂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一方面要让先天性新生儿唇腭裂患儿得到亲生父母的接纳和认可,建立起正常的亲子关系,消除其父母的自卑、焦虑、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做好新生儿喂养、体温、睡眠、脐部等的护理、加强手术后的专科护理,使唇腭裂患儿出生后较早闭合唇部裂隙,将对患儿的影响降到最小,本组32例先天性新生儿唇腭裂经过手术、护理手术切口口均I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宋儒耀,柳春明.唇腭裂与腭裂的修复.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

[2] 李超男.新生儿家属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80-81.

[3] 丁红.小儿外科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33-34.

[4] 叶永青,黄云丽,黄东明,等.新生儿疼痛对早期神经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3):56-58.

[5] 李神美,韦琴,李小容,等.早产儿不同体位护理对其心肺功能及睡眠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1-4.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护理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及措施
关于眼科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研究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