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老年患者心理特征的护理管理方法探讨

2014-05-30 22:06王昕欧少君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老年患者护理

王昕 欧少君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特征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根据老年患者年龄分组,对各年龄组的常见心理特征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护理管理方法。结论 老年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存在着不同的气质差异,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势力导,作好心身全方面的整体护理。

【关键词】 老年患者;心理特征;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51-0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60岁以上老年人逐步增多,老年患者亦相继增加。如何针对老年患者特征,更好的服务患者,在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又能兼顾效益是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者以多年的临床护理及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对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室为心血管与神经内科的综合科室,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的老年患者216例,其中男性143人、女性73人;年龄在60岁至81岁,平均年龄69.72岁;住院时间最短11天、最长109天;心血管疾病89例、神经系统疾病127例。经治疗均为病情好转出院,每位出院患者及其亲友填写满意度调查单,在每个月度进行分析、总结,不断进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满意效果。

1.2 方法 将216例患者按年龄组进行划分:按60-65岁、66-70岁、70岁以上分3个年龄组,其分布情况,见表1。老年患者一般常见心里特征包括恐惧焦虑、失落、悲观失望和孤独感[1],常见心理特征发生率,见表2。由表2可见,60-65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其恐惧焦虑和失落感表现更为明显;66-70岁组与70岁以上年龄组比较,各类心理特征差异不明显;悲观失望和孤独感各年龄组差异不明显;在男女患者对比上,各年龄组中男女悲观失望差异不明显但恐惧焦虑差异突出,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而失落感和孤独感女性发生率明显小于男性。

2 护 理

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这些心理特征的主要因素如:环境的变化、角色行为的变化等,提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对策。

2.1 合理的病房氛围 对住院病房进行分區,老年患者尽量集中在一个区域;同层次的老年病人安置在同一病室,同一病房安排两名以上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年龄65岁以下患者同65岁以上患者安排在一个病房。从入住开始,由护士有意识地引导同房病友初步认识,并鼓励患者交流、相互照看。从社会人群效应来看,这样可以使老年患者具有同病相怜的心理慰藉感觉,减少失落感、孤独感和恐惧焦虑感,对60-65岁患者尤其明显。同时在病房内发生意外时,很容易搞清楚状况,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也可降低医患纠纷风险。

2.2 住院沟通 采用“2个10分钟沟通”制度。第一个10分钟是患者入院的第一天,由责任护士同患者进行10分钟沟通,了解患者特点,提醒患者及陪同亲人在服药、饮食等方面注意要点,努力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感,特别是女患者的悲观感。第二个10分钟是每天由值班护士同其中一名老年患者聊天10分钟,优先次序是未聊天患者、入院1周、入院3周、入院1个月以上,由护士长每天调整优先次序。聊天后,需记录聊天中发现的值得注意的情况,护士长每天查看记录。

2.3 问候服务 无论是查房、换药等都需要问候患者,如感觉怎么样、今天心情好吧等,告知其它病愈老人出院等令人振奋的消息,要点是避免不带感情的问候或公式化问同一个问题。护士站专门建立一册“问候语大全”,要求护理人员熟记,并能恰当地运用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

2.4 意外风险及管理对策 由于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意外风险,而且意外风险后果比较严重。而当今医患关系紧张,往往一起意外风险常常导致医院很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减少意外风险的发生、发生意外风险时如何处理及降低意外风险损失至关重要。

2.4.1 制作老年人温馨提醒卡 在提醒卡上,除了家人护理要点外,红字做意外提醒。还要向患者、家人及陪护说明。

2.4.2 常见意外防范 ①用药意外:除了护士必须严格执行用药护理规范外,重要的是要降低患者自用药发生的风险,对于危险药物需按次提供。②摔倒意外:水房、厕所铺设防滑垫,安装站立扶手,并贴上使用提示,开水房贴显眼的高温警告标志等。

3 体 会

护士是接触患者的时间最长、关系密切、影响也最大的一线工作者,应该运用心理学知识,敏锐细心地观察病人的各种情绪变化,用良好的情绪去引导病人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使之生活在轻松、愉快、乐观、良好的情绪中,以保持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安全、安静、舒适的休养治疗环境也是做好心理护理的重要一环,更是保证患者安全、降低风险、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环境对支持生命及其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老年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存在着不同的气质差异,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势力导,作好心身全方面的整体护理,让病人从心理上把疾病的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康复的动力,使病人的身心处于接受检查、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以促进病人的康复。心理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针对老年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它的护理管理方法有待于我们的护理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创新。面对当今高素质的老龄群体、复杂的医患关系、发达的信息、多功能高效的网络及媒体,对我们的要求也更高,更有待于护理同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罗霞.老年病人常见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中国社区医师,2007年3月9卷6期:96.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老年患者护理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