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患者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4-05-30 05:56周敏霞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肠瘘护理

周敏霞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肠瘘患者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精心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36例患者治愈34例,占94.4%,死亡2例,占5.6%。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引流并发症,平均痊愈时间为(24.5±3.2)d。结论 给予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的肠瘘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手术失败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肠瘘;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54-02

肠瘘属于腹腔内手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难度较大,恢复较慢,临床致死率较高[1]。肠瘘发生初期,露出物积聚会引发局部炎症,如不及时引流处理则会造成感染的扩散,腐蚀腹腔组织及裸露的血管,引发更多并发症[2]。故保持引流的通常,及时控制感染是治疗吻合口瘘的基本原则[3]。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实施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42.8±2.4)岁。胃瘘5例,胃空肠吻合瘘4例,小肠瘘10例,十二指肠瘘8例,多发性小肠瘘2例,盲肠瘘2例,结肠瘘5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双套管置入及固定 将多孔腹腔双套引流管距离瘘口1-2cm左右处置入,连接内管与负压吸引器后将滴水管与输液管连接,使用生理盐水进入到腹腔中进行冲洗,根据患者肠液载稠度、引流量变化适当调整冲洗量和冲洗速度。为保证引流管的通畅、相应减少腹腔持续灌洗引流造成的腹腔组织刺激,每日冲洗量要控制在1500-2000mL之间,冲洗的前3d可采取24h持续冲洗吸引处理,将漏至腹腔的肠内容物及时稀释并引流出,冲洗滴速可调节至80-100滴/min,随着引流液混浊程度逐渐降低以及引流液量的减少,滴速可逐渐调节至40-60滴/min,也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间歇冲洗。后使用胶布将双套管在腹壁上加以固定,将输液管和内管固定在一起。将引流管外固定在床边,并保留一定的长度,确保引流管不会因动作导致管道移位或者脱落。

1.2.2 调整吸引器并处理引流管及引流液 将吸引器负压开关打开调整到有效负压值,一般为8-12kPa,最大不超过20kPa,以吸引管能及时将瘘出液吸出又不会导致吸引管阻塞或损伤到周围组织为宜。在引流过程中要加强巡视监护,及时将内管内堵塞物清除,确保内管哦畅通无阻。护理人员要及时将引流液颜色、性质详细记录,及时补充冲洗液,如有异常要及时向医师汇报并给予及时处理。要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敷料,及时吸尽肠瘘渗出液,如发现患者发生皮损症状要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合理药物治疗,如氧化锌软膏等。

1.2.3 腹腔双套管拔管指征 当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正常以及消化道梗阻消失,患者体温及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引流液由浑浊变为清亮,冲入量与引出量相近时,即可停止冲洗操作并逐渐将其向外拔出;当引流液相对较少时,可考虑将引流管拔除。

1.2.4 心理护理干预 出现术后肠瘘等病症的患者会出现患者自尊的低下及社交障碍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过程中会产生不适应、恐惧不安等心理,容易产生沮丧、躁动不安、焦虑等情绪,难以接受现实。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基本资料,根据患者个人特点及心理变化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的知识,耐心向患者讲解在放置套管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另外要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获取其理解与支持,共同协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临床康复。

2 结 果

36例患者经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及相关护理,治愈34例,占94.4%,其中6例患者瘘口在情况稳定条件下经手术治疗痊愈;死亡2例,占5.6%。死亡原因中,1例由于手术修补发生再漏现象死亡,1例由于多次进行堵漏失败而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引流并发症,且均拔管顺利,治疗痊愈时间为11-50d,平均治愈时间为(24.5±3.2)d。

3 讨 论

肠外瘘属于腹部外伤及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相关研究表明肠瘘发生原因中有80%为医源性因素,其次为创伤因素,占10%左右[4]。肠外瘘发生后,大量具有刺激性的消化液、脓液及粪渣等会在腹腔、盆腔积聚,加重感染并引发诸多严重并发症。给予患者早期腹腔彻底的冲洗以及充分有效的腹腔引流操作能有效控制腹腔感染,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为预防及减轻肠瘘对机体的损害,以往术者在结束手术后会给予常规防治乳胶引流管,便于对引流液颜色及形状进行观察,并具有将溢漏的肠液、胰液等引流出腹腔。但这种引流方式引流量较小,容易堵塞,效果并不太理想[5],往往會造成脓血块、纤维素样物质或脱落坏死组织等沉着,最终将引流管堵塞,造成引流不彻底的情况。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创伤比较小,持续的冲洗能将露出液有效清除,避免腐蚀损伤腹腔内器官,能有效防止引流管受到脓血块、纤维素样物质或脱落坏死组织等的阻塞,保证引流的通畅性,减少伤口周围皮肤感染的发生,并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人员护理伤口的工作。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国强,王宏新.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在结直肠吻合口瘘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06):85-86.

[2] 周静,杨亚南,潘立茹.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的感染控制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0(52):47-48.

[3] 郑礼嫣.肠外瘘应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的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3(54):28-30.

[4] 张瑞星,岳江涛,庞乐.食管床引流主动脉弓后吻合预防治疗吻合口瘘的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2,06(25):12-13.

[5] 夏漫辉,冷云华.“食管缝扎+胸腔冲洗引流”在重症胸内吻合口瘘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2(22):03-04.

猜你喜欢
肠瘘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胃肠道术后肠瘘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粪石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穿孔手术方式探讨分析
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护理观察
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的临床分析
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在肠瘘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外科手术治疗肠瘘的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