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脑卒中患者临床输液管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

2014-05-30 11:41杨志红张凌云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细节护理脑卒中

杨志红 张凌云

【摘要】 目的 急性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神志不清或烦躁,这就要求护士妥善固定输液部位,经常巡视病房,随时注意液体滴速及局部水肿的情况,如果肢体躁动较明显,可加用约束带妥善固定肢体,以保证输液通畅,防止渗漏。所以细节护理很重要,本文就探讨细节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18.0%)明显小于对照组(5.67%),护理满意度(100%)明显大于对照组(81.0%),且P<0.05。结论 加强对脑卒中患者临床输液管理中的细节护理,可明显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耐心给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利弊。

【关键词】 脑卒中;输液管理;细节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80-01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重视护理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脑卒中即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静脉输液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给药方式,细节决定人的安危,决定医护职业的成败,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细节护理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仅就脑卒中患者探讨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6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常规输液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卒中类型等方面具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2 细节护理

2.1 输液途径与输液肢体选择时的细节

2.1.1 有条件可采取股静脉置管技术 可使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为零,而且不影响患者翻身及肢体功能锻炼,为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着尽可能远离原发病及受伤部位的原则,脑卒中患者宜选择下腔静脉系,即选择股静脉置管。

2.1.2 如无条件也可采用静脉留置针 选择上下肢易固定、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较大静脉,以上肢静脉为主,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缓慢,易发生血栓和炎症。注意应避免连续多次在同一条血管上进行穿刺,亦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长期注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1.3 在临床工作中 在为脑卒中偏瘫患者输液时,很多时候会选择在患侧输液,因为都觉得患侧肢体不易动易于固定,这样就可以减少针头滑出血管的机率,穿刺没有疼痛,而且采用健侧输液,在输液过程中,常因患者烦躁或活动等原因不能很好地配合,易造成渗漏,所以有些患者或家属主观因素希望在患侧输液,这个观点应坚决纠正。

2.1.4 应合理安排输入药液的顺序 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高渗液如20%甘露醇、脂肪乳、氨基酸等对血管刺激性大,在输入这些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甘露醇除外),同时应在输液过程中间输入,尽量不将高营养液体放在最后一组,避免对血管刺激较大引起液体外渗。注意各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以防不同药物混合产生微粒而发生堵管。患者外出检查需暂停输液时应及时封管。

2.2 选择封管液的细节 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封管液,脑出血患者常规采用生理盐水封管,用生理盐水5ml每6-8小时封管一次。有研究表明,高血粘度患者采用肝素液封管,以75U/ml浓度肝素液封管效果较好。封管时采用缓慢注射正压封管法,即边缓慢推注(脉冲式推注)边退出针头,推注的同时关闭小开关,再拔出注射器,始终保持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封管时小开关关闭位置靠近留置针延长管起始处,这样可确保小开关至针尖处保持正压,避免血液回流到针内造成堵管。

2.3 液体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细节 对有明显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的患者先给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有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注意心肾功能情况,发现尿素氮进行性升高,要即时停用甘露醇,改用其它脱水剂。因高血糖会加重脑梗塞,发病12小时或24小时内不宜用含糖液注射,可予706代血浆、林格氏液等,避免高血糖加重酸中毒和脑损害。

3 结 果

3.1 护理差错 研究期间,观察组仅出现护理差错1例(5%),对照组出现护理差错4例(20.0%),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81%,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 讨 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而脑卒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所以在细节上要注重输液时间上合理安排,同时护士在用药过程中需监测患者是否出现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以便精确地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让患者尽快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冬青.细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临床输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4(9):339-340.

[2] 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2期.

[3] 钱春荣.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建立和效果评价[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7(8):47-48.

[4] 陈敏珍,陈兰瑛.细节化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103-104.

[5] 贾虹.静脉输液后新式拔針法效果观察[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2,10(28):342-343.

猜你喜欢
细节护理脑卒中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细节护理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安全的价值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的地位
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