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探析

2014-05-30 11:41薛飞扬郑冰心韩月欣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产科护理

薛飞扬 郑冰心 韩月欣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产科护理的新模式对产妇的焦虑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实行产科护理新模式管理前后各14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传统组及新模式组,传统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新模式组在传统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新模式管理,包括心理护理干预,音乐疗法,呼吸训练及导乐分娩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情况及分娩的质量。结果 新模式组产妇重度及中度焦虑所占比例均低于传统组,疼痛III级所占比例低于传统组,产妇产程明显缩短,剖宫产几率明显降低,术后出血有所减少,新生儿窒息率有所下降。结论 在产科中对产妇实行新的护理模式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的几率,减少了术后的出血量,缓解了产妇的焦虑情况,提高了产妇的分娩质量。

【关键词】 产科护理;产妇焦虑;分娩质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8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对于产妇的心理保健越来越重视,因此对于产科护理的模式改变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分娩对于产妇是一种强烈的刺激,产妇往往有较强的焦虑恐惧及不安的心理,因此在产科护理中给予充足的心理护理,呼吸训练方法指导,导乐分娩护理管理,对于孕产妇焦虑心情的降低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文观察分析了我院新模式产科护理管理前后采用产科护理的新模式对产妇的焦虑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6月实行产科新护理模式管理前后1年内的各14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传统组及新模式组,其中传统组中年龄在22-33岁,平均年龄(26.4±2.8)岁,孕周36-43周,平均(39.4±1.8)周;新模式组中年龄在23-32岁,平均年龄(26.7±2.5)岁,孕周37-42周,平均(39.3±2.1)周。两组患者均为单活胎,胎位正常,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传统组采用传统的产科护理,包括产前心理护理,分娩知识宣教等内容。新模式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新的分段式护理管理,包括产前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拉梅兹式呼吸训练法指导,音乐疗法和导乐分娩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及方法如下:

1.2.1 产前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产前发放宣传手让产妇初步认识分娩的过程。让孕妇与其丈夫一起认真学习孕妇知识,得到家人关心与支持。妊娠晚期产妇尽早熟悉产房位置和环境,入院后助产士主动热情的接待产妇,并主动的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管理制度和生活设施,建立护患关系良好的基础,使孕产妇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降低焦虑的心理。

1.2.2 拉梅兹式呼吸训练法指导 指导孕产妇屈膝仰卧位,全身放轻松,最大的深吸气后吐气,保持吐气的速度稍快于吸气,根据子宫的收缩程度调整呼吸的频率。产前加大分娩技术的训练,增加产妇自然生产心理顺应性能够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几率。

1.2.3 音乐疗法 产房内配备有各种音乐,在产妇入室之后自行挑选喜欢类型的音乐,将音量调到产妇能接受的程度,帮助放松心情及分散产妇注意力,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消除恐惧、焦虑、疲劳、紧张的情绪,提高应激能力,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来完成分娩。

1.2.4 导乐分娩护理 每个产妇都设有独立的家庭式产房,产房内配备齐全的家庭式待产床,有优秀助产士1对1进行产程陪护指导,给予产妇亲情式陪护,严密监控产妇及新生儿安全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解决产妇问题。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窒息率。其中焦虑程度采用SAS焦虑自量表测定,50分以下评为正常,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疼痛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分为四级[2],其中腰腹剧烈疼痛,无法忍受,伴有喊叫及辗转不安为III级;腰腹明显疼痛,可忍受,伴有呼吸急促、出汗为II级;腰腹部疼轻微疼痛,不影响睡眠为I级,无疼痛或极轻微疼痛为O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妇焦虑及疼痛程度 两组产妇焦虑及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由此可见新模式组产妇重度及中度焦虑所占比例均低于传统组,疼痛III级所占比例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娩质量 两组产妇分娩质量比较,可见采用新模式护理干预后产妇产程明显缩短,剖宫产几率明显降低,新模式组术后2h平均出血(159±16)mL,新生儿窒息出现2例(1.4%);传统组术后2h平均出血(249±33)mL,新生儿窒息出现8例(5.7%),由此可见新模式组術后出血有所减少,新生儿窒息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 结

近些年来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及分娩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改善,产科的新模式护理干预模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3],本文通过观察分析我院新模式产科护理管理前后采用产科护理的新模式对产妇的焦虑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情况可见,在产科中对产妇实行新的护理模式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的几率,减少了术后的出血量,缓解了产妇的焦虑情况,提高了产妇的分娩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静惠,许章英.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生理与心理影响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08,12(14):1432-1435.

[2] 周紫琼,邬俏璇.产时焦虑症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4683-4684.

[3] 周艳瘩,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61-163.

猜你喜欢
产科护理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观察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国际助产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