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病人压疮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2014-05-30 19:13佀艳琪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脑卒中压疮防治

佀艳琪

【摘要】 目的 对压疮评估处于高危状态的脑卒中病人,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压疮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55例压疮评估处于高危状态的病人,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55例病人中,36例未发生压疮,14例发生I期压疮,3例發生II期压疮,2例发生III期压疮,最终均治愈。结论 认真准确的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预防预防和治疗压疮。

【关键词】 脑卒中;压疮;防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6-0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或压力性溃疡[1]。由于重症脑卒中病人,肢体瘫痪重,处于被动卧床状态,极易发生压疮。现对55例压疮高危病人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3月——11月收治的55例年龄在68-81岁的重症脑卒中病人,其中脑出血18例,脑梗塞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3例病人入院时处于浅昏迷状态,用Braden评分法评估12分,属于高危病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原因分析 ①压力因素:局部组织在持续的垂直压力作用下,极易发生压疮,脑干病变的病人,翻身可导致呼吸抑制不宜过多的搬动,肢体瘫痪不能自行改变卧位的病人,若护理人员不能及时为病人更换卧位,骨突部位(骶尾部、髋部、肩胛部、枕部、耳部、膝部、踝部、足跟等部位)脂肪少,在持续的压力作用下,皮肤和皮下组织就会发生缺血、缺氧而出现压疮。本组55例病人均卧床不起,不能自行变换卧位。②潮湿或排泄物刺激:本组有20例病人尿便失禁,在汗液、尿液等排泄物的刺激下,导致皮肤角质层保护能力下降,而发生压疮[1]。③摩擦力和剪切力:在为病人翻身时,皮肤与床单表面的摩擦,或床单、衣服的皱着、碎屑都会增加摩擦力,半坐卧位时身体下滑产生的剪切力,都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表皮破损,而发生压疮。④营养不良:意识不清,吞咽困难,不能进食,的病人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极易发生压疮[2]。本组有8例病人不能经口进食。⑤其他因素:老年病人皮肤变薄、松弛、干燥,皮肤易损性增加。发热也可导致压疮发生,发热时组织细胞耗氧量增加,加之局部组织受压使组织缺氧加重,故发生压疮的几率升高。

1.2.2 预防 ①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对压疮高危病人,应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一般每2h翻身一次,必要时1h或30min翻身一次,并建立翻身记录卡,对不易过多搬动的病人,可使用波动式气垫床,或身体空隙处垫软枕,增大身体支撑面降低骨突出所受的压力。现不支持使用气圈,可加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妨碍汗液蒸发。②避免潮湿和排泄物刺激,保持皮肤、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擦洗是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温水擦浴不仅可以清洁皮肤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易出汗的部位可使用爽身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擦洗,皮肤无破损的情况下可涂凡士林保护。不可让患者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以免皮肤受潮湿刺激。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协助患者翻身时或搬运病人时,应将患者的身体抬离床面,以免因摩擦使皮肤受到损伤,可在骨突部位使用保护性敷料,如(3M透明敷料,水胶体辅料等)使用无破损的便器,使用时抬高臀部,不可强拉硬推,在便器边缘垫软纸或布垫,防治擦伤皮肤。抬高床头不超过30度,半卧位时足底、膝关节下垫软枕,防止身体下滑[2]。④增进全身营养,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膳食,如VC和锌,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吞咽障碍的病人,可给予鼻饲,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⑤健康宣教,对压疮高危病人及家属,讲解压疮发生的原因及危害,使其掌握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防治压疮的护理活动[3]。

1.2.3 压疮的分期治疗 Ⅰ期:淤血红润期:应增加翻身次数,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避免摩擦、潮湿和排泄物刺激,加强营养摄入,并进行床旁交接。Ⅱ期:此期应注意保护皮肤,对出现水泡处应避免摩擦,防止水泡破裂发生感染,使其自行吸收,较大的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再用无菌干敷料覆盖[3]。Ⅲ期:浅度溃疡期:此期应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提倡使用保湿敷料,便于新生上皮细胞生成,促进疮面愈合。Ⅳ期:坏死溃疡期:此期应清洁疮面,去除坏死组织,采用去腐生肌,活血化於中药或烫伤膏等外涂,同时增加全身营养摄入,如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等,疗效较好。

2 分析结果

压力因素是脑卒中病人发生压疮的最只要因素。本组发生压疮的19例病人,都由压力因素引起。在潮湿刺激下因摩擦力和剪切力发生压疮的5例。55例病人中存在营养不良和发热的病人16例,因能够按时翻身解除局部组织压力未发生压疮的有7例。发生Ⅰ期的压疮的14例,Ⅱ期的3例,Ⅲ期的2例,经治疗均治愈。

3 讨 论

压疮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保护性反射迟钝,皮肤及软组织血液循环减慢,屏障功能亦有减退。因此,脑卒中患者在昏迷、高热、瘫痪、神经麻痹时,若骨突部位稍微受到压迫,就很容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皮肤软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另外,出汗、大小便失禁,均可使局部组织潮湿而高温,利于细菌繁殖,细菌或毒素的作用及污染物的浸渍,导致组织浸润、感染,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在压力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形成压疮[4]。脑卒中患者由于常伴有机能衰退,一旦形成压疮,很易导致经久不愈,不但妨碍活动,而且而且还增加护理的难度,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精神创伤,严重者还要危及生命。

4 小 结

压疮是局部和全身综合作用引起的,皮肤组织变性、坏死的过程,因此积极的预防,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宣教,了解发展规律,掌握防治技术从而自觉有创造性的完成压疮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小兰.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0.

[2] 徐依凡,冯晶.压疮病人的护理现状[J].护理研究,2008,22(9C):24452447.

[3] 陈萍,刘慧,晚期癌症病人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0B):2684.

[4] 马桂芳.压疮管理流程的应用及效果[J].吉林医学,2008,29(10):840.

猜你喜欢
脑卒中压疮防治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论对老年压疮的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