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护理干预在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2014-05-30 03:19吕慧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吕慧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内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护理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内科患者共110名,将11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55名,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针对对照组的55名患者实施常規护理,观察组的55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合临床治疗记录,展开分析及研究。结果 经研究发现,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患者满意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文化水平越高,护理干预效果越好。结论 在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和患者的文化水平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在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必须注重护理干预的开展力度,及时做好相关的评估,掌握良好方法,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实施。

【关键词】 内科患者;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31-02

护理干预是指借助多个学科结合使用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有组织、有计划以及有系统的进行护理干预活动来帮助患者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情况,促使他们自觉地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或者消除影响他们身体健康的一些危险因素。在临床医学中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的内容,以及患者他们自己对健康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我们选择性回顾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内科患者共110名,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内科患者共110名院,所有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35-6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6.3岁。所有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原发性的高血压病39例,糖尿病患者2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其中病重26例,病危4例,患者的病程为0.2-25年;患者的文化程度构成为:小学42、初中40、高中及大学28例,调查中所有的患者都意识清醒且智力正常。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2组病人在年龄、文化程度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对照组的55例患者 按照一般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常规护理,包括输液护理、定时巡查等。

1.2.2 对观察组的55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 护理人员要注意地面的整洁干燥,室内整齐摆放物品,走廊、病房和厕所等湿滑处放置防滑垫或警示牌,以及进行常规护理。多关注患者的动向,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性情狂躁的患者应该防护,避免受伤,并向亲属强调防护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随意取下防护栏,应注意患者翻身和下床的帮扶。护理干预之后,医师要对他们接受护理干预的相关掌握程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用0、1、2、3、4表示,然后把相应的评估结果写在评价记录单对应项目栏上,针对患者的需求选择相关护理干预内容以及方式,下次护理干预之前应对上次的内容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同上。为避免主管护士评价时出现偏差,记录的内容要由护士长以及护理骨干组成一个质量控制小组每周对病人进行1次评估。患者在出院前所有项目得分大于3分的为护理干预合格。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对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内容与实际的操作技能得分情况对比 见表1。

3 讨 论

通过临床分析,笔者认为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内科护理面对患者年龄大多较大,体质多弱,病程均较长,心血管病变快等特点,比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肾病综合症、高血压等,住院时间长,治疗时间长,患者情绪波动大,易烦躁,易动怒等。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动作轻柔,操作准确细致,讲解耐心细致,定时把药物发放到患者手中,并及时监督患者服用,对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应重点护理,给予生活照顾,多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意外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患者满意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最新的治疗技术与设备都在内科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各种新技术更新速度快,技术含量增大,对于后续的护理也提出了各种新要求。很多护理人员没有做到及时了解、学习新治疗技术以及新设备对于护理的新要求,或者对于护理新要求操作不到位,操作不熟练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形成。因此需要在医院内部定期举行护理工作合法操作知识竞赛以及其他活动,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人员合法操作和规范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尽量避免各种安全隐患的形成。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应该注意,以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这样可以激发了护士以及患者他们的学习热情,完善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与积极性,从而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最终提高住院病人的满意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内科病人施行的健康教育效果与内科病人的文化程度以及病情程度有关,在我们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及时做好相关的评估,掌握良好方法,灵活施教。

参考文献

[1] 苏弦.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24):125-126.

[2] 李芳,肖颖洁,陈彦,尹娟泽,杨润.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急救能力培养与提高[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08):51-53.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