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儿童医源性损伤

2014-05-30 04:39刘冬鑫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医源性外渗病房

刘冬鑫

【关键词】 如何预防;儿童医源性损伤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40-01

儿科病房的小患者是一群特殊群体,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年龄小,体质差,心理刺激发育也尚未成熟,受外界刺激时,其心理与行为受主观情绪支配性大。随着现代儿科医学飞速发展,各种仪器、设备的大量使用及频繁的抢救,各种侵入性操作,势必会产生儿科病房内的医源性损伤,使患儿及家长格外紧张。原因分析:

1 环境因素

1.1 噪音各种仪器设备机械声,报警声,各类通讯运输系统,包括电脑主机、打印机、输液用推车,电话,门铃等,其他患儿的哭闹声,医护人员及家属的说话声都可以成为噪声的来源[1]。

1.2 各种显示器上闪亮的指示灯,运行中的心电、呼吸曲线波形、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也可刺激患儿视觉,引起情绪紧张,恐惧不安,往往加重病情。

1.3 睡眠干扰 因患儿疾病本身治疗需要,频繁的睡眠干扰使患儿感到紧张,丧失正常的昼夜节律,睡眠型态十分紊乱。

1.4 强迫静卧和拥挤感 患儿自由受限及病室陌生环境和人员造成的拥挤感。

2 皮肤损伤

2.1 监护仪用到的血氧检测探头、电极片、袖带等接触皮肤时间越长,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越高。

2.2 强迫卧位引起压疮。

2.3 医用胶布的大量使用造成撕扯胶布引起的皮肤损伤。

2.4 诊疗操作造成药物外渗引起皮肤损伤,甚至坏死。

3 护理对策

3.1 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静 保持住院区的干净、整洁、保证良好的通风采光,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应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讲话轻、操做轻,仪器报警声应尽量调低[2],播放一些曲调舒缓的音乐。妥善摆放设备,调整病室的温度、温度和光线。抢救危重患者时注意保护周围患者。减少对患儿视听,触等感觉器官的刺激。护士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时说话要轻柔目光中带有安慰和希望,使患儿感到亲切与安全。

3.2 皮肤护理 ①保持皮肤清洁,长时间卧床患儿特别注意骨突部位及皮肤褶皱处皮肤有无破损,每2-4小时翻身一次。②粘贴电极片部位的皮肤需用酒精清洁,皮肤需干燥,电极放置时间24-48小时后应更换。重新粘贴时必须更换部位,避免长时间粘贴引起皮肤损伤。③尽量减少医用胶布的使用,改用水胶体敷料或纱布包裹[3]。撕扯胶布最好在粘胶布24小时后执行,使用蘸有温水的棉棒湿润局部皮肤有利于减轻损伤,在不需要重新胶布固定的部位可以使用液体石蜡或润滑剂撕揭胶布,减轻对皮肤的损伤。④减少侵入性操作,如气道吸引、足底采血,各种注射等,减少造成机体防御屏障的人为破坏。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头皮针使用。有研究证明,静脉留置针对血管的损伤小,液体外渗的几率低于头皮针。⑤药物外渗的预防,经常巡视,有效固定,选择管腔大的血管,避免反复用一条血管穿刺或长时间输液。判断局部血液循环情况,避免选择血运差部位的血管和关节部位血管。静脉推注药物速度应减慢,使用刺激性药物、高渗性药物、缩血管药物时尽量稀释。使用透明敷料或透明胶布固定穿刺部位,有利于及时发现药物外渗。

4 小 结

我们在肯定新的仪器设备其先进性和优越性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局限性和不足,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强与患儿的沟通,对患儿的身心状况及时作出评估,善于发现问题,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护理对策,减少医源性损伤,促进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爱霞,杨巧会,孔金娜,等.重症监护病房噪音监测与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5,20(24):46.

[2] 黃小梅,李晓惠,邹惠芳,等.质量控制小组对病房噪音的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65-66.

[3] 杨晓静,范红.湿性伤口愈合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0-1491.

猜你喜欢
医源性外渗病房
更正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便宜的病房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6例分析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
盐酸表柔比星迟发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