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4-05-30 04:39李素秀王宝英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效果分析

李素秀 王宝英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效果,为提高慢性胃炎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的优势提供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0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编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三天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患者焦虑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满意度和睡眠质量的提高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 给予慢性胃炎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健康教育干预;慢性胃炎;效果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48-02

慢性胃炎作为一种现今常见的慢性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造成患者的精神焦虑,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困扰。慢性胃炎久治不愈则易迁延为慢性溃疡,加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还有恶化为胃癌的潜在危险.传统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现在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现在的治疗方案不仅要考虑到病人发病的生物学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到有关的心理因素及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将所有这些因素看作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慢性胃炎病情本身受患者精神影响就比较大,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再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5例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了教育干预,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0例病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编号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9-45岁,平均33.3±4.1岁。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31-49岁,平均34.2±4.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在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排除具年龄过大,体质过弱的患者。排除有其他严重慢性病的患者,排除不愿意参与此项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予以慢性胃炎的常规治疗方式,其中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

1.3.1 慢性胃炎的常规治疗 患者入院后即对症施予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和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对于个别营养条件较差的患者还要给予营养支持。

1.3.2 健康教育干预 对患者进行宣教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知识层面和理解力的差异,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也要有不同的针对性,可以采用讲座、个别交流、宣传栏等灵活的宣教方式向患者讲解慢性胃炎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危害性和疾病预后等,使患者对慢性胃炎有相对完整的认识[1]。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包括三部分:①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患者平时的饮食应注意不要食用过酸、辣或者凉这一类对胃部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要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不要暴饮暴食或者不规律饮食,提倡定时定量或者少量多餐。②提高患者的遵医嘱依从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明药物的作用道理及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③给予患者正确适度的心理安慰。由于疼痛的刺激患者容易产生焦虑,苦闷的消极情绪,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还会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护理人员应多倾听患者诉求,给予安慰和鼓励,从专业的角度为患者讲明治愈的可行性,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预后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三天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和睡眠质量改善状态。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分87分,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实验组患者平均为7.22±1.51,对照组患者平均为9.22±2.20,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LSIA评分,实验组患者平均为19.97±4.81,对照组患者平均为15.12±3.21,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的焦虑改善状态和睡眠质量的提高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3 讨 论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慢性胃炎不仅能影响患者生理机能,还能影响心理状态。而长期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又会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发生异常反应,导致胃分泌细胞功能異常而发生胃黏膜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康复进程极为不利[2]。本文笔者实验证明,对慢性胃炎患者在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改善患者饮食习惯,提高患者的遵医嘱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和睡眠质量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邬国英,夏云,郑琴芬.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5-96.

[2] 李珍.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3):134-135.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效果分析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50例效果观察
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疗效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