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严重创伤病人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2014-05-30 04:39李微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干预

李微

【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病人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6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急救的抢救程序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急救的抢救程序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急诊急救的患者实施相关的抢救程序后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严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50-02

严重创伤是指受到外力打击造成人体某些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称之为创伤[1]。严重创伤常会伴有多发性损伤、复合伤。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等各种意外导致的严重创伤的患者逐渐增多,此疾病的患者常伴有心、脑、肺、肝及其他重要器官的损伤,严重会危及患者生命性质的损伤[2],此类型的患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规范性的科学急救护理方法,特别是抓紧伤后“黄金1h,白金10min”的抢救及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及死亡率[3]。为了提高严重创伤急救护理工作质量及临床效率,现将急诊急救护理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严重创伤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13-67岁,平均年龄45.39±4.39岁,按受伤原因分类:其中交通事故伤的患者38例,坠落伤的患者18例,殴打伤患者1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急救的抢救程序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创伤程度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患者实施相关的急诊急救护理程序具体方法如下。

1.2.2.1 A+B(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呼吸) 创伤后60min是“黄金60分钟”应遵循“先救生命再治疗”的原则急救力争时间,启动急救抢救程序,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为主要救治先决条件,通气障碍是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死亡的常见原因。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尤其是颅脑损伤的患者常伴有颜面以及口鼻出血,有些患者会出现呕吐,因此呼吸道常常会发生分泌物、血块以及呕吐物误吸阻塞呼吸道,呼吸道梗阻完全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护理措施,给予患者氧疗,必要时紧急心肺复苏,若患者出现呼吸窘迫、呼吸困难则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1.2.2.2 C(维持有效循环) 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常伴有重要脏器的损伤,出现大出血时会因为血容量不足,严重导致休克,直接影响脑细胞的代谢量。院前急救护理必须迅速的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给予补充血容量,采取扩容治疗,液体扩容遵循先快后慢,先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的原则,轻中度休克的患者30min内输注液体1200-2000ml液体,重度休克患者15min内输注2000ml以上液体,其中晶体与胶体的比例为3:1。对于血压高并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时,待循环功能稳定的情况下立即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控制颅内压再升,减轻脑水肿的发生。

1.2.2.3 D(神经功能障碍评估) 通过患者的伤情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护士要做到细致心中有数,针对突发事件有良好的应对措施,妥善处理患者的伤势,应做到良好的轻重缓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颅脑损伤的患者主要对瞳孔改变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两侧的对比。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

1.2.2.4 E(显露) ①观察患者伤情对于开放性损伤的患者立即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将撕脱离体的保留、备手术用。②颅骨骨折的患者:出现脑脊液耳漏以及鼻漏者,切忌冲洗、禁止填塞或局部涂抹药物等,告知患者不要擤鼻涕,让漏液自行流出,保持耳廓的局部清洁,禁止填塞和倒流,以免加重感染;如为开放性颅骨骨折的患,应给予现场局部包扎用无菌纱布进行有效的加压止血,包扎完毕用头套给予外固定。针对于颅脑损伤有颈部损伤的患者应合理使用颈托等外固定制动加以保护等措施。③患者如出现动脉出血时立即给予现场止血钳止血或结扎止血。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同样的治疗和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严重创伤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急的特点,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急救过程中具有时间性、针对性、准确性并且要分清轻重缓急,在急诊急救的工作过程中,护士要必须具备职业素质、精湛的急救护理技术以及相关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4]。在急诊急救工作中也要在按照程序进行急救的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窦贺荣.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21(9):893.

[2] 曾慧.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1(3):223.

[3] 张会文.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0,7(23):44.

[4] 严东旭.创伤骨折的护理体會[J].现代医学杂志,2009,67(8):61.

猜你喜欢
严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干预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急诊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大承气汤对35例严重创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早期防治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探讨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分析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