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社区护理分析与探讨

2014-05-30 05:11曹楠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探讨社区糖尿病

曹楠

【关键词】 糖尿病;社区;护理;分析;探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71-02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DM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数据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是普通人的2.6倍,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是总人群的1.6倍,在更年轻的年龄组,死亡风险会更大。DM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l3年7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78例糖尿病患者,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4l-82岁,均64.1±12.2岁,所有病人的诊断均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

1.2 诊断标准

1.2.1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 ①一次空腹FBG≥7.0mmol/L;②或者一次OGTT后2小时血糖≥11.1mmol/L;③或者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符合上述条件中任意一项可诊断为糖尿病。

1.2.2 无明显糖尿病症状 ①一次空腹FBG≥7.0mmol/L;②或者一次OGTT后2小时血糖≥11.1mmol/L;③或者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符合上述条件中任意两项可诊断为糖尿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处理数据,定量数据均以(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每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之间治疗前、治疗后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LSD法;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临床护理

2.1 饮食运动护理 糖尿病治疗中任何一种方法都离不开饮食、运动的配合,患者住院后,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详细的健康教育包括病室、住院制度、医护人员的姓名、病情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等,讲解科学合理的饮食和适宜的运动疗法,应根据病情制定出具体的食谱及运动处方,并说服患者接受以上治疗及辅助治疗。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一点。护理人员要随时指导,同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要有坚定的信心去战胜疾病。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将每天的热量按1/5、2/5、2/5分配至早、中、晚三餐中[2]。

2.2 药物治疗 社区护理应该指导糖尿病患者有合理用药习惯,要培养糖尿病患者主动服药性和自觉服药性,而不是过于机械性的遵医服药,要让糖尿病患者自己对自己服药后的情况进行记录,这样能有效的配合患者的药物治疗,还要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的注射,严重患者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口服降糖药的治疗[3]。

2.3 低血糖护理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该给糖尿病患者服用适量的糖水,如果低血糖严重时可以食用一些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来缓解,切忌不要食用过多。如果糖尿病患者因低血糖出现昏厥现象时,应该及时将葡萄糖粉或者是食用的白糖等塞入到患者的口腔内,让其服用,10min左右症状将会缓解,如此方法对患者没有作用,就要将其立刻送往医院诊治。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只注重血糖升高,还要对低血糖加以重视和预防,当运动量过大时,应该增加食物的吸收,减少胰岛素、降糖药用量的使用。糖尿病患者在外出时应该随身携带饼干等食物,预防发生低血糖现象,对于早晚低血糖发病者,应该在入睡前使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来进行调节[4]

2.4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当人的身体受到内在或外在不良刺激时,可导致内分泌激素增加,如胰岛素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均可对抗胰岛素的作用而升高血糖。针对本院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增进感情交流,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感觉到被理解、被尊重。对于孤独、忧郁的患者,采用个别交流的方式,并多鼓励参加集体活动,我科每周安排看电影、工休同乐会,使患者保持愉悦的情绪;对于主观积极感受下降而消极感受上升的患者,指导其正确看待周围事物的变化,帮助其实现角色转化[5]。

2.5 足部护理 患者注意足部保暖,防止冻伤,使用电暖器、热水袋等取暖设备时防止烫伤。穿柔软、宽松的棉质鞋袜。正确修剪趾甲,不随意修剪鸡眼。足部已形成溃疡者及时清创,应用分步蚕食法清除坏死组织,创面外敷生肌玉红膏以助生肌收口,并辅以红外线照射治疗。

3 体 会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从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严重的有可能发生血管、神经等系统或部位的慢性并发症以及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患者可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体重下降;善饮、多食;消瘦、疲乏;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失调、视力模糊等。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主要有: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消除了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帮助病人改善不良的情绪反应。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对病情变化进行自我监测,自测血糖、尿糖等,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长期治疗,持之以恒,从而使血糖逐渐有效地得到控制,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 王春永.浅析糖尿病中医护理思路及方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9):959.

[2] 唐春燕.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27):5760.

[3] 胡素清.糖尿病社区护理分析与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3,3(3):183.

[4] 张淑秀.社区糖尿病预防及护理方法[J].中外医学研究,2013,27(11):94.

[5] 张荷.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30.

猜你喜欢
探讨社区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