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2014-05-30 05:11赵秀华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情志护理病毒性肝炎饮食护理

赵秀华

【摘要】 目的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乙两型肝病毒所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中医认为病毒性肝炎多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饮食不节,或劳倦内伤等,以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以及气机郁滯,胆失疏泄,胆液渗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胆汁未溢于肌肤者多,湿热蕴伏,为无黄胆型肝炎,改变护理模式,采用中医辩证施护,使病人更快恢复健康。方法 采用随机调查分析法观察中医辩证施护本病40例,与对照组西医基础护理38例,比较研究二者差异。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健脾除湿、降逆止呕、活血化瘀中药及针灸治疗中医辩证施护使病人更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黄疸;饮食护理;情志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8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毒性肝炎病人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35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51岁;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在32岁-58岁之间,平均年龄50岁。两组病程均5-10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西医诊断标准 有明确的病毒性肝炎史,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两对半、病毒定量检查。

1.3 中医诊断标准 病例选择参照全国高等院校现行内科学教材,凡以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饮食不节,或劳倦内伤等,以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以及气机郁滞,胆失疏泄,胆液渗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胆汁未溢于肌肤者多,湿热蕴伏,为无黄胆型肝炎,舌淡、苔黄、脉濡,证属湿热蕴结型者。

1.4 纳入病例标准 病例选择要求符合上述诊断及分型,凡确诊为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型患者且符合中医辩证为湿热蕴结证的病例,可纳入作为观察病例。

1.5 排除病例标准 ①病毒性肝炎伴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的病人。②对本护理不耐受本治疗的病人。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根据病情给予基础治疗即饮食,休息,心理护理。

1.6.2 治疗组 在饮食,休息,心理护理基础上,针对病人极度乏力,精神倦怠,厌食、厌油腻、腹胀、肝区疼痛、球结膜黄染色明亮、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而赤黄、情绪急躁、易动怒、舌苔黄腻、脉缓或濡象。给予隔离让患者了解肝炎有传染性,介绍隔离知识,使患者自觉遵守隔离制度。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扶正气,使正气充足,以便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清淡饮食,适当加补米粥,赫豆糜粥,绿豆糜粥,辅以当归、生姜、羊肉汤服(精羊肉50克、当归5克、生姜3克文火)另外加以适量生食大蒜、大葱、熟芝麻、芝麻油、芝麻酱,少量食粮、蜂蜜、山楂,新鲜蒸菜、水果、西瓜蜂蜜,情志护理,并介绍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知识包括发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用药及饮食对疾病的恢复的重要性。介绍患者认识临床治愈的病人,使患者首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然后指导患者听一些悦耳的音乐以解除烦躁的心情,同患者接触时不要表现有隔膜,要亲切和蔼,使患者对护士信任,防止病人的悲伤情绪发生。病人病程迂延不愈,临床症状加重,思想负担大,鼓不起生活的勇气,所以更应做好情志护理,多同病人谈心,除介绍治疗典型病人外,还应同患者讲明疾病的转归,主要取决于病人自己,如配合治疗合理用药,加上饮食疗法,适当活动量完全可以治愈的,让患者适当到树林、公园中散步,多接触大自然,避免过劳,多观察儿童活动让孩子的天真无邪的情绪感染病人,使患者鼓起生活的勇气。

1.7 观察方法 观察内容包括:①临床表现:脘腹胀满、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乏力,精神倦怠,厌食、厌油腻、腹胀、色明亮、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而赤黄、情绪急躁、易动怒、舌苔黄腻、脉缓或濡象。②体征:肝区触痛、球结膜黄染。③临床检查:肝功各项指标。

1.8 疗效标准 显效:①治疗后症状或体征消失;②肝功大致正常。有效:治疗后症状或体征改善>60%;②肝功功能改善>60%。无效:①治疗后症状或体征改善低于30%;②肝功功能无改善。

2 结 果

治疗组40例,显效30例(75%),有效8例(20%),无效2例(5%),总有效率95%;对照组38例,显效例14(36.8%),有效12例(31.6%),无效12例(31.6%),总有效率68.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病毒性肝炎,西医诊断治疗和护理基础相同,但中医根据病人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的分析,辩证护理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尤其是饮食方法更为病人易接受,因为赤、绿小豆,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例如湿热蕴结型急性肝炎病人,其临床表现为腹胀,肝区疼痛,厌食、厌油腻,恶心欲呕吐、舌苔黄腻,因为肝脏肿大,胆汁疏泄不畅,湿热腻隔,阻碍气机,所以不宜服用高糖,高蛋白等饮食,因为糖能生湿热,腻膈加重病情,蛋白类饮食亦更不相宜。因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以谷类、菜类为主,况且病人时时反应出欲吐的症状,如此刻给予牛乳等蛋白质饮食。往往是适得其反,加重其呕吐症状,同时也不宜消化,亦更能加重腹胀的程度,或牛乳的异味。亦更能诱发呕吐。如要突出以赤小豆糜粥、绿豆糜粥为主食,辅以西瓜,蜂蜜等饮食,这样即能有利于湿热的病机早日解除,同时病人也非常愿意接受,对疾病会利于恢复。病毒性肝炎病人除了注忌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也很重要,因为肝炎病人主要表现在消化功能改变和情志的改变,要做病人的知心人,对病人要热情耐心,关心使病人信任护士,有什么心理话能讲出来,以便做相应的护理,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气,总之护理病毒性肝炎病人除了隔离、休息、饮食和情绪是很重要的,要做到辩证施治更要做到辩证施护。

参考文献

[1] 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1985.8.

[2] 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猜你喜欢
情志护理病毒性肝炎饮食护理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
“情志护理”在急诊科监护病房探视管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研究
情志护理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
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相关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
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病毒性肝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评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