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

2014-05-30 09:05彭兰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造影心肌梗死心肌

彭兰

【关键词】 心肌梗塞;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98-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8例,其中男145例,女63例,年齡42-82岁,平均年龄62.1岁。其中前壁梗死81例,下壁梗死53例,后下壁梗死32,侧壁梗死17例,前壁并侧壁梗死11例,前壁并下壁梗死9例,后下壁梗死5例,其他部位梗死7例。

1.2 观察护理方法

1.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2.1.1 严密观察血压 由于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或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血,均可发生低血压,因此应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有合并症,血压不稳定者应每隔10min监测1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延长测量时间。无合并症每隔1-2h测1次。

1.2.1.2 进行心电监护 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常发生于24h之内,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CCU护士要对心律失常有充分的认识,护士必须熟悉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并将变化的心电图录下,标明时间,保留静脉通道,备齐抢救药物及仪器并放于床边,尽快协助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1.2.2 吸氧 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用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3-5d,流量为4-6L/min,以后间歇吸氧,流量为1-2L/min。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重要措施,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早期足量的吸氧可缩小梗死的面积的扩大,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

1.2.3 合理饮食 AMI病人的饮食中,应给予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足量蛋白质,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水果,食用适量的蜂蜜,并强制戒烟[1]。饮食宜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1.2.4 心理护理 大部分AM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所以我们要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病房空气新鲜,空间设置合理,物品摆放整齐、协调,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放松。对个人隐私感强的患者要注意遮蔽,以减少环境,对患者的恶性刺激[2]。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医护人员要举止大方,言语得体,待人满腔热忱,像亲人一样,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杜绝在患者面前传达有关家庭、经济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加重病情。

1.2.5 疼痛的护理 AMI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压榨感,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因剧烈疼痛、烦燥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所以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有效的止痛镇静措施不可忽视。

1.2.6 适当卧床休息 AMI患者发病的第1周内病情最不稳定,易出现并发症,故应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肌耗氧量。如患者情况稳定,无并发症,第2周就可以在床上作四肢活动,第3-4周帮助患者逐步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

1.3 康复指导 由于AMI患者长期卧床,食欲减退,胃肠蠕动减慢,而且患者以老年人偏多,因此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可给予缓泻剂口服,如麻仁丸等,必要时给予开塞露。排便时,嘱其避免过度用力或屏气,以免引起猝死。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有计划地使患者了解该病的医疗知识,教给患者相应的健康知识,即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如何防止复发和自我保健,使患者掌握疾病的规律,有利于配合治疗,防止或减少诱发因素及并发症,尽快恢复和促进健康。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例如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3]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诊断.: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

1.4 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①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②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③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⑤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⑥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2 体 会

通过上述208例患者的护理,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个体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使用适量的止痛镇静药物,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本疾病,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冬.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医药论坛杂志[J].2004,25(13):70.

[2] 纪婕.心理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4):49.

[3] 朱玉洁.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井冈山医学专报,2005,12(2):61.

猜你喜欢
造影心肌梗死心肌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