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2014-05-30 09:05马玉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防护危害消毒

马玉娟

【摘要】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为全院各科室服务的物流中心。也是为各科室提供每天所必须的物品和诊疗器械的核心部门。消毒供应中心同时还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也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隐患科室,如若控制和防护不当,不仅仅是其工作人员处于多种潜在危害因素之中,还是链锁或殃及全体病患的重要起因。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防护和规范操作极其重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过程中,较多接触各种穿刺针、剪刀等锐利器械,如操作不当,极易被刀片、剪子、针头等锐器刺伤。为更大程度避免和预防这类伤害的发生,现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操作规范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 消毒;危害;防护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02-01

1 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锐利器械伤害 锐器伤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以及处理各种医疗器械时由一切锐利器械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有60-80万卫生行业人员被针刺伤或经皮肤伤害。经研究,在锐器伤中以穿刺针或缝合针刺伤最为常见,与国内万钧等人研究报道一致。众所周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职责就是回收各科室复用诊疗器械和医疗废物处理。按照工作流程细分为:器械回收、器械分类、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和医疗废物处理五个环节。其中,常发生刺伤和割伤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在器械回收分类清点过程中。使用医疗器械的科室经常把尖、锐的器械与一般器械混放,尤其是把缝合针还留置在持针器上。这无疑的给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安全隐患。二是由于少部分工作人员未按操作规范执行,忽视防护意识,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而是徒手对使用过的器械进行清点分类。三是那些粗心大意的工作人员,有时存在侥幸心理,易于防护松懈。这往往表现在他们对像缝合针、穿刺针等相对较小且较为锋利的器械重视不够或专注度不高而发生刺伤或割伤。而临床科室只是对器械进行初步清洗,所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几乎都携带着病源微生物,至少有20种病原體通过针刺伤传播。工作中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被针刺造成血液传播,如HBV、HIV、败血症、疟疾等。

1.2 化学性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清洗各种医疗器械所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和清洗剂,若使用时防护不当,可对人的皮肤、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如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浓度高可对皮肤黏膜产生刺激性,杀伤白细胞,引起贫血等现象。最常使用的清洗剂是多酶清洗剂,它容易产生一种气溶胶,长期接触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致癌。所以,工作人员在清洗医疗器械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所有手工清洗器械时应在水面下进行,抑制气溶胶的产生,避免吸收。还有科室所使用的低温灭菌器环氧乙烷,若操作不当造成泄漏,气体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头昏、恶心呕吐、胸痛、四肢乏力、神经毒性反应等。

1.3 物理性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由于工作的特殊,各种大型设备使用较集中,产生的噪声较大,工作人员长期接触高分贝的噪声易引起烦躁、头痛、听力减退、疲倦、不安等表现。压力灭菌器灭菌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尤其在夏季,消毒员常有大量出汗,口渴、乏力等表现。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必将影响身体健康,另外高温设备在使用中存在被烫伤的危险。

1.4 生理性及心理性因素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骨专科医院,以手术病人为主,每天手术台数达50-60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繁重,长期站立进行手术器械打包,搬运器械,极易引起肢体麻木、扭伤、拉伤、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质检员长时间低头工作也易造成颈椎病,导致头晕。同时长期处于一种工作量较大,劳动强度大的岗位上易造成心理压力过大,严重的会产生神经衰弱等症状。

2 防护措施

2.1 针刺伤防护 在处理刀、剪各种穿刺针等锐利器械时,要穿好防护用品,清洗时动作要轻、慢,戴上合适的手套操作,在处理任何沾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的器具时,均要视为有传染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一旦发生针刺伤,要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被锐器刺伤后应先马上脱去手套,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同时用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或75%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创面,并抽血做相关病原学检查,确认是否感染并进行随诊观察,按照职业暴露程序上报院感染科进行登记。必要时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进行早期预防。工作人员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2 使用化学消毒剂防护 配制使用的化学消毒剂时,应戴口罩,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配制时要注意方法正确,剂量准确。每月定期监测室内空气质量,重视工作环境质量管理。

2.3 噪音及高温防护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出现问题及时请专家人员维修。消毒灭菌时利用排风扇通风,以降低消毒间内温度,灭菌后,消毒员及时离开高温环境,并注意补充水分。

2.4 烫伤的防护 在进行高温操作时,要求工作人员戴好隔热棉纱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导致烫伤。或者在设备旁贴上醒目的标识,提醒工作人员牢记安全意识。

2.5 加强手卫生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加强对手卫生工作的监督与指导,提高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程度,人人要求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

2.6 生理心理因素防护 从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平时要注意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热量高的食物,长期站立工作时应适当调整姿势,同时应会释放心情,每当感觉压力大时多与同事、朋友进行沟通交流,保持开朗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综上所述,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是多种因素的,因此应从预防入手,强化自我防范意识,科室加强培训学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把各种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李映兰.高危科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98-200.

[2] 谢红珍,聂军,潘韶山,等.锐器伤与护士行为、生理、心理及环境关系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18(7):591-593.

[3] 钟秀玲,郭艳红.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97-105.

猜你喜欢
防护危害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药+酒 危害大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酗酒的危害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低温冻害对浙中地区枇杷生产的影响及防护对策探讨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