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4-05-30 10:49姜荣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沟通心理护理

姜荣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ICU神志清醒患者的各种因素。方法 针对223例病人出现焦虑、恐惧、孤独、急躁、绝望心理,通过改善环境,加强沟通等护理措施。结果 223例患者在精心护理后转出ICU有222例。结论 改善环境,加强沟通课缓解病人紧张、孤独心理,利于病人康复。

【关键词】 ICU;清醒患者;心理护理;沟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12-01

ICU是集中收治急危重症病人的场所,为治疗护理需要常住监护病房,尽管ICU病房拥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但仍有很多的病人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

1 临床常见的心理特征

1.1 焦虑、恐惧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有别于普通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收住的都是重危症,患者极易发生恐惧感,缺乏归属感,ICU中外科病人以中青年为主,大多数是家庭和事业的主梁柱,担心疾病的恢复,以后生活的能力。

1.2 孤独 老年人慢性疾病急剧变化,疾病缠身多年,无人陪护,远离儿女的关心,加上探视时间受限,环境陌生,因而产生隔离感和孤独感。

1.3 不安全感、急躁 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或一知半解,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造成的不適及失去语言沟通能力,病人肢体语言表达意思得不到恰当理解,表现出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拔管等过激行为。

1.4 抑郁与绝望 患者病情重,病种复杂,每日的医疗费用高,疾病恢复慢等因素,对病人的心理刺激大,抵触情绪强,表现为沉默不语,答非所问,心理负担重,由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生存感到绝望。

1.5 依赖心理 危重患者因身体虚弱,失去生活能力,求生欲望强烈,即便病情好转,也希望得到全面的照顾,不愿离开医务人员的视线。

2 心理护理措施

2.1 环境的改善 给ICU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晚上睡眠时采用柔和灯光,避免光线直接对着病人的眼睛,尽可能降低设备及工作人员产生的噪音。

2.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表情和情绪反应,对有做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的病人,可用打手势、写字等方式进行交流,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和需求,最大限度给予满足。

2.3 抢救病人时拉上床帘 避免清醒患者看到抢救场面,以及病人死亡的负面影响,减少对清醒病人的不良刺激。

2.4 注重对患者自尊心的保护 尽可能减少ICU患者全身裸露的次数和时间,为患者做导尿、会阴消毒、擦浴等处置时,要注意保护患者脆弱的自尊心。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疾病的转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对促进病人的恢复,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映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

[2] 李娜.ICU重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1,01(08).

[3] 左春蓉,邓颖春.ICU清醒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书到需求调查[J].当代护士,2012,33(08).

[4] 潘开菊,徐燕荣.心理护理在重症ICU病房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4).

[5] 杨函,郑建英,刘红,唐敏,梁拯华.ICU病患心理护理方法浅析[J].医药前沿,2013(28).

[6] 瞿巧花,王淑波.ICU护士心理护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

[7] 冯双颖.探讨针对ICU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8).

猜你喜欢
沟通心理护理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学会用“耳朵”与学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