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迷茫,所以才叫人生

2014-05-30 22:21黄相昱
家家乐·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刀客前辈恐惧

黄相昱

心中的梦想还要坚持吗?脚下的路还能继续走吗?所做的选择后悔了吗?未来的方向还看得见吗?如果你感到迷茫了,恭喜你,说明你进步了。因为只有进入新环境或接受新事物时才会迷茫,若只是简单复制,一万个不会迷茫。

这就是人生,穿越一个又一个迷茫历程。这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界福尔摩斯送给所有年轻人的心灵指南。

这是一本心理解放书,它能够引导我们寻找自我,并做出独立宣言。这本书鼓励我们在自己身上找出从痛苦的人际关系、矛盾,人生的苦难、伤痛中摆脱出来的方法。虽然忠实于自己的心理旅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值得去尝试一下。当走过充满荆棘的行程,在彼岸发现千疮百孔的自己时,心中不免会泛起一丝苦涩,但是,这将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自我虐待——危险的复仇记

女孩认为在能力方面,自己跟前辈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只有前辈得到认可,自己却没有,所以心里感到不安和烦躁。再加上她重新上班没多久,因此在公司里自身的存在感很微弱。她需要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但是因找不到头绪而发慌。这种状态使她失去了工作上的自信,而且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对付优秀前辈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贬低前辈。

于是,她就再也不帮前辈打开电脑了。那么,前辈是否认为这就是她的报复呢?

也许对前辈来说,有人帮她打开电脑并不是令她高兴的事情。那么女孩是不是自作多情了呢?她看起来是比较亲切和热情的。遗憾的是,她不善于看穿人际关系的本质。职场并不是互相帮忙和关照的地方,而是做自己分内业务的地方。虽然在自己的领域内完成任务时,也要互相帮助,并且这很重要,但是一厢情愿的帮助有时候会妨碍对方。不管是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后希望得到认可是理所当然的。前辈把工作做得很好,本质就在这里。

她想用沉默的方式无视前辈,那么前辈是否认为自己被无视了呢?很有可能前辈对她根本就不在乎。其实让人担心的是女孩,不跟前辈说话,能够正常地过好职场生活吗?那位前辈是公司认可的员工,而且能一边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同时能处理好公司的业务。如果跟这样的人不说话,吃亏的人该是谁呢?

她想报复前辈,可这种行为相当于虐待自己,她的感情状态弄不好就会走向患抑郁症的地步。如果这种状态维持得过久,很有可能被大家看成脾气不好的人。一旦形成这种氛围,她的职业生涯会很难维持下去,最后她会考虑辞职,或者她已经想辞职,只是找个合理的借口把原因推给前辈罢了。很显然,这个女孩正在走向错误的道路。

女孩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辈身上。她已经对前辈的日程一目了然,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很敏感。她讨厌前辈的同时又羡慕前辈。因为羡慕,所以一直都在偷窥前辈。到此为止,她能不能敞开心扉,认可前辈的能力呢?只要认可了,就什么都好解决了。很难认可前辈“足够优秀”、“比我做得好”,这只能是她自己的问题,而与前辈毫无关系。女孩正掉入陷阱里去,贬低前辈并不等于能够提升自己的价值。

但是,她不知道,别人的成功跟我的成败毫无关系,别人的升职和我的升职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所以,她不但不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强,还会怨恨世界不公平,找借口抱怨和诉苦,为隐藏自己的缺点,欺骗自己。

建议:

现实生活中,大家普遍认为别人的成功会提高我的失败率,但这是一种误区。别人的成功会成为我的绊脚石的想法也是相同的。别人的失败并不代表我的成功。别人升职并不会阻碍我的升职,我升职也不会阻碍别人的升职。

如果女孩能做到认可前辈,找回独立的人格,那么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当然,摆脱对自己的欺骗,并审视自己的过程会非常痛苦,但我们仍然需要克服这种痛苦,对自己更加诚实一些。

因创伤而哭泣的你

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为人处世干脆利索、非常讲原则的人。他们个性鲜明,所以在生活中努力遵守自己所建立的原则。那么他们真的满足于自己的人生吗?

“我今年三十一岁,是上班族。我认为对待弱者要温柔,對待强者要强硬。我相信‘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是最好的做法。在公司,我说不出拍马屁的话,只会说实话。如果上司提出过分的要求,我会当场跟他评理。而且对那些在公司里搞政治或者跟高层套近乎的人,会有意表示冷淡。”

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女人如此强硬?一句话,独立自信。但是不知为什么,在我看来这个女人有些令人同情。她为什么要进行自我防御呢?

女人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概括为:大家都说“好”的时候,只有自己说“不好”。她好像在误解一些东西,在她内心的某个地方隐藏着一个系错的纽扣。

我悄悄地探视着她的心,她好像在大声呐喊:“不要小看我。我要按照我的意愿生活。谁要是敢来冒犯,我一定要报复!”虽然她把自己武装得非常严实,但其内心却是出乎意料地空虚。她“以牙还牙、以毒攻毒”的信念,只不过是“不能被别人欺负,如果被欺负,就必须报复”的自我保护意识罢了。

她因自己的人事评议不好而害怕被解雇,还担心当离开公司的时候,会听到一些不好的评价。她比谁都努力过着正直的生活,可为什么对自己如此没有自信呢?从表面上看,她很独立,而且一点都不会遮遮掩掩。但是她心里充满着自我保护意识,她用攻击性的态度表现心里的恐惧和不安。表面上她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原则主义者,可背后却隐藏着一张畏惧的面孔,当感觉到不安和恐惧时,他们会用攻击对方的方式防御自己。他们认为这是能够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大家都说“好”的时候,自己说“不”,所以大家都害怕自己。其实,是她误解“不”的含义。当所有人都说“好”的时候,其中肯定有充分的理由。这时候去了解大家为什么说“好”,才是能够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她需要进一步深刻地反思自己。

她在公司的工作能力不亚于任何男人,以至于公司的人把她当做“男人婆”,她自己也不知不觉中成为女强人,俨然是一个男人似的存在。这种类型的人在公司的成就会很高,最少也会升职到管理层,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但成为负责人之后,结局就会不太理想。她分明是一个女人,可是在生活和工作上像个男人,所以会惹来不少闲话。而且作为管理人员,她并不会成为大家的典范,反而会成为反面人物,他们心里嘀咕,“我好担心成为像她那样的人。我绝对不能像她那样。”表面看来这个人非常成功,但实际上很让人惋惜和同情。

她说自己是原则和信念很强的人。但实际上却是没有原则和信念,而只有行为方式的人。我们把这种人叫做“刀客”,刀客只会按照命令挥刀,而不知道自己挥刀的原因。

公司有时候需要这种刀客。当需要裁减人员或者处理棘手事情的时候,刀客是非常必要的。平时这种女人是大家说闲话的对象,而且口碑也不好,所以对公司来说她是最好的人选。遗憾的是,等办完事情之后,女人就吃大亏了。因为女人只顾着自己的“信念”,所以看不清真实的自己。殊不知,自己只不过是个被冠以好听的名义的替罪羊而已。

建议:

其实,那些越是强调信念的原则主义者,往往越是畏惧感极强的可怜人。在生活中坚守信念固然是好事儿,可是问题却在别的地方。随时跟别人强调自己的信念,正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旁证。那些原则主义者认为别人不认可自己的时候,就会进行更加强烈的反抗,就好比被逼到角落的老鼠反咬猫一样。

我很想跟女人询问过去的事情。在她人生的某个阶段,肯定有让她陷入恐惧的事情。她比谁都强悍又具有攻击性,可居然像被逼到角落的老鼠一样拼命地反抗。而她必须要明白这一点:对她来说最需要的是要静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找回真实的自我。你会发现:折磨你的那些烦恼都是多余的,没有人在背后说你的闲话,关注你的人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他们都忙着过自己的日子,请放心。你的恐惧只不过是多余的自我保护意识罢了,请把它扔掉,跟心中的恐惧告别吧!

猜你喜欢
刀客前辈恐惧
大峡谷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恐惧的对立面
罗志刚:执着“刀客”挑战“顽症”
三十年同行,共铸辉煌:感恩前辈、感恩读者、感恩作者、感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