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观史思今

2014-06-01 12:30黄禹康
政工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北洋水师海军日本

☉黄禹康

刘公岛观史思今

☉黄禹康

到了山东,要去要看的地方很多,比如不可不登泰山,不可不访曲阜拜谒圣人。但我认为,还有一个非看不可的地方,那便是踏浪驾舟上刘公岛,领略百年前那漫卷的甲午风云。刘公岛一景一物一直如刀雕斧凿,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由于那场激烈的海战,由于那枚罪恶凶残的鱼雷,由于丁汝昌、邓世昌等中华水师官兵的沉船饮恨,由于北洋舰队生于斯灭于斯的惨痛悲哀……

刘公岛其实是个小岛,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处才1.5公里,全岛面积仅3.15平方公里,与辽阔的大海比起来,不过方寸咫尺之地。然而就是这个弹丸小岛,曾在1894年滚滚翻腾起汹涌排空的连天波涛,遮天蔽日的黄海风云,阴暗了整个神州大地。在这里轰然响起的一声丧钟,撼醒了中华民族,警示了华夏后人。如今,百年逝去,换了人间。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留下悲壮、留下屈辱的这个小岛,时时令我想起又觉不忍回首。

小岛不可小觑。刘公岛位于黄海之滨,距威海卫港2.1海里。威海地处要冲,刘公岛横亘海上,形成天然屏障,是扼守东陲海疆的重要军港。光绪十四年间,清王朝创立了中国史上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其提督署就设在刘公岛。上岛走不多远,抬眼就能看到,这座负山面海、坐北朝南的三进衙门静静地肃立着,似是在回味往事,亦像是在打量现在。漫步在提督署那方砖铺就的被战火和风雨洗礼的斑驳地面,眼前矗立的朱红飞檐镂花大门,门前一对石狮抬头拱卫。拾级从中厅堂入内,环顾左右,都是一色砖木举架结构。南北三进,东西跨院均有廊庑回环贯通。走到天井式二进院落,只见红柱青砖,旧门老窗,顿觉寂寂然、森森然。当年,日寇海陆军重围刘公岛,提督丁汝昌拒敌诱降,率军奋力苦战,最终孤立无援,就是在这里自刎殉难的。一想到当年丁公出师未捷,舍身先死,几千壮士饮恨泣血,报国无门,令人欲呼不能,欲哭无泪。

本来,那场海战我方是能够取胜的。据史料记载,北洋水师在最鼎盛时期,曾拥有大小战舰25艘,官兵四千余人,再加上南洋、广东、福建三支舰队,当时大清帝国共拥有军舰和鱼雷艇102艘,总排水量8万余吨,雄踞世界第三。而甲午海战时的日本,仅有大小军舰31艘,鱼雷艇37艘,总排水量不到6万吨。并且据时评,北洋舰队称得上是一支具有战斗力的近代海军部队。何况敌人来犯,我方又是正义之战!然而我泱泱大国为何被“小日本”打输了,输得一败涂地?殚竭十余年财力创办的北洋海军就这样在它的诞生地全军覆没,毁于一旦!

刘公岛怀着恨,带着伤,目睹了这一切,也记下了这一切。走近刘公岛,俯仰今昔,鸟瞰岁月,仿佛又看到了当年这一带海域桅樯林立,艨艟如云,看到这里炮火轰鸣,水柱击天,硝烟蔽日,波涛浸血;仿佛又看到了邓世昌开足马力,驾舰迎敌,看到他以死明志,直撞“吉野”;仿佛又看到了林泰曾、刘步蟾的“镇远”、“定远”密切配合,以少敌多,看到他们自炸沉海,永垂千年。啊!甲午,黄海,有多少赤县之精、神州之魂化作了海上浪涛,飞扬着,狂啸着,呐喊着,拥聚着,瞬间撞得粉碎,似倒瓢悲雨从天倾泻。在悲风悲雨中,我追问那场史实的见证者刘公岛,当胜为何不胜?是因为清王朝长春宫那些掌权者挪用海军经费,使得北洋水师七年不添一炮一舰?是因为日本侵略军玩弄伎俩,悬挂美国国旗偷袭取胜?是因为开战后各路援军逗留不进,贻误了军机?是因为镇远舰第一炮竟震坍了自己的远望台,把丁军门从高处摔昏,群龙失首?是因为指挥不当?是因为阵形改变?是因为北洋暮气太深?刘公岛沉默不语。我想,当时的清王朝正如风雨中飘摇的一座危楼,它的垮塌是迟早的事,躲过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大厦将倾,社稷将覆,炮舰再多,人马再壮,又能如何呢?纵有如丁汝昌、邓世昌“跪着生毋宁站着死”这样的海军将领,也只能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甲午海战给本来就积贫积弱的中国雪上加霜:清王朝被迫接受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三千万两白银。此后,日本又贪心不足,以赔偿的银两“成色不足”为由,再要中国加赔白银五千万两。奇耻大辱啊,国弱遭贼欺。

站在阴霾散去洒满阳光的刘公岛,凝视忠魂碑,抚摸古炮台,遥望那个一而再再而三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带来痛苦的近邻,我的心房仍是一阵阵悸动抽搐,生发出一种难以名状的痛楚,止不住的忧愤忡忡。甲午海战过去一百多年了,抗日战争胜利也快70年了,但日本右翼势力至今贼心不死,不肯认错,不时发出聒噪、叫嚣、呓语。从日本回来的朋友告诉我,东京以南有个小城叫横须贺。横须贺因两点闻名:一是驻日美军司令部设在这里,一是日本海大海战时联合舰队的旗舰“三笠”号退役后泊在这里。这艘有着“光辉战史”的老舰放在这里当然不是为了摆设,它是在为军国主义招魂。进入舱内,宛若进入了侵略者的杀场,带血的征衣,屠人的刑具,各式武器弹药腥惨惨、冷飕飕,赫然入目。在这里,还有两件东西令中国人心潮难平。一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保温茶壶,那是当年攻克威海炮台的日军士兵在提督衙门抢来的;一为半人高的黑色炮弹,那也是当年日军在甲午海战中从北洋水师战舰“镇远”号抢来的。在日本人眼里,这两件战利品显示的是日本海军战功的骄傲。在中国人的心里,这两件战争遗物激起的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深切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敌人没有睡觉,天下还不太平,依稀似乎又能听见当年不可一世的日舰司令伊东佑亨在狂叫:“消灭北洋水师,踏平刘公岛!”

刘公岛是踏不平的。爱国将士的民族精魂,更是谁也消灭不了的。为了告诫国人勿忘国耻,维护和平,如今的刘公岛上建起了甲午海战馆。展馆坐落在当年战舰沉没的地方,这或许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而海战馆整体建筑设计更是奇特,尤其是开始和结尾的奇妙设计,耐人寻思。远望,淡黄色的馆体恰似一艘沉没于海底倒扣的舰艇残骸。数艘相互穿插、撞击的船体悬浮于海面之上。馆顶昂首挺立着一尊高15米的斗篷飞起、双手托单筒望远镜怒视前方的北洋海军将领塑像。这恰似一抹凝固了的黄海风云,一排不息不退的甲午惊涛。展厅最后是一口造型极为厚重的巨钟,钟上铸有丁汝昌、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肖像,上方塑有一只和平鸽。站在巨钟前,耳畔仿佛响起了长鸣的警钟。这巨钟是在诠释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内涵,是在告诫每个中华儿女勿忘国耻。“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牢牢记住百年前那场海战的惨痛教训,以百倍的警惕,同仇敌忾,严阵以待贼寇的侵扰!

(作者单位:湖南省档案局)

猜你喜欢
北洋水师海军日本
晓褐蜻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我的海军之梦
相信爱
北洋水师那些事
《黄金时代》日本版
从中日近代海军建设的不同探析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原因
海军协议1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