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管理小组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2014-06-02 10:34朱翠婷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专职性肺炎呼吸机

朱翠婷

(丹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丹阳 212300)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有效方法之 一,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中。相关研究报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病率随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或者停用机械通气拔出人工气道48h内所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国外报道,VAP的发病率为9%-70%,病死率可高达50%-69%;国内文献报道,VAP的发生率为18%-60%,病死率为30%-50%[3]。我院在ICU中成立专职呼吸道管理小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以丹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进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为2009-2013年6月人工机械通气的患者182例,男性102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51.45±3.78岁,平均通气时间13.13±3.16天,其中气管插管126例、气管切开56例,肺部疾病69例、脑外伤28例、脑血管意外21例、恶性肿瘤34例、外科手术30例;对照组为2004-2008年12月人工机械通气的患者159例,男性98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56.45±4.52岁,平均通气时间15.12±1.23天,其中气管插管108例、气管切开51例,肺部疾病65例、脑外伤21例、脑血管意外16例、恶性肿瘤35例、外科手术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成立专职的呼吸道管理小组,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体程序如下:⑴成立专职ICU呼吸道管理小组,组长由年资较深的主管护师担任,负责监督、执行人工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在ICU倒班的专职护理人员,负责具体执行相关的护理措施。⑵制订专职呼吸道管理小组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并严格执行,具体工作程序包括:①ICU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家属在规定的时间探视,进出ICU应穿隔离衣、帽,佩戴医用口罩,换ICU专用鞋子;ICU病房空气每日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每月执行一次空气菌落培养;②呼吸机管理:定期更换呼吸机的管路,及时清洗、消毒备用,集水瓶处于管路最低位置,及时倾倒、防止逆流;定期进行呼吸机的消毒工作,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和含氯消毒剂擦拭、浸泡进行消毒灭菌,并建立登记制度;③气道管理:严格执行吸痰操作的相关要求,每次吸痰前后予以氧气吸入或雾化吸氧,吸痰时间少于15s;定时翻身拍背,常规雾化吸入;吸痰管做到一次性使用,吸痰次序严格执行先无菌区域再到其它区域或污染区域;气管插管患者的气管套管每日进行两次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每日早晚更换套管周围无菌纱布;④护理人员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建立严格的无菌观念,进入ICU要消毒双手,穿专职衣裤,佩戴口罩,更换ICU拖鞋;护理患者前后严格手消毒;⑤患者营养管理:严格执行医嘱,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与肠内或肠外静脉营养支持;鼻饲患者可指导家属自制部分匀浆饮食,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防止菌群移位,预防肺部感染。⑶监督管理,由当班护理人员执行具体标准,专职呼吸道管理小组组长负责长效的监督检查,并协助执行工作;每周通报执行情况,并作记录,并定期联合医院感染科进行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工作的总结。

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 按照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诊断[4]:与行机械通气前胸片比较,机械通气48h后,胸片提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性浸润病灶或者显示新的炎症病灶,肺部湿啰音或者肺实变无法以其它原因解释,同时至少具备以下表现中的2项:⑴发热,体温>37.5℃或较基础体温升高1.0℃以上;⑵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较前增多;⑷病原学证实有新的感染病原菌。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calc 20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利用人工气道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装置,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然而,随着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相应的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几率有显著增高,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5]。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除患者本身因素之外,与医院ICU的环境、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机械通气的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提示,在ICU中成立专职呼吸道管理小组,制订呼吸道管理小组的工作程序并严格执行,能使机械通气的护理工作更加程序化、专职化,并能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安全性,有助于危重患者疾病的顺利康复。

[1]徐爱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5):8-10.

[2]孙彩霞.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007-1009.

[3]邵爱仙,姚玉娟,沈丽娜,等.呼吸训练技术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20-622.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

[5]江方正,徐金中,郑桃花,等.呼吸道专职护士在SICU人工气道病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作用及效果[J].护理研究,2012,26(19):1774-1776.

猜你喜欢
专职性肺炎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专职媒人的变化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